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涛
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九集镇九集初级中学
摘要: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对现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以及接受能力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心理学家将从对立角度思考问题叫做逆向思维方式,目前来看,我国很多初中学生的逆向思维意识以及能力较差,主要是很多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这也使得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培养。当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得到提升之后,其在对问题进行思考的时候角度也会变得更加多样化、灵活化。基于此,本文尝试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 逆向思维能力 培养策略
一、注重突出问题可逆性,对学生逆向思维习惯进行培养
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命题进行准确设定,引导学生对逆命题的应用范围进行确定,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对学生逆向思维的持续性培养。在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进行一些简单的定义训练,使得学生逐渐养成逆向思维的习惯。例如,教师在讲解“直线方程”这一知识点的时候,要指出直线L的方程为kx-y+b=0,要以这一方程的任何一组坐标作为方程的解。同时,教师还要强调函数的奇偶性以及周期性,通过这种方式来进一步提升课程效果,这也使得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了培养。
二、注重对公式进行逆运用,培养学生基本的逆向思维能力
教师在进行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问题进行不断深入,很多时候教师所讲解的数学公式都需要对其进行变形以及逆向应用。但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主要还是通过想象思维来思考问题的,这就需要教师对知识体系的呈现模式进行一定转变,使得学生逆向思维的意识以及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例1:
已知A、B、C为三角形ABC的三个内角,求证tgA+tgB+tgC=tgA*tgB*tgC。
这属于考察两角和差这一知识内容的经典题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证明步骤讲解分析的时候,应该对正切公式进行展示,证明过程中主要是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这一定理,当学生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整个证明过程也就更加自然。
三、合理应用公式、定理,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对于教师而言,在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对现阶段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充分了解,与学生一同对定理以及公式进行分析,这样更加有利于对学生思维途径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初中数学中所涉及到的概念、公式以及定理往往都具有可逆性,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充分意识到这一点,对逆定理以及逆法则进行合理应用。但是目前来看,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学解题的过程中,往往不具备可逆性的思维意识,这也使得数学解题途径较为单一,不利于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函数”这一知识体系教学的时候,会涉及到求值以及化简多项内容,并且经常会利用到平方关系、商数关系等知识点,对学生数学综合素质有一定考验。很多学生在对这类问题进行分析的时候往往存在很难掌握重点的情况,也正是因为这种情况的出现使得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长时间没有得到有效培养,教师要在讲解习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公式以及定理以及逆运用,这样可以使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四、重视反常规运算意识培养,提升学生逆向思维自觉性
教师在对初中学生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对教学模式进行合理选择,无论是合并同类项、分式通分加减、分式约分、分母有理化等等,在进行这些知识内容教学的时候,应用可逆的方式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理解,这也是对学生逆向思维进行培养的关键。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复数范围内解方程式的时候,要让学生逆着合并同类项来展开计算,将其中的同类项是作为两个分数之和。通过这种方式使得学生的反常规运算意识得到了培养。同时,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对学生的逆行思维自觉性进行培养,使得学生对原本笼统的数学知识点有更加具象化的理解。教师要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逆命题的探索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更加准确的应用一些逆定理来对问题进行解决。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在思维模式上已经养成了基本的思维习惯,教师需要对学生现阶段的思维习惯进行深入分析,以此来了解学生的这是想法。在对学生进行判定定理以及公式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体系进行一定转变,通过这种方式来逐渐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兴趣,这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对其进行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有效激发,通过这种方式来打破学生原有的思维定势,从而使得学生逆行思维的意识以及能力得到有效培养。现阶段,无论是在生活、工作还是学习中都需要有逆向思维对其进行支撑。因此,教师在对初中生进行数学课程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将逆向思维培养作为重要教学目标,很多时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时都需要换个角度对其进行思考,通过这种“换位思考”的方式可以使实现逆向推理,往往更容易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解决问题,这样的实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由此我们也意识到了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进行培养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李晓林.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消费导刊,2020,(39):134,136. DOI:10.12229/j.issn.1672-5719.2020.39.105.
[2]杜安义.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63):65-66.
[3]李松年.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初探[J].学周刊,2020,(15):77-7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15.038.
[4]谢翠兰.初中数学教学中 积极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7):55-56.
[5]罗爱华.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科技资讯,2020,18(13):240-241.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20.13.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