闫乃松1 耿群2 夏鹏3 杨帆4
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公司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021000
摘要:党支部是党的组织基础,是党在企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党支部是否具有战斗力以及战斗力的强弱,将会直接影响基层党组织职能和作用的发挥,影响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加强党支部建设和常态化管理,打造星级标准化党支部,可充分发挥党支部的作用,引导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危急关头冲得上去。
关键词:基层;党支部;活动;常态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4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在基层,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也在基层,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丝毫不能放松。”推进基层党支部活动常态化管理,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工作。党员要发挥好担当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标准。
1基层党支部作用
1.1准确传达上级精神
上级的各项精神部署最终都需要基层党支部去执行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上级下达的工作部署,包括针对各方面的整体要求,往往具有全局性,需要各部门结合本单位实际,抓住实质内容,进行细化传达,保证基层能够充分领会,避免盲目执行。比如:在推进党支部达标定级的过程中,支部要充分结合自身实际,明确工作目标,制定出符合本单位实际的工作方案,细化配套保障措施,增强基层落实工作的可操作性,促进基层支部落实上级要求与发挥支部作用的有机结合。
1.2开展特色组织活动
激发党支部工作活力,关键在于强化基层党支部的主体作用,鼓励基层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特色创建活动,才能不断激发基层党建的生机。由于行业、领域的不同,企业基层单位的性质、特点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上级指导部门开展各项工作不能规定过死,否则就会束缚基层手脚。必须给基层党支部留出发挥的空间,促进基层更好地结合自身实际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做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1]。比如:在推进创先争优活动中,有的单位广泛推行“一队一载体”模式,既明确了活动的主题,又增强了活动的弹性,保证了基层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搞好“自选动作”,设计务实管用的活动载体,增强创先争优活动的能动性和吸引力。
1.3搭建有效交流平台
实践证明,总结经验、促进交流是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的有效方式。基于这样的认识,有的企业党组织本着“服务基层、指导基层、提升基层”的思想出发,搭建“党支部书记工作论坛”交流平台,定期确定主题,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开展观摩学习、研讨交流活动,促进基层党支部之间的工作交流,为不断增强党建工作实效、提升基层支部整体工作水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比如:围绕队伍建设重点难点问题,组织基层党支部书记进行专题研讨,并形成研讨意见,就能够有效促进基层党支部书记尽快解决问题。
2当前基层党支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2.1支部书记综合能力不足
基层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组织的“领头羊”,支部的战斗力强不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不能充分发挥,决定因素就是支部书记能力强不强。支部书记大都来自一线,从事技术工作,党建工作基本功不扎实,管理形不成系统化,组织生活单调、形式单一,不能满足支部党员的需求,同时思想观念赶不上现代企业管理要求,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疏于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不能有效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支部在群众中威信不高,发挥作用不明显。
2.2支部对创新党建工作意识模糊
由于支部书记对抓好党建工作经验不足、认识不足,开展工作仅限于组织党员开开会、学学文件,工作方法和思路停留在旧的模式上,未能找准党建活动与企业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党建活动与企业发展脱节。
2.3支部组织生活活动单一
由于支部书记对抓好党建工作经验不足、认识不足,“三会一课”制度执行仍有差距;一些党支部没把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当作教育管理党员的有效途径,党员汇报思想或参加党内讨论大话、套话、空话多,工作方式主要是集体学习代替组织生活,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影响了党组织的威信[3]。
2.4支部作用难以发挥
一些党组织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分析不够、判断偏离,习惯传统工作方法,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在工作方法上缺乏针对性和影响力,把工作重心和主要精力放在业务工作上,忽视了支部书记的责任,对支部建设和党员管理用心不够,存在党建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3加强基层党支部活动常态化管理措施
3.1建立健全工作制度体系
3.1.1建立基层会议制度
党支部应按时保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以月度、季度或半年度为单位召开党员民主生活会议,为党支部人员提供出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党建思想、相互批评建议、自我剖析审视的平台和机会;以季度为单位召开基层党支部大会,教育传达党的方针政策、决议指示,研究讨论党员的转正、表彰与处分,总结回顾上一阶段的党建工作成果,制定部署下一阶段的党建工作计划;以月度为单位召开党支部委员会,研究分析并贯彻落实基层党支部大会的各项决策要求,讨论阶段性的重要党支部工作事项,开展民主性的党员评议活动,对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进行评估与评选[4];以星期、半月度、月度为单位召开党小组会议,对上级党组织决议作进一步落实,细化分配各个党员干部的任务与责任,并开展批评、自我批评、思想汇报、知识学习等活动;每年党课开设次数应超过4次,引导党员干部、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等相关群体集中学习党的基础理论与先进思想,并从党建角度对社会形势、学校发展等话题进行分析解读与辩证讨论。
3.1.2建立联系群众制度
党支部应贯彻落实联系群众制度,要求党员干部明确自身的责任区与联系对象,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学生群体建立沟通交流,在全面了解学生思想进步性、立场稳固性、人格健全性的基础上,做好党政新知、学业规划、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方面的教育输出工作,从而在促进学生正向成长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加入到入党积极分子及党员的队伍中来。
3.1.3建立档案管理制度
党支部应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对党员、预备党员以及入党积极分子的名册进行集中化、科学化采集归档,做好党费记录、会议记录、组织生活记录、党建活动记录等信息资料的有序保存,并置于专业文件柜中由专人进行负责管理。
3.2提高领导人员选任标准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提高领导人员的选任标准,保障领导人员的素养水平,是党支部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重要前提。同时,党支部并非独立存在的,而是与高校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所以,提高领导人员的选任标准,还有助于拉近党支部工作与高校经营实务之间的联系性,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党的引领与支持作用。具体来讲,党支部在选拔任命党支部书记时,应注重“能力强”与“党性强”的有机结合,从教学骨干、科研骨干、管理骨干等党员群体中提取党支部书记人选[5]。在此基础上,应坚持民主、公开的选拔任命方式,以确保党支部书记最终人选得人心、顺民意,从根本上保证党支部工作标准化与规范化的建设质量和发展效率。在党支部书记选任完成后,还应对领导干部的优化培养提起重视,充分利用党校在教育培训上的主阵地优势,定期开展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专业技能的双向培训工作,以确保从上层管理者的角度入手,为党支部注入源源不断的队伍活力,并为基层党员干部、教职工以及学生群体发挥出积极的榜样模范与实践引领作用。
3.3着力发挥好党员作用,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强弱。通过开展“三亮三比三争创”活动,引领和激励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有抓手,有力促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建工作水平的提升。开展以“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为主要内容的“三亮”活动。亮标准,总结提炼清晰明了的岗位工作标准和规范,明确具体的事项,摆放在醒目处,便于随时提醒和对照。亮身份,要求全体党员时刻佩戴党徽,亮出党员身份和岗位责任,接受群众监督。亮承诺,通过局域网络、公开栏、提示板等,公示承诺内容,为群众办实事。开展以“比技能、比贡献、比作风”为主要内容的“三比”活动。比技能,通过开展岗位练兵比武、岗位应知应会培训、专业基础培训等,提高党员的业务技能和本领。比贡献,引导党员立足岗位、发挥才智、创造业绩,发扬螺丝钉精神和滴水汇江海的作用,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6]。比作风,通过查摆差距、转变作风,展示良好形象,树立标杆。开展以“争创一流队伍、争创金牌班组、争创党员标兵”为主要内容的“三争创”活动。争创一流队伍,在一线单位中评选出一批符合规范、广泛认可的优秀队伍。争创金牌班组,在一线班组中评选出一批管理规范、和谐团结、群众满意的优秀班组。争创党员标兵,在一线岗位中评选出一批素质优良、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员标兵。
3.4实现党支部活动形式的创新发展
创设多元化的党建活动,既有助于在高校内部营造出爱党、敬党、学党、护党的良性文化氛围,夯实党在社会基层的文化基础与群体基础,也有助于活化党支部的工作方法,使得党性在基层环境、平凡工作中绽放出新的光芒。例如,可将高校教职工群体作为活动对象,创设“争做四个先锋”的主题活动项目,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教职工争做“学习先锋”、“教学先锋”、“科研先锋”与“学风先锋”,并建立以年度为单位的“先锋成长档案” [7]。在此活动项目的促进下,广大教职工的职业责任感、先锋使命感与党性都将得到显著提升,进而推动其以更加严谨、踏实的态度对待科研、对待教学、对待党建、对待学习,充分发挥出党对基层实践的渗透价值。
3.5实现党支部工作方式的创新发展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中,党支部工作的标准与规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变革而不断发展的。所以,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基层党支部有必要在工作方式上实现信息化、线上化的创新突破。例如,可创设出高校党组织的专门APP,将党员管理、党员考评、入党申报、党政学习甚至党支部会议迁移到线上环境,鼓励党员干部、教职工及学生群体以用户身份加入到APP环境当中,开创出线上线下相联动的党务工作新局面。此外,也可将既有的大型网络平台(如微信公众平台、新浪微博等)作为落脚点,开通党支部的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或官方微博号,以此实现党的方针政策、党组织工作动态等信息的线上发布,并与党员、教职工、学生等群体展开灵活的交流互动,实现“群众路线”的深度贯彻。
总而言之,基层党支部的建设质量,既关系到基层环境中党领导与支持作用的发挥水平,也影响着党在广大人民群众心中的公信力与归属感。所以,着力提升党支部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具有很强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朱天生.发挥基层党支部作用汇聚改革发展力量[J].江西电力,2019,43(11):31-32.
[2]李慧敏.如何提升基层党支部书记履职能力[J].党史博采(下),2019(11):44-45.
[3]张小平,张宝牵.标准化规范化党建工作方法的创新与实践[J].办公室业务,2019(22):17-19.
[4]张凤乾.新时期企业基层党支部建设研究[J].时代报告,2019(1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