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张永辉
[导读] 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教育
        张永辉
        杨陵高新初级中学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712100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人才培养离不开优质的教育,因此教育改革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必然。生物教学改革也取得显著成效,改变过去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逐渐转向重视自主探究、实践体验以及交流合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在初中生物运用情景教学法,可以在尊重学生差异性的同时,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本文主要探析了情景教学法在初中生物课程中的运用,以期为初中生物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情景教学
        引言:为了满足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需求,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加重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学习钻研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水平,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然而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差异,他们接受生物知识的速度也会有所不同,如果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那么将会降低生物课堂教学效果。而情景教学法就能够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一、运用情景教学法的意义
        (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综合素质
        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课改,要求教师关注班级内每位学生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课堂中将主动权交给学生。情景教学法就是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爱上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综合素质,最终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1]。
        (二)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由于初中生对生物知识的接受能力有所不同,部分学生在生物课堂中会出现注意力分散、缺乏兴趣等现象。在生物教学课堂中使用情境教学方法将会有效地换回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以及整体教学效果。
二、初中生物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措施
        (一)实验渗透法
        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会涉及到很多实验操作,比如说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观察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等等,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这些实验时就可以采用情景模拟法向学生渗透生态意识[2]。
        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八年级学生实验的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就可以在其中渗透生态意识。学生在根据实验课题对鱼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时,教师就需要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弄伤小鱼,在学生完成实验操作并清洗完实验器材后,教师需要对实验过程进行总结。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递相关的生物学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技能,而且要为学生传递生态意识,比如说教师可以用启发式的话语提高学生的生态意识:“同学们,如果你们生活在空气稀薄的地方,你们会感觉到缺氧对不对?在进行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实验时也会导致鱼在一定程度上处于缺氧的状态,而且实验操作不可避免的会对鱼造成伤害,正如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不可避免的会对生态环境中的动植物造成伤害一样,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保护环境要从小事做起,减少对环境的伤害。”教师在为学生灌输完环境保护意识后,要指导学生正确处理这些鱼,从而使学生将生态意识和实际行动相结合。
        (二)教学和生活相结合
        在生物学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学内容都和环境保护相关,因此教师在教授这些内容时就可以采用情境模式法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并组织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活动,在活动中加深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3]。


        例如,教师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时就可以展开垃圾分类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首先需要在教室内多准备几个垃圾桶,并按照垃圾分类标准在垃圾桶上贴上相应的标签,学生在扔垃圾时也要严格遵守垃圾分类守则。除此之外,教师还要为学生普及人类的生活活动以及生产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在活动进行半个月后,学生就会具有较强的垃圾分类意识。
        (三)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
        教材是学生学习生物知识以及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生物学教材中不仅包含着生物基础知识,而且含有生态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环境污染等生态意识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开展情景模拟时需要以这些内容为基础,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知识[4]。
        例如,教师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第三节空气质量与健康时就要利用教材来展开情景模拟。教师可以巧妙的设计导入语,通过导入语引发学生的思考并唤起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都了解了呼吸对人体的重要性,但是比呼吸更重要的是空气质量,因为空气质量会对人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城市中常常会出现雾霾、沙尘暴等天气,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保护空气质量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对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有所思考,教师也要鼓励学生出行时尽量不要选择私家车或出租车,做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从而减少尾气排放降低出行对环境的污染。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将会对自己污染环境的行为有所反思并进行改进,并提高了自己的生态意识。
        (四)利用多媒体设备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对教学课堂来说也是如此。多媒体设备不仅丰富了教师的教学方式,而且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在生物学教学课堂中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创设情境,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5]。
        例如,教师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绿色植物与生态圈的水循环时就可以利用到多媒体设备。在开始正式上课前,教师需要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两张图片:第一张是非洲极度干旱,小孩没有水喝的图片;第二张是同学们在课间休息时浪费水的图片,通过两张有着强烈对比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教师就可以进入正题:众所周知,水资源在生态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人体内有70%都水分,没有充足的水分人体将难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甚至难以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除此之外,绿色植物与生态圈进行循环时也需要充足的水分,可是通过投影仪上的两张图片我们可以发现,在非洲的一些干旱地区绿色植物与生态圈的水循环已经出现了问题,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受到了影响。而在另一张图片中恰恰反映的是,发生在日常同学们常常会做的事情,洗完手不关水龙头、水瓶内还有半瓶水就将其丢进垃圾桶等等,这些都是浪费水资源的行为,长此以往我们也会面临着和图片中非洲小孩一样的境地。通过两张对比强烈的图片,将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从而使学生反思自己浪费水资源的行为。
结束语:在初中生物教学课堂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将会有效地唤回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物知识。因此,教师需要不断探索情境教学在生物教学课堂中的运用策略,从而为学生带来全新的课堂体验;学生也需要从情境化的教学课堂中加深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峥.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研究[J].魅力中国,2019,(29):106-107.
[2]赵晶晶.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研究[J].南北桥,2019,(21):166.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21.166.
[3]赵娟娟.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研究[J].新课程,2020,(27):12.
[4]赵雄.初中生物教学中的情景教学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8,12(32):198.
[5]雷昆鹏.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情景教学研究[J].新智慧,2019,(5):66. DOI:10.3969/j.issn.1674-3717.2019.05.064.
作者简介:张永辉;1987.10;男;汉;籍贯:陕西宝鸡;职务职称:中学二级教师;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初中生物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