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的实践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潘洪翠
[导读] 以读促写是一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

        潘洪翠
        深圳市坪山区同心外国语学校
        【摘 要】以读促写是一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本文以上海牛津版八年级上一篇阅读文章为阅读材料,笔者根据文章内容和学生生活设计了相关写作任务的教学实践为例,介绍了初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的五个活动:读前预测与略读获取大意、细读找出好词好句并巩固练习、写前活动(明确写作任务、头脑风暴、列提纲)、写作与评价和作业设计。同时,文中提出了一些教学实践的建议,如教师本身要有以读促写的意识、课堂时间要有保障、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需要长期坚持等
【关键词】初中英语   以读促写   活动  
一、引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教育部,2012;以下简称《义务教育课标》)中指出,语言技能是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技能以及这些技能的综合运用。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它们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国内外有关读与写两种语言技能的关系早有涉及。叶圣陶在阐述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时指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习惯不良一定会影响到表达(叶圣陶,2007)。认知发展理论明确了读与写的发展是紧密关联的,并提出了三种读与写的关联途(Tierney & Shanahan,1991转引自王蔷,2020)。Fitzgerald 和Shanahan研究发现,阅读与写作的发展需要同时进行,两者结合的教学会更为有效(Fitzgerald &Shanahan,2000)。文秋芳(2001)发现充分利用阅读材料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徐浩、高彩凤(2007)证明了读写方法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Daniels, Steineke 和Zemelman(2007)的研究证明,学生读后完成写作任务,将能够保留住阅读中获得的 70% 的信息(转引自王蔷,2020)。然而,很少有研究清楚地表明教师是如何通过准确的阅读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因此,有必要探索如何通过以读促写法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然而,在现实教学中,多数教师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先进行阅读教学,再进行写作教学,两者不关联,阅读和写作是孤立进行的;教师在处理阅读教学时,对语言知识、语法结构的处理过重,不善于对文章主题、篇章结构、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处理,没有为学生提供相关主题写作任务的必要素材;部分教师不进行专门的写作课程,把写作作为家庭作业处理:写作评价方面,教师承担着全部批改任务,仅标注学生的语言错误之处,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写作能力得不到提升从而逐渐失去写作兴趣与信心。
        本文旨在通过在初中阶段开展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实践,探索一种具体有效的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
二、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
        以读促写是一种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教学方法。这是一种同时关注语言输入和输出的方法。从本质上说,它是一种语言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平衡方法,用这种方法,阅读不再是一种阅读材料,而是提供写作图式的载体。学生通过阅读篇章了解文章结构、学习话题语言、提高读者意识等,在接下来完成相同或类似主题的写作时,能够用阅读中自然习得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完成写作任务。正如克拉申(1982)所说,如果第二语言的习得和写作能力的发展是以同样的方式发生的,那么写作能力不是学习得来的,而是通过广泛的阅读获得的,在这种阅读中,读者关注的重点是信息。如果没有广泛而有效的阅读,学习写作将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有效阅读可以使学生逐渐习惯用英语思维,了解英语思维模式与汉语思维模式的区别。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分析,学生将学会如何发展自己的思维,如何运用最有效的结构,如何选择合适的词语,如何使自己的写作更加连贯和有逻辑,从而写出更符合本土文化的文章。
三、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
本文将以上教牛津版八上Module 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t3 More practice: Computer game problems作为阅读材料的以读促写教学设计为例,探讨在初中 英语教学中开展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活动。
1.教学内容分析
        阅读篇章来自于第四单元电脑中的More practice 部分。文章是一篇班主任对家长和教师在一次家长会上所作的演讲。内容包括:演讲的原因——学校的某个学生因为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休的玩电脑,导致生重住院;说明现状——很多学生存在长时间无节制玩电脑的问题;学校的措施——明天请专家到校和同学们聊长时间玩电脑的不良影响及如何把电脑应用到学习上的建议。
        2、学情分析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处于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的初期,抽象思维开始占优势,其思维的独立性、概括性和批判性处于发展阶段,有了一定的概括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方面,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词汇量,能独自阅读与其词汇量匹配的文章,并能概括其主要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完成了有关电脑信息和电脑应用的听说课、阅读课,因而他们积累了有关电脑话题的文化背景及语言知识,这对顺利达成学习目标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有较好的独立思考的习惯,有小组活动的经验,课堂表现积极活跃。
        3、目标设定
        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获取关于演讲的信息,比如,玩游戏太长时间,学校明天的计划和对家长的期望。
        (2)梳理篇章结构,理解演讲者的意图。
        (3)找出以下表达并练习:严肃,影响,有害,花费时间做……等。
        (4)小组合作头脑风暴:长时间玩电脑游戏的危害和如何戒掉这种坏习惯的建议。
        (5)根据写作要求列出写作大纲,包括写作框架、用到的表达、衔接词等
        (6)根据评价标准自评和互评作品
        4.教学过程
        本节课按常规分为三个教学环节:写前环节(包括读的活动和写前准备活动)、写中环节、写后环节。以读促写的教学设计框架如图一所示:

图一: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笔者在写前、写中、写后三个环节中分别设计了不同活动,旨在通过活动帮助学生激活写作图式、搭建写作支架,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逐步顺利完成写作任务。
        活动一 读前预测、略读获取大意
        读前环节的主要目的是激发读者兴趣、设置悬念,为读中环节做铺垫。预测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的背景知识,对文本可能讨论的话题进行猜测,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赵旭辉,2017)。本单元的话题——电脑是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话题,之前的阅读、听说课都是讲电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他们非常熟悉。因此在读前环节,笔者首先向学生展示了文章题目Computer game problems,文章图片,和前两段,让学生头脑风暴预测文章内容,教学片断如下:
        T: Read the title, the picture, the first and the last paragraphs and answer questions: What is man probably doing? Who is he talking to? What is he probably talking about?
        S1: The text talks about Computer game problems.
        S2: The man is talking to parents and teachers.
        S3: He probably talking about students spend too much time playing computer games.
        T: Great! Let’s read this speech quickly and ge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学生快速浏览演讲稿,并完成段落与主旨大意的匹配。(如图二)

图二 段落和主旨大意
        通过预测、段落与大意匹配之后,同学们对每一段的内容有了了解。笔者让学生再次快速浏览文章,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如图三),教学片段如下:
        T: You have known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 But can you tell me how many parts we can divide the speech?
        S1: Three.
        S2: Four.
        T: Ok! Let’s work together. Yes, right. Greetings and reason belong to Beginning. And Body part includes Problem and Solution. Nice! How about the last paragraph. Okay, it is the Ending part.

        图三 文章脉络结构图
        [设计意图]
        预测活动旨在激活学生原有的写作图式。本文话题与学生生活贴近,由于他们之前的有了足够的知识储备,笔者直接要求他们看题目、图片、和第一及最后一段,根据已有的背景知识预测文章内容,激活已有写作图式。
        快速阅读(skimming)是获取文章大意的阅读策略,由于笔者所教学生知识水平稍弱,所以改用了匹配方式,来降低归纳总结的难度。笔者引导学生把文章每段的大意与自己的预测内容对比,梳理文章脉络,发现自己原有知识和新知识之间的信息差,学生的文章结构图式得以发展。本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语篇意识,理清文章脉络结构、重新建构写作图式,为写作活动做好文章结构的铺垫。
        活动二 细读找出好词好句并巩固练习
        写作图式结构明晰之后,我们要为写作准备语言结构,因为很多学生经常写出一些中式英语,不能准确表达所想。因此笔者要求学生边读边做标注,用红笔画出好的句型,比较好的语言表达,并小组讨论、自编使用场景和句子。讨论之后,各小组分享,教师用ppt示范(如图四)。

        图四 好词好句示例图
        [设计意图]
        本活动设计目的是帮助学生搭建语言结构的桥梁,让学生明确在阅读中的好词好句,地道表达,经过练习可以运用到自己所写的文章中,降低写作难度。小组合作讨论部分,是关注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程度好的学生通过讨论帮助到程度差一些的学生,达到学生教学生的效果。
        活动三 写前活动:明确写作任务、讨论、列提纲
        演讲稿在第二部分的解决方案中提到,明天将有专家来和我们的同学谈长时间玩电脑游戏的危害并给出如何把电脑应用到学习上的建议。因此,笔者设计了的写作任务是:让同学们就长时间玩电脑游戏的危害和怎样戒掉这种坏习惯给出建议写一篇演讲稿,明天在班级演讲,任务如图五所示:

        图五 写作任务
         在写作之前,笔者让学生讨论了两个问题并写在学案上:1) What bad effects will be caused if we play computer games for too long? 2) What good advice can we give to stop the bad habit of playing games too long?
  笔者引导各小组对写作内容进行头脑风暴,并让学生思考应该写些什么来支撑每个部分的主要观点,也就是内容。对写作中可能使用的语言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根据内容分组讨论作文中要用到的短语和句型,这项活动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清除写作中的语言障碍。同学们讨论记录完成之后,开始自行列提纲,然后小组分享。笔者提出列提纲的要求并给出示例图,如图六所示:

图六 写作提纲
        [设计意图]
        写前活动包括了审题、小组讨论、列提纲等环节。由于笔者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很多学生没有按要求的写作内容写,写不对题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此笔者要求他们认真审题,明确写作任务。小组讨论环节采用的brainstorming,大家集思广益,思维碰撞,英语程度稍差的同学通过听、写为自己的写作收集素材。
        讨论结束后,自己列提纲的活动使得学生可以独立思考,选用适合自己水平的信息和表达结构,可以帮助大部分同学解决作文框架不清和句法结构错误多的问题。
        活动四 写作与评价
        写作前的审题、头脑风暴、列提纲等完毕后,学生开始习作。笔者让学生在20分钟内写出80词以上的演讲稿。笔者根据《义务教育课标》中列出的五级写作评分标准——结构完整,语句流畅、连贯,使用较为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词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等要求自行制作了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的评价标准(如图七所示)。学生写作前,老师展示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的标准。

        图七 学生自评和同伴互评标准
        学生完成写作之后,开展三个层次的评价活动:学生自己评价作文,自我评价;笔者和学生一起评价两篇不同层次的作文,评价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写作中表现好的方面,比如,结构清晰、运用了我们阅读中的词句等。同伴交换批改作文,互相评价。
        [设计意图]
        在学生习作前把自评和互评的标准展示给他们,目的是让他们在开始之前先依据标准审视自己。心中有把标尺,写作的过程中就能自我修正、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避免出现错误。
        评价标准分成了自评和互评两个部分。学生自评关注点在习作的表面,如书写,卷面,结构等。对于这几个方面,不管是英语学习水平好还是水平差的学生都能做到。教师示范评价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评价文章时,把关注点放在习作的优秀之处,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同伴互评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建构知识,培养其批判性思维。同伴之间互相批改作文可以训练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写作教学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创新思维。
        活动五 作业设计
        笔者设计的课后作业是二次写作。学生根据同伴互评的结果、教师示范评价的导向,自行修改自己的作文。作业的设计可以是对已学知识的检测,可以是对新课的预习,也可以是课堂知识的延申。自行修改作文,进行二次创作就是对课堂知识的延申与深化。
         四、结语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以读促写是一种可行的、有效的方法,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从而提高写作兴趣和信心。实践证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程度和不同方面都可以通过以读促写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但是,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教师本身要有以读促写的意识,并能设计合理有效的以读促写的教学活动;课堂时间要有保障,充分的阅读和写作需要两节连堂课(80分钟)才能完成所有活动;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教师的评价多关注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语法句法错误,要让学生多从同伴的习作上学习;以读促写的教学实践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

参考文献:
[1]Daniels, H., Steineke, N. & Zemelman, S. 2007. Content-area writing: every teachers guide[M]. Portsmouth, NH: Heinemann.
[2]Fitzgerald, J. & Shanahan, T. 2000. Reading and writing relations and their development[J]. Educational Psychologist , 35(1): 39-50.
[3]Krashen,S.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Oxford:Pergamon Press.1982.
[4]王蔷. 在英语教学中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意义及实施途径[J].英语学习.2020(05):26-32.
[5]文秋芳.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论文写作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125.
[6]徐浩、高彩凤.英语专业低年级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试验研究[J].现代外语. 2007. 2:184-190.
[7]赵旭辉.  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7(12):51-55.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2012:17-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