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2期   作者:伍先助
[导读]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生态国土建设取得了理想成效。
        湖北省巴东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湖北巴东  444300
        摘要: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生态国土建设取得了理想成效。但也受到多方因素的干扰影响,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着巨大挑战,弊端问题的妥善解决势在必行。因为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为了进一步提升国土空间规划的水平,实现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有序推进,就必须从不同角度或者新的层面出发,总结研究一系列的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目标明确的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对此展开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有效策略;总结分析;应用
        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战略性、基础性、约束性的规划工作。有效实施主体功能区的科学规划,可以推动主体功能区建设范围的扩大,产生全新的国土资源开发思路后,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提升国土资源利用率,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促进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双向提高。现阶段,国土空间规划应将重心放在结构优化、空间效率提升、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突破运用,极有利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社会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1、国土空间规划的总体战略
        1.1实现长远规划
        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开展,需要相关人员始终坚持着长远规划的原则,更好地实施长远规划战略。在明确了城市定位,充分了解了城市化的建设要求后,要提出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计划,并且放眼于未来,使国土空间规划引起更多人的关注[1]。目前来看,国土空间规划不单单是资源的分配,还应该涉及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分类、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化的建设提供有利条件,为社会经济的稳健发展奠定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明确国土空间规划的目标任务,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整体发展前景将一片大好。
        1.2坚持近期实施
        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性比较强,国土空间规划还要以近期实施为规划的着眼点,完善近期实施的落实和规划,将长远的战略转变为实际的蓝图,划分出比较科学的实施步骤,从而合理地对长远战略进行落实,实现长远战略与近期实施的结合,才能够完成国土空间规划战略目标。近期的实施上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总体规划上空间和时间的具体细化。空间的细化指的是需要对一些项目和区域进行确定比对,然后落到实处,而时间细化则是强调一个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因此,国土空间规划需要坚持长远战略和近期实施相结合,完成对城市的有效规划。
        2、国土空间规划策略的研究
        2.1资源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策略
        在国土空间规划策略上,需要实现经济发展和自然人文资源的协调发展。这就要求在城市的相关项目建设中,需要避免一些人文自然资源受到破坏,来保护城市的公共利益,这不仅仅是为城市的长远发展做考虑,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公平的目的[2]。所以在国土空间规划布局上,应该根据一些经济规律来对土地的使用效率进行提升,降低一些土地的浪费,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除了要实现资源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外,还要对城乡发展统筹兼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国土空间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公共利益的规划,也就是说,国土空间规划主要是为了服务社会大众。因此,在进行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应该充分协调好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明确国土空间规划并非单一的指标划分,而是对公众具体需求的直接体现。
        2.2建立全要素全方位的空间保护开发利用策略
        国土空间规划是一定时期内对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做出的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是制定空间发展政策、开展国土空间资源、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依据。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空间规划体制改革要求,国土空间规划需要构建新时代空间保护制度和开发秩序,以空间治理和空间结构优化为主要内容,统一管控和高效利用空间资源,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体现战略性、提高科学性、加强协调性、强化规划权威。开展国土空间规划,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的边界,是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重要源头保护手段和途径。国土空间规划建立起全要素全方位一体化的空间保护开发利用机制尤为重要,要坚持底线思维,把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和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同时合理配置各项建设用地,合理控制土地开发强度,提高综合利用效率,实现集约高效的土地资源利用方式,充分做好保护和利用一体化和谐发展,从而推进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实现我国国土的可持续发展。
        2.3优化国土空间管理体制机制策略
        现阶段,我国的规划体制众多,各个体制互不相关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众多的规划体制导致规划部门的分工混乱,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人员对自己的职责不明晰,国土空间规划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顺畅。为了增强效益,需要加强规划的实施监督管理工作,健全管理体制机制。首先,要建立一套保障国土空间规划工作的法律保障机制、积极推进各类规划“同编同调”动态修改机制及规划编制审批办法,建立健全各部门“共同引导”建设行为管理机制、“共同构建”项目生成策划机制[3]。其次,要充分厘清国土空间规划部门之间的规划事权关系,建立行之有效的左右衔接、上下协调的对话机制,实现空间用地单一属性,落实部门管控内容,建立完善的空间管理管控体系。此外,除了部门,对于国土空间规划流程也需要一定的精简。例如,相关部门在对国土空间规划进行设计时,需要对一些土地归属、剩余空间利用率以及相应的土地开发利用情况等信息传输的过程进行精简,从而提升城市信息在部门的传导效率等。因此,优化国土空间管理体制机制,是国土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抓手,推动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实施健康稳定发展,保障我国国土空间规划工作全面展开。
        结束语
        总之,国土空间规划是多维度、综合性的空间开发管理手段,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以长期规划和近期实施为主要方向,强调资源、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好地实现因地制宜,真正的落实以人为本,构成全新的、特色的新型规划体系后,为国土空间管理、资源优化配置等工作的长效推进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几点思考[J].北京规划建设,2018(04)79-80.
        [2]林海玉,李琰.试论国土空间规划的科学定位[J].经济发展,2018(35)100-101.
        [3]周木平.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策略[J].中国土地,2019(11)56-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