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美术课堂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陈娇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既是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也能
        陈娇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盘龙第三小学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自主学习既是一个较好的学习习惯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完美体现,小学美术虽然是一门艺术性的学科,但是对学生的艺术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让教学课堂更加丰富,因此,本文就小学美术课堂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策略作出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小学美术是一门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学科,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起到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的教育效果,为学生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小学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十分重要的时期, 因此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要积极改进与完善传统教育的不足,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和提升学生独立的逻辑思维能力,促使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够长远的发展。
一、传统模式下的小学美术教学
        以往,小学美术教学一直采用较为传统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师是课堂在主角,在讲台上为学生讲授美术知识,学生被动的来听课学习,教师力求精讲细讲,但是去没有让学生产生更多的美术学习兴趣,而美术这门学科,是需要融入更多的自由性与开放性因素的,学生在创作美术作品时也要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以及更多灵感的启发,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上,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利于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提升,因此,美术教师应该积极的创新发展教育方式,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来,发挥学习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在美术课堂上自主的进行学习,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尽情的领略艺术的魅力。
二、小学美术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策略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提高美术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级较小,学习的专注程度较差,在平时的学习生活过程中,需要在教师与家长的监督与提醒之下来完成学习,因此未来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这也是美术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具体体现,美术这门学科被普遍应用在建筑设计、绘画创作等领域,充分的发挥其艺术特征,由于小学生摄取知识和养分的方式仍然偏向于较为直观的认知,如果教师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的灌输美术知识给学生,那么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用说让学生自主的进行美术学习,基于目前小学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审美观念,为之后的美术学习打好基础,因袭教师用该注重引导学生,使其能够积极的参加美术活动,进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标。

例如,在对《十二生肖》这节课程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十二生肖的动画片播放给学生,而由于小学生从小就酷爱看动画片,相较于教师讲解,多媒体更加生动的呈现出了十二生肖的形象,让学生对这节课程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观看完教学视频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来做一个小游戏,教师说出相应的生肖之后让学生来进行相应的形体模仿,加深学生心中对十二生肖的的形体、颜色及主要特征的相关印象,在对学生进行提问:“小朋友你认为生肖兔应该是什么颜色的?”鼓励学生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意见,之后让学生来发挥想象力与创作力,进行绘画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观所感对十二生肖的形象做出进一步绘画创作,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美术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美术课堂中来,发挥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让学生在正确的学习方式下提高美术能力。
2.我学生自主学习提供空间和机会,激发学生想象能力
        美术创作要求学生在具备扎实的基本理论素养的基础之上还要发挥出丰富的想象能力,在传统模式下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或多或少的为学生美术创作活动设下限制,使得本应该自由发挥学生想象能力的创作活动变成了按部就班的作业行为,不但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没有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能力,我学生提供能力发挥的空间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的基本保证。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将丰富的想象力融入到美术学习的过程中来,进而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例如,在学习《大自然》这节课程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郊游,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奔腾的小溪、矗立的山川、茂盛的大树、芬芳的花朵等等,而不是直接讲授受给学生这些内容,较千篇一律的红花绿树这样的创作作品相比,学生是通过自身的感知力来对大自然进行理解的,进而创作出的作品也会大有不同,更能够让学生发挥出自身的想象能力与创作能力。
3.提倡体验式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传统模式下,理论知识与美术技巧是由教师进行讲述的,而这种枯燥的理论学习不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美术技巧,因此这一环节的学习可以以实践教学的方式展开,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练习,来掌握美术技巧,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美术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设定教学评价环节,直观的反映学生自主学习成果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美术教学活动,主要是有教师对学生的创作作品进行评价,而一些美术学习的建议也是教师给学生提出来的,而仅仅有教师参与评价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绘画作品的评价在某种意义上也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因此应该设立学生互评环节,能够从多个角度给出有效的意见,由于班级里每个学生都拥有评价与被评价的权力,更加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对其他同学的绘画作品的欣赏与评价能够让自身需美术学习产生更多的想法,进而对自身作出积极的反思,进而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要真正能够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设计教学策略,进而教学内容与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运用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环节树立自身审美观念,发现美、运用美,能够在创新的美术教学方式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素质。
参考文献:
[1]程华. 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9,(32):166-167.
[2]吴文秀. 自主性学习方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植入[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24):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