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玉连
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东村初级中学 江西赣州 342406
摘要: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促进了教学方式的改革,初中历史教学中应注重史料的合理运用,结合新课标的要求选择合理的史料,围绕教学目的合理运用史料,指导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通过对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史料知识;运用策略
引言
历史学科是一门具有广泛横向联系的学科,具有综合型的特点,是义务教育中的重点内容。新课标中指出,初中历史教学中,最终的目标不是要求学生掌握历史知识,而是要让历史成为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载体。史料的运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运用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为解决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活动。传统教学中一直存在这种知识传授轻情感体验的倾向。历史教学中也呈现教师讲学生被动听,师生互动过程少的情况,因此部分学生喜欢历史却不愿意学历史,这些都与教学方式单一性,学生地位不突出有关系。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的运用包含了收集、鉴别和研习等活动,由此可以看出史料知识的运用不仅是学生从史料中获取信息,去探究历史问题,同时也包含师生间互动的内容,由此可以将单向知识传授的课堂教学转变到多为互动的教学,学生在互动探究的过程中能充分感受历史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动机。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方式是学生围绕学习目标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不是具体的学习策略,而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中的基本特征。将史料研习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去认知历史,需要学生历经信息获取、分析、比较以及概括等过程,这样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知识的学习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通过史料进行主动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新知。这样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获得历史学习的方法,促进学生处理信息、知识运用以及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的提升。倡导学生去研习史料,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史料探索中去发现历史和认识历史,不是要求学生模仿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方法,而是学习历史学家的对待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打好基础。
(三)关注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正面价值取向
素质教育理念下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历史学科有着人文性和思想性的特征,是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但长久以来历史教学并没有充分发挥出对价值观引导的应有作用。关注和培养学生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需要让学生历经体验的过程,并在体验中促进情感方面的发展。历史教学中史料的合理运用,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收集、鉴别以及运用史料等过程,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运用的原则
(一)史料知识运用应体现出适时原则
在适当的时候引入史料素材,才能充分发挥史料知识的教育作用。史料素材引入课程的时间过早,可能会对学生的理解形成障碍,引入得过晚可能无法发挥史料引入的最大化效果。因此在史料的运用中,教师需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借助史料促进课堂教学的效果。
(二)史料知识运用应体现出适量原则
史料的运用应体现出适量的原则,比如有些比较重要的历史内容有着非常多的史料,如果将这些史料全部引入教学当中显然不实际。这就需要教师在史料的运用中进行合理地选择,根据教学主题选择有针对性、有价值性的史料,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清晰地认知历史。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根据教学主题,分析研究相关史料,通过筛选整理之后将其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进而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三)史料知识运用应体现出适度原则
适度的原则需要综合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教学的目标等,有些教学内容比较难理解,其相应的史料通常也比较难理解,教师在运用史料的时候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适当选取,尽量减少学生学习中的负担。
三、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运用的策略
(一)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做好史料运用设计
史料的合理运用,教师需要在对史料的选择、教学设计、史料融入和运用中做好合理的设计。史料的选择应符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设计应围绕教学目标;史料的应用应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等等。教师可以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教学目标,对各个单元进行整合,实现史料知识运用的有效性。新课标中对初中历史教学要求为: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呈现方式,包括历史文献、图片、遗址、历史文学作品等等,提高学生对历史的解读能力。能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能够以历史材料去解释历史等等。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实现。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时,将史料运用方式的教学方法分解到具体的单元当中,进而实现有计划的培养。通过详细的单元目标设定,学生能够掌握提取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证据意识和判断史料史学价值的能力,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图片史料创设教学情境
图片史料是初中历史教材中的重要组成,也是教师开展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材料。图片史料的有效运用有利于构建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能力。在图片史料的运用中,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的指导深入解读教材,将图片史料灵活运用到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也只有充分把握教材,理清图片与史料之间、图片史料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才能发挥出图片史料运用的最大化价值。
(三)利用文字史料,培养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运用的价值在于以史为鉴,一些文字史料是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特别是一些时事史料充分反映了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有着较强的现代性。借助时事史料不仅能增强学生积极探究的热情,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逐步树立运用历史眼光看待问题的能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对文字史料合理运用,去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强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思考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组织学生解读史料,培养史料证实素养
史料实证素养是学生在对史料搜集、解读以及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的。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需要教师组织学生去解读史料,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促进史料实证素养的发展。组织学生史料解读,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史料的收集和整理,教师需要通过多种史料收集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信息收集的能力;其次史料考证和辨伪,组织学生对收集的史料进行考证,保证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典型性等;最后解读史料和运用史料,在史料考证之后,学生应对其进行深入解读,并在解读的过程中将其运用到解决历史问题的过程当中,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史料包含了各种文字知识、图片资料等等,将其充分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可以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历史情境,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概念,习得历史方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作用。
参考文献
[1]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龚娟.??新校园(中旬).?2020(10)
[2]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吴培坚.??新课程(下).?2019(10)
[3]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知识的合理运用[J].王洪叶.??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9)
[4]试论史料知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秦伟伟.??中国校外教育.?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