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吴卫红
[导读] 关于小学管理的概念,中外学者有很多定义。相关理论认为,
        吴卫红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张店小学  浙江台州  317000
        摘要:关于小学管理的概念,中外学者有很多定义。相关理论认为,小学管理的概念包括实现小学教育首要目标的所有行动,通常可以分为物理管理、人为管理。一般而言,小学管理是一项社会活动,其主要目的是组织小学教育。小学行政管理是指小学管理人员通过某些机构和制度指导师生,充分利用学校内部和校外教育资源有效组织小学教育活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班主任;管理模式
引言
        小学班主任不仅承担着学生知识的传授工作,而且还承担着班级管理工作。学生自身活跃好动,给班主任的教学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班主任不仅要在学科教学中引领学生,还要在班级管理中通过具体的管理策略引领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品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一、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方面进行发展,学生不仅要接受传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习成绩,还要在个人品德修养、身体素质、美学品鉴以及劳动等多个方面有所发展。传统的小学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中许多“应试教育”理念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与需要,这样的模式下培养和管理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比较低,无法在现代社会中拥有竞争力。核心素养对每个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德育就是指一个人的思维品质、为人品格等品德方面的特质,德育是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的灵魂统帅。德不配位,必遭大殃。无论多么优秀,知识文化储备多么丰富,学位学历多么傲人,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总是会遭人唾弃,成就不了一番伟大的事业。中国历史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例子,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头号大汉奸汪精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汪精卫幼年接受家族传统教育,曾经获取县市考试第一名,考取留日法证速成科官费生,赴日留学,早年间加入革命派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在革命党人中赢得极大的声誉。可就是这样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他在抗战时期没有抵制住诱惑,在思想领域奴化沦陷区人民,背叛祖国和人民为日本人服务,因此直到现在汪精卫还是一直被国人所唾弃。体美劳三个方面同样有着重要价值,人要有了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有后续的发展,有了对生活中美的鉴赏能力才容易获取幸福。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一)、实现教育创新的方法
        传统课程体系受到科学教育思想潮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显然受到人文意识形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生创新,作为新课程的总体目标,并要求小学校园成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地方。因此,小学校园应该是小学生可以发挥潜能的地方,也可以是小学生获得最大帮助的地方。例如,在课程结构方面,选择性得到了加强,以满足当地中小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并促进了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为培养小学生的生存技能、实用性和创造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强调大多数小学生可以努力实现这一目标。在新课程背景下的现代小学管理包括建立具有人文特色的小学管理模式,即遵循人性规则,更加注重人的尊严,开发人的潜能,发现人的价值,并将教学主题的发展和整合结合在一起。将小学生的发展有机地整合到教育过程中,并激励教师和学生实现高质量的教育目标,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热情和创造力。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
        小学的开始是学生自己日常行为习惯、思维方式转变的初养成阶段,所以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小学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每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而每位家长与老师有着不一样的角色,每个角色的扮演都是对学生的生活进行的指导,都不可或缺。

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非常重要的,也应该让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得到明确,尤其要关注学生与老师的大群体,要认真听取每位学生和老师的内心真实想法,让学校尽量配合学生和老师,而不是让学校管理者对学生和老师进行强制管理。在学生、教师、家长这三者中,学校管理者要鼓励三者都参与到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让他们之间多一些交流与沟通。
        (三)、利用公平公正的教学方式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也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利用公平公正的教育为一式,积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非层次教学和因材施教的教学为一式,钊一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管理策略,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教师的民主性和责任心,从而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要在教学中弥补学生学习为一面的不足,在管理过程中钊一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交易为一法。教师也可以在布置作业时,根据不同的学生,创新布置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钊一对学习的薄弱点进行训练。教师也要运用积极幽默的教育语言,在教学实践中为学生的成长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自主的学习和成长。
        (四)、加强民主化管理
        小学管理工作如果只依靠管理经验是不科学的,个人的管理经验势必会过于主观化,缺乏一定的科学基础,如若采用科学与民主结合的管理方式,才可以使管理工作更加高效、快捷、顺利,确保管理过程中的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实施。随着新课程改革标准的实施,学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素养对学校的发展与决策产生了直接地影响,因此,加强专业化管理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知识水平、采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稳定学校管理秩序,提升管理水平。民主化的管理方式,需要管理人员鼓励教师多参与学校管理讨论,多参加教研活动,提出解决教学工作问题的有效建议,从而促进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及教学水平。此外,优化学校管理制度,提高教师的积极主动性,有力地打破传统规章制度对教师发展的束缚,规划并制定出与学校发展有利的新型制度模式,使其余教师发展需求融合。
        (五)、重视家校沟通
        小学班主任想要全面了解学生并促进班级每个学生健康发展,班主任要多聆听家长的教育意见,在家长的帮助下加快教育的进程,提升班级的管理效果。最常见的家校沟通模式是班主任召开家长会。在家长会中,班主任可以和家长畅所欲言,针对学生在班级或家庭中的问题,构想积极的对策。例如,针对班级学困生的现象,笔者与学生家长进行了密切的交流,让家委会的成员也参与其中,让家委会代表针对学困生的问题对笔者提出较好的建议。通过多交流,笔者最终定出的教育目标是,每个学困生中至少有一个家长必须抽出时间帮助学生完成每天的作业;在学校,笔者每天抽取出特定的时间为学困生单独辅导,帮助他们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如此,在笔者和家长的配合下,班上的学困生逐渐减少,每个学生都可以用最好的状态学习,班级的学习氛围也变得越来越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管理阶段是培养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更注重人性化、和谐化、民主化的教育模式。班主任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使者,需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才能更好的在管理工作中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参考文献
[1]王夕.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水平的有效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9,10(23):120-121.
[2]赵克勤.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实施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32):175.
[3]胡芳平.小学班主任管理中的语言艺术及沟通措施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2):50-51.
[4]孙萍.新媒体背景下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5]李艳英,肖群雁.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32):121+1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