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秋白
云南省曲靖市宣威市龙潭镇第一中学
摘要:中学物理教学中,基本定律、定理教学、习题教学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做好习题教学,特别是做好典型习题的剖析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加深对概念、定律、定理等基础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都能发挥其独特功效,剖析典型习题,还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关键词:初中物理 习题教学中 学生学习能力 培养?
引言
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而言,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过程,需要持续性的开展,而且尽量的按照个性化教学模式来完成。该项能力比较特殊,不同学生的性格、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自身复习等,都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过分的统一模式,并没有办法在能力的长远培养效果上较好的巩固,造成的一些潜在性挑战也非常的显著。此时,要继续加强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体系健全。
一、加强典型例题的筛选
初中物理习题在考察内容和编制形式上涉及的内容和种类较多,教师在实施习题教学前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如基础性知识讲解、知识巩固训练或者思维拓展训练等,通过教学目标的明确使教师在题型选择上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由此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的薄弱项目进行习题训练。部分题型在考察内容上涉及的方面较多,综合性也较强,此类典型题型适合学生能力拓展方面的训练,而对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则适合通过基础性题型进行训练。对此,需要教师在习题教学的过程中加强习题的筛选,使学生能够根据合理的典型例题展开训练。
二、学会编题,发散思维
编题要求学生学会站在命题者角度思考问题,与变题不同,编题给学生的发挥空间更大,没有原题的束缚.我们可以结合一些科技热点,给学生创造情景,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命题,再交换做题.如现在的电动汽车,以无污染、耗能少等优良性能逐渐受到大家的亲睐,我们提供部分数据给学生作参考:某品牌汽车有100块电池,每块电池储存电量Q,输入功率P1,输出功率P2,使用效率η,牵引力F,设计一道机械功和电功与电能计算题.
三、加强解题思路教学
习题教学的思路可简化为内涵教学、延伸教学以及拓展教学。内涵教学主要侧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两方面的讲解,使学生在进行习题训练时能够掌握题干内涵;通过内涵教学为纽带使学生可以进行延伸方面的学习,延伸方面的教学主要指理论概念所展示的特定形式,如公式和定理等,理论内涵作为核心,而其延伸所表现出来的形式为公式和定理等,教师在该阶段的解题教学中,需要加强学生的延伸教学,使其在掌握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理解其公式和定理所具有的含义,及其相关变形式等;拓展教学主要指公式和定理方面的应用教学。
四、设计衔接类习题,提升知识迁移能力
例如在进行压强概念教学时,教师通常会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之间关系”后,直接给出压强的概念和公式,但学生并没有经历物理概念的自主建构过程。
教师可以设计一组习题来进行知识内化,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用速度概念迁移、引出压强概念。
五、设计激趣型习题,激发学习内驱力
学习内驱力源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重要意义的认知,是高效学习的关键,设计激趣型习题,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重要意义。紧扣教学内容的风趣幽默的游戏类习题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能够在这类习题创设的轻松愉快的和谐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交流,巩固知识技能,提升核心素养。在实际教学中,还可以借助漫画等形式设计巩固类习题。如在进行“欧姆定律”教学时,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三者关系:电流大小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巩固规律,可以利用学生喜爱的漫画来设计习题,学生一旦明白了漫画的含义,会在愉悦的笑声中加深对三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理解。
六、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图像思维能力
仔细观察图像,掌握图像中涵盖的物理知识内容和物理原理,如各项物理量之间的换算关系或者函数关系、某项物体运动的规律等,利用图像中含有的物理知识,解决各项物理难题,这种方法被称之为图像思维方法。如在进行《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课堂教学活动时,物理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教学知识内容的熟练掌握,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在网络中搜索与教学知识内容有关的电路连接图片,将其作为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的辅助资源。物理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向班级学生展示自身搜集的图片,向班级学生提出“仔细观察图片,分析其电路连接方式,找出其中线路连接错误的电路”问题,学生依据自身的观察和所学电路连接知识内容,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接着教师布置电路连接绘图任务,让班级学生将串联、并联两种电路连接方式,绘画在草稿纸上,从而培养班级学生的图像思维能力。
七、课后反思
反思我们的课堂,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意识有时还不够,存在“充分教书、育人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加强教学内容和学情研究,挖掘核心素养培养的要素,在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目标等方面进行解构重组,让教学内容以有利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方式融入课堂。虽然核心素养的各方面是有机联系、相互渗透、不可割裂的,但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或情境特点可设计偏重不同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如概念课可偏重物理观念培养,规律课可偏重科学思维能力培养,实验课可偏重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再将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培养渗透其中。
结束语
教师作为知识的先知者,有必要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提出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必须先钻研教材,提炼教学内容中的方法要素,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构思论证,并渗透到对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引导之中,如每解答完一个题目后引导学生反思题目所涉及的物理基础知识,使知识点和题目挂钩,达到知识的补漏、夯实基础及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以便于知识的消化、储存、提取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王茂达.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探索[D].西南大学,2020.
[2]邓诗荣.初中物理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与实践[D].赣南师范大学,2018.
[3]吴文文.初中物理习题课的教学[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