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培训方式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陈珍珍
[导读] 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绘画技能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
        陈珍珍
        惠民县第二实验学校  251700
        摘要:在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绘画技能是一项比较重要的教学内容,美术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绘画兴趣的培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提升他们的理论知识。为了更好的提升美术在初中教学中的整体地位,首先,需要美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更新和优化,另外,还必须要采用高效的教学手段,组织一些趣味性较强教学活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提供保障。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学生绘画技能;培训方式
        初中阶段的学生,不论是从年龄还是从心理上,都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对不同类型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欲望,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精神。初中美术教学的开展,不仅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的基本绘画知识和绘画技能。对此,在美术教学的实际过程中,教师必须要采用生动且有趣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对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从目前初中美术课程的教学现状中可以看出,仍有一些教师坚持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为的知识简单的完成的自己的教学任务,完全忽略了对初中生绘画技能的培养和锻炼,对此,教师要积极的从传统形式的教学方式中转变出来,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美术水平和对美术知识的需求,进行教学形式的完善和优化,在提升全体学生绘画能力的过程中,使他们的美术核心素养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一、现阶段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校各科目的教学中,一些教师总认为,美术课程的教学相对其他科目是最轻松的一门,新时代的学生都具备较强的绘画天赋,对于美术绘画都能自觉的形成自己的风格。其实,现实情况则不然,初中阶段的学生对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和兴趣都不是很高,并且对于知识的学习也不够主动,同时对学习美术也没有较强的进取心,这也是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不能提高的根本原因。总体来看,在初中阶段的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现:第一,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思维活跃能力,但由于每位学生的绘画天赋存在差异、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不同、努力程度也不一样,这些都是造成学生在美术学习方面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第二,美术学科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得不到重视,一些学校为了提升自身的升学率,只注重对文化课的安排,完全忽略了学生对美术知识的需求。课时安排极其不合理,致使学生认为美术课程在学校学习中是一门可有可无的学科。第三,对于美术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培训安排不合理,在实际的教学中,仍有部分美术教师不能按照新课改要求进行要求,忽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内心想法不能足够的重视,教学方式依然选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永远是处在被动的状态下,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收集优秀美术作品的积极性很难被调动。
二、初中美术绘画技能教学的重要性
(一)初中美术绘画技能教学的特点
        概括性和导向性是目前初中美术绘画技能教学的基本特点。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其要求初中阶段的美术绘画技能的教学必须要具备一定的概括性与导向性,并且还必须要结合现实的教学现状,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分配。

例如,美术教师在进行《丰富多彩的现实多种多样的表现》课程教学时,由于课程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与表现”层面的,因此,教师就可以结合着点、线、面、空间等造型要素,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美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进而从根本上强化对美术课程的理解;同时,美术教师还需要不断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二)初中美术绘画技能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新课程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要严格依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美术教学大纲的要求对自身的教学方案进行大胆的创新、尝试和实践,这一行为不仅可以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性,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同时对于提升初中美术的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其次,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在传统形式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都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美术绘画的基本原理。尽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认可负责,但是的得到的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很难在现实的绘画创作中做到游刃有余。其实,部分教材对学生没有硬性的规定和要求,只希望学生能够将自己的个性完全发挥出来。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目前的美术教学现状中可以看出,很多学校和教师都改变了传统形式的教学方法,并开始注重对学生的实践教学。教师在实际的美术教学中,要从根本上注重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进而实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
三、初中美术绘画技能教学的训练方法
(一)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在美术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与学生进行多方位的互动,在增进教师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接受自己,并愿意将自己内心的话和事情讲给老师听。这样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了解学生心理特征和真实想法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加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实际美术文化水平,清楚他们的绘画能力,以便为学生设计出高效的、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对于一些绘画功底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对他们进行多多的鼓励和肯定,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对于一些绘画功底相对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先对他们的绘画基础能力进行着重培养,可以结合着作画示范和语言讲解的方式来提升他们的基础水平。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作画模仿的方式,来提升他们对绘画知识的理解和领悟,进而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绘画基础能力的提升。
(二)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夯实基础
        对于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使其,必须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还必须要求学生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精力。然而,在学术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国,教师可以利用穿插是的绘画训练,来强化每一位学生的绘画基础。在增强绘画基础的过程中,在对其进行绘画技巧的培训和锻炼,可以先让学生对这些绘画技巧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将一些比较抽象的事物转化具体的画作。另外,教师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之间作画的对比和分析。临摹和写生是初中阶段美术教学中的主要教学内容,并且在临摹的过程中,还能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总结,还能在临摹过程中了解学生的日程行为和习惯,逐步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绘画风格。
结语
        在初中阶段的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教师利用高效性的、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绘画技巧,锻炼学生绘画技能,结合学生的实际美术文化水平和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出专属的教学方案,为学生创设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并多为学生组织开展一些绘画活动,挖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兴趣,提升他们对学习美术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进而为提升初中美术教学质量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路孝强.初中美术教学中学生绘画技能的训练方式分析[J].美术教育研究,2020,(5):158-159.
[2]赵泾晶.初中美术教学方法新谈[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6):237.
[3]刘冰.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6):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