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扬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213100
摘要:音乐记忆与人的一般记忆息息相关。在少儿钢琴基础教学中,音乐记忆贯穿少儿学琴的全过程,是学琴必备能力之一。在教学中,应当系统地培养他们的音乐记忆能力,使他们对作品的音乐表现、情感表达等方面有更好的体验与理解。本文从少儿的听觉、视觉、动作三个方面对他们学琴时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进行深入分析,得出了培养少儿音乐记忆能力的方法及策略,希望更加了解少儿学琴的动态,用科学有趣的方法让他们在记忆音乐时减少困难。
关键词:少儿;钢琴教学;音乐记忆;音乐能力
一、少儿钢琴教学中音乐记忆能力培养的意义及研究现状
(一)少儿音乐记忆能力培养研究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提高,艺术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热门的组成部分。现在大部分家长都致力于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全方面协调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在他们对孩子们的教育投入中,艺术教育占了很重要的位置。而一提到艺术教育,自然就会想到钢琴。
钢琴,这一西方乐器在中国少儿音乐教育中占据了十足的分量,孩子们的才艺展示、考级、考试特长加分通通离不开它。音乐记忆能力是学习钢琴必备能力之一,音乐记忆能力的高低会影响演奏水平的高低,由此可见,从小培养孩子们的音乐记忆能力十分重要。
对于音乐进修者而言,音乐记忆是指他们在意识短期或中长期保存曾经熟习的音乐作品以及日后重现这些作品的能力。少儿阶段的学生,年龄小,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理解能力较弱,记忆知识的时间长而忘性较大,如果不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注重对他们音乐记忆能力系统的培养,容易导致他们没有目的性地学琴,削弱他们对于钢琴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二)钢琴教学中少儿音乐记忆能力培养的研究现状
专门针对音乐记忆的研究,是要建立于一般记忆研究基础之上的,继而再逐步加入音乐的元素。人们大多都是从小接受钢琴教育的,音乐记忆能力的培养自然贯穿了他们钢琴学习的全过程。直至现在,广大音乐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都致力于在音乐实践中探究少儿钢琴教育中音乐记忆能力的发展研究,并取得了大量培养音乐记忆能力的方式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音乐基本要素的记忆
音乐基本要素包括旋律、节拍、调性、和声、力度、速度、音色、织体等。少儿从识谱再到背谱,需在老师的帮助下,对这些音乐材料进行理和解分析。
2.音乐记忆练习形式
阿根廷著名女钢琴家阿格里奇在进行音乐记忆时有着一种独特的练习形式:将曲子用极为快速的方式演奏出来,使自己对于乐曲的记忆更加深刻。当然,这个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钢琴学习者。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人们记忆音乐的练习形式各有不同。就少儿而言,我们钢琴教育者一般认为,慢速练习有助于他们更好、更有效地进行音乐记忆。分左右手练习曲目和分段练习也是极好的音乐记忆练习方式,可以让孩子们对于声部进行有明确的认知,对曲子结构的掌握更加透彻。
3.音乐的听觉能力及情感表达
通过参考和分析多种文献,我发现研究者一般认为音乐的听觉能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对于自我演奏时音响的差异分析,另一种是自我演奏与他人演奏对比中的音响差异分析。少儿正处于培养乐感的年龄阶段,通过对比他人演奏的音视频,无论是钢琴家演奏的版本,还是老师或者身边朋友的演奏,他们都能够听出自己哪里和这些表演者有不一样的地方,区别在哪里。
二、在钢琴学习中培养少儿音乐记忆能力的方法及策略
(一)从视觉角度
1.与乐谱形态相结合
首先,老师在教授少儿新曲目时,可以先让他们观察曲目形态,最为直观地感受音符走向的发展。其次,在孩子们识谱和学习演奏的过程中,一个节奏型是否连续出现或者反复出现,一定要让他们有明显的感受,这对于他们记忆曲目音型有着极大的帮助。第三,音乐术语标记也是乐谱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少儿想要通过演奏,准确记忆并把握和展现音乐术语时,学习一首曲子之前,需在老师的指导下,逐个分析这些标记,并对这些标记有初步的形象记忆。
2.与乐谱结构相结合
老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要带着学生一起分析整首作品的简单结构,如告诉学生乐句通过弹唱如何进行划分,乐段从哪儿开始,乐曲结尾是否再现等。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会跟孩子们说,乐句就像我们平时生活中说的句子,是需要换气的,并且举出语例,一口气不换地说一段话或有停顿、有腔调地说一段话,让他们作对比,怎样才是正确的,再带入正在学习曲目的旋律,唱音,感受乐句的划分;在给孩子们讲解乐段时,我会说乐段好比语文中的自然段,新的乐段开始旋律内容会发生改变。孩子们对于自己弹奏的乐曲结构基本了解之后,头脑中对于段落的印象加深了,再去进行音乐记忆会简单许多。
(二)从听觉角度
从曲目的调及调性上讲,段落旋律的变化、声音的明暗感受能够刺激少儿进行音乐记忆。有音乐,便有旋律。少儿对于旋律是否动听是敏感的,而对于调性相对不明确的旋律,他们又该如何去记忆呢?所以,从听觉角度上讲,与视唱练耳相结合来培养他们的音乐记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少儿初步识谱时对于音高的记忆。大部分老师在孩子们初学钢琴时都会要求他们边弹边唱,即可以提高孩子们对于音高的敏感程度,又可以通过唱旋律帮助他们进行初步的音乐记忆。二是注重音乐的语气感。少儿对曲目相对熟悉之后,经老师的讲解,能够大概知晓乐曲的乐句、乐段及整体结构。接下来,需要求孩子们进行歌唱,让他们边弹边连贯而富有感情地演唱乐句。这样既能丰富他们的乐感及情感体验,更能使他们把握音乐中的大句子,演奏出来的听觉效果不会显得干涩无趣。最后,重视合唱。
(三)从动作角度
动作记忆是以各种动作、姿态、习惯和技能为主的记忆,钢琴学习中的动作记忆是将肌体的运动过程及路线作为音乐记忆的内容。心理学原理认为,动作记忆是培养各种技能的基础,一旦形成很难改变,所以少儿在学习钢琴作品的一开始就必须根据乐谱,分析演奏法,用合理的指法与踏板、正确的弹奏动作,形成良好的动作记忆。
(四)提升少儿的音乐素养
音乐素养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少儿演奏时的思维集中程度。有效的音乐记忆是建立在一个专注的、集中的心理活动过程之上的,因而训练少儿在演奏过程中的专注度为培养良好的音乐记忆能力奠定了基础。钢琴教学课堂中,老师在充分备课的前提条件下,给孩子们简要地讲解一下本堂课所学曲目的作者及作品产生背景,有利于少儿对于整首曲子情绪的把握。孩子们对于曲目的情感掌握基本到位了,自己的音乐表现力便提升了,在演奏时会更加投入,而不是一味地去记音,不需要再依靠不稳定的手指记忆。
最后,能够合理利用练琴时间,用有效的练琴方法进行音乐记忆也是少儿需具备的音乐素养。老师在进行钢琴教学时,要跟孩子们讲解正确的练习方法,如慢速练习、分手练习、分段练习和贴键练习等,练习曲目时不同的部分对应不同的练习方法,这样有助于少儿在学习钢琴技巧的同时进行高效的音乐记忆。
参考文献:
[1]陶馨:《论钢琴学习中音乐记忆能力的分析与培养》,《教育纵横》[J]1007-0125(2015)05-0221-01,第221页.
[2]王婷婷:《浅析钢琴学习中音乐记忆的形成机制与策略》 [D].2013(04).
[3]申薇:《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音乐记忆能力培养的探究》 [D].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