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倩文
杨陵区高新初级中学 陕西咸阳杨陵区 712100
摘要: 在英语教学中,多数学生存在听力理解障碍。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语言基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心理因素、听力材料是影响听力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从这些制约因素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的教学策略,为学生跨越英语听力障碍提供方法指导。
关键词: 英语听力 因素 障碍
听是语言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听力技能的培养是语言综合技能的培养,包括学生对句子、对文章的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语言交际能力。但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多数学生存在听力理解障碍。笔者认为,影响听力学习的制约因素主要有语言基础知识,文化背景及心理因素。英语听力教学应综合考遇这些因翼的作用和关系,并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才能达到听为教学的目际要求。
一、初中学生对英语听力的制约因素
1.语言基础知识。
语音知识基础直接影响着听力的理解。有些学生一开始就没有掌握正确的发音。长此以往,不能辨别一些易混淆的音素,如house/horse,?sheep/ship,out/aunt等。根据笔者所指教的两个班级學生调查显示,40%的学生认为,他们听力学习最大障碍来自于语音多数学生以前人未接受过正规的语音训练,所以他们有的发音不标准,甚至错误百出,如果长期接受错误的信息邮微,那么以后听到的正确发音就会造成信息传递障碍或传递错误,从而导致听力理解中的“休克”现象。此外,很多学生对听力材料中出现的连读、弱读感觉吃力。因此学生对同化、失去爆破、重音转移和连续使用省音等现象颇感陌生,更是无所适从。词汇是构建语言大厦的“砖瓦”,有些学习者词汇量太小、基础知识不扎实,对时态、语态及短语句型等反应不灵敏,会直接影响到听力学习的效果。
2.文化背景知识。
学生的知识面及对英语国家的政治、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生活等多方面知识了解程度,有时能起关键作用,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从而造成了当听力材料中出现Easter等词汇时,就会感到茫然。又如,在英美国家,人们见面打招呼的主要方式以谈论天气为主,而中国人见面寒暄常以一日三参为话题。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听力的障碍。
3.心理因素
人们在听的过程中获取输入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最后吸收这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语言活动过程。
听力过程是一个短暂的动忆、瞬间完成并不断的进行着,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心理因素对听力理解的影响尤其突出。在此,听者的动机是影响其听力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之一,学生听音目的明确,有强烈的听音欲望,其听音效果就好。反之,对听音无兴趣,就会产生心里抵触和厌倦的情绪,从而妨碍语言习得。
4.听力材料
有些听力材料语速较快,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反应不过来。主要是学生在平时上课时,教师为了让每个学生能听得清楚,把每个词几乎说的较清楚,讲课的语速也较慢,特别是外教,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所讲内容,有意放慢语速,把音发得很标准、清晰。而听力材料内容一般是按英语国家正常语速录制的,语音流畅,语速快。这使很多学生一下适应不了,对听的内容反应不过来。
二、解决初中生听力的教学策略
1.激发学生听力的积极性。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往往长期的影响着一一个人的行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要强化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一时听不懂语句是正常现象。不应该挖苦打击,应该鼓励为主,使之坚信,我能听懂的决心。
2.强化背景知识
语言是传递文化的媒介,学习和使用一门外语,如果仅学习语音,语法,词汇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学习该国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文学,艺术,音乐,建筑,科技,地理,历史和哲学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高效率的理解要求听音者将话语及其背景知识融会在一起。有实验表明,当学生听到自己熟悉的语言材料时,无论是新闻,故事还是有关科技、文艺等方面的,一般都能较好地理解,即使材料中有些生词,也时能根据上下文内容猜测出它的大致意思。如果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特征缺乏足够的认识,对许多句子的理解就会局限在语句里,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因此,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化背景知识,对学生适时讲授有关文化背景知识。
3.选择材料策略。
?首先要根据听力的目的对内容进行分级分类,要给初学者或在初始阶段的人使用那些语速较慢、声音非常清晰的、较易理解的听力材料。要为他们提供辨音和理解的延缓时间与机会,要为语音和意义之间建立准确、牢固的联系,这种过渡往往是必要的和有效的,从而打好基础。然后接触事实、语境多样性的扩展材料,帮助学生建立起英语听力的学习基础。
4.优化语境策略。
语言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造成“聋哑英语”的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听说条件和语言实践机会。但令人可喜的是,当前多媒体实用化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为外语听力学习提供了几年前都不可想象的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我们必须利用这种良好的语言环境。笔者认为,根本问题就是如何优化利用。给学生提供多种听练方法。首先,采用以自练为主,如选用收录机,可录下需反复听的材料,加上电视机,用来欣赏听,并可接通宽带网,用来听、模仿阅读。其次,利用英语角,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多与英语本族人接触,克服怕羞、怕错的心理。
总之,英语听力教学是一个有待进步研究的领域,并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得到不断的完善。我们应客观正确的对待听力教学中的制约学生发展的因素,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构建自己的教育观念,寻求对策和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作者简介:薛倩文;1979.10;女;汉族;籍贯: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初中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