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开展校园足球运动的意义和举措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赖思泉
[导读] 2015年1月26日经国务院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赖思泉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丽江小学 511430

        摘要:2015年1月26日经国务院审议通过《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该方案中,关于开展校园足球有着明确规定:“各地中小学要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大学时比重。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在现有5000多所基础上,2020年内达到2万所,2025年内达到5万所,其中开展女子足球的学校占一定比例。”《方案》一经推出后,校园足球开展工作也随即如火如荼展开。本文阐述了在《方案》精神引领下,学校应如何通过多项举措开展校园足球,提高青少年足球普及度,提升青少年足球水平,增加中国足球参与人口基数。
        关键词:校园足球、意义、多种举措
        引言:中国足球水平低,球员敬业精神不足,足球普及度不高已经是不争事实。如何将中国足球搞上去?邓小平同志曾经提出,中国足球需要从娃娃抓起,[1]足见,打好足球基础对于足球发展的重要性。当然,中国足球的发展,不仅仅是职业足球的提高,还需要大力普及足球运动,增加足球参与人数。2015年,《方案》出台后,校园足球的发展引来各方重视,各地方足协与地方学校的联系也紧密起来,校园足球开展程度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
一、开展校园足球的意义
        近十几年,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学校的教学指标压力也随之增加,导致很多学校已经不再重视体育课的教学,甚至取消体育课。同时,由于学生平日里都是家长的“掌上明珠”,家长也很害怕孩子在从事体育运动的时候“受伤”。基于多种原因,校园体育、校园足球几乎形同虚设。《方案》开始执行后,这一现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校园足球的开展,越来越多的家长,也愿意自己的孩子从事足球运动的学习和练习。客观说,中国职业足球的提高,与校园足球的普及直接关系不大。校园足球普及的目的,在于增加中国足球参与人口数量的分母,在于让更多的孩子从小能够对足球这项运动有所了解,培养孩子的足球基础兴趣,并在未来使其有可能从事足球专业相关工作。校园足球普及的意义,更多的是在于强健学生体魄,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热爱,并增强其团队合作精神。
二、开展校园足球的举措
(一)增加足球教学课时,领导从实处助力校园足球
        从国家层面,教育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等五部门共同成立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的领导、规划与管理。[2]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自然也就带动了地方学校的能动性。随着校园足球的全面开展,也让各级领导在助力校园足球方面,将很多工作做到了实处。首先就是专项资金的保证。现在,上到大都市的重点校,下到县级的一般校,几乎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专业的,已经铺设了人工草坪的足球场。此外,很多专业足球器材的购买、足球运动硬件的建设等,也都做到了专款专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学校已经在有意的增加体育课的课时量,有部分学校甚至专门设置了足球课。
(二)聘请足球专家成立指导委员会,专业人做专业事
        俗话说,专业的事情要专业的人才来做。在足球领域,更是如此。校园足球的大力开展,自然需要更多的专业足球教师来带领。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校园的师资力量显然已经不够。目前,很多学校已经将目光锁定在专业教练或者拥有一定执教履历的退役职业足球运动员身上,聘请他们来做校园足球的课外辅导员,加强学生对足球的学习。同时,也有学校,聘请更多的足球领域专家,成立专业技术指导委员会,让专家们为学生的足球基础训练出谋划策。

以广东省广州市高塘石小学为例,作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该学校在校园足球的开展方面就十分重视,在资金上大力支持学校足球建设,职请日本退役的高水平青训教练来执教,负责学校校园足球队的日常训练、指导,并负责带队比赛。近几年,高塘石小学的足球成绩非常出色,是广州市中小学生足球联赛常年名列前茅的的队伍。还经常足球名宿到学校指导足球教学、训练工作,为本学校校园足球的发展群策群力。
(三)大力开展校园足球联赛等赛事,比赛场次明显增加
        不可否认,最近几年,校园足球的联赛如火如荼,火爆异常。每一年,以学校所在省份为单位的省级联赛、所在城市为单位的市级联赛,甚至以学校所在的区为单位的区级联赛,都会如期举办。甚至,有些学校,为了普及校园足球,还在本学校内部,以班级、年级为单位,进行足球联赛。根据不完全统计,一个学校,每一年参加校园联赛足球比赛的场次,甚至多达十几场、几十场。从城市角度,每一年地方足协组织的校园足球联赛,要多达300场-700场不等。如果学校足球成绩好,每一年从国家层面,也会有相应的跨省联赛,全国联赛。同时,随着校园足球一体化方案的实施,使中国青训体系和校园足球体系并轨前行,互相流通,互相交融、相辅相成,形成一个特殊性的人才成长路径。这也使得校园足球更加被人重视,参与人数越来愈多,一片欣欣向荣。
三、开展校园足球的建议
(一)转变教师、家长观念的转变
        在校园足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不得不面临一系列问题。首先的问题就是教师和家长观念转变的问题。毕竟,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平日里都十分宠爱,家长总害怕孩子从事足球运动会受伤。同时,作为教师,自然也会将狠抓学生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总认为踢足球是副业,即便是踢得好,也很难有所作为。至于发现学生足球天赋,让学生有可能最终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更是感觉“十分遥远,不切实际”。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观念和想法,导致部分家长和教师,并不是真心支持学生参与校园足球。在很多学校,经常会出现参与学校比赛训练的就是某一特定群体,其余多数学生,还是没有真正参与到足球运动中来。校园足球的初衷,是扩大学生对足球的参与度,让足球这项运动在学生中能够得到普及,进而在足球学习中发现孩子的足球天赋,让孩子体验到足球运动的快乐。客观说,部分教师和家长,必须要转变这种“我与足球无关”的观念,让学生切实的参与到校园足球运动中来。
(二)加大校园足球师资力量的培养
        现在,从事校园足球教学工作的教师,基本有三种,一是学校在职的体育教师,一是已经取得执教资格的退役专业足球运动员,一是足球专业或者职业教练员。客观说,目前校园足球的师资力量很薄弱,缺少大量的师资。也正是如此,导致了在校园足球的日常教学中,授课教师往往会从专业角度出发要求学生,从而忽略了学生并不是专业运动员,他们对足球还处在一个刚刚接触的萌芽阶段,教师的这种“专业教学模式”,会让学生感觉到有些无所适从,甚至体验不到足球本身应有的快乐。同时,不得不承认,很多专业足球教师,往往没有真正的学习过教育学这一学科,在授课中也确实存在着表述不到位、授课方法过于生硬等实际问题,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足球的热情。目前,关于足球教练员的各种培训班已经开设,这将是对专业足球教练师资力量的一个有力补充。
(三)继续确保专项资金的真正到位
        此前,关于校园足球建设的专项资金,落实到位,效果也十分显著——优质的人工草坪、粉刷一新的球门、各种日常足球训练器械,甚至是精良的足球训练装备,这些在如今的校园足球训练场上,已经司空见惯。后续,如果想要让校园足球继续蓬勃发展,依旧需要学校切实将发展校园足球的专项资金切实用到实处,为校园足球的可持续发展不断添砖加瓦。
结束语:校园足球的发展,从国家层面已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无论是纲领性文件的出台,还是校园足球一体化方案的实施,让中国青训体系和校园足球体系并轨前行。所有这些举措,其目的都是一个,就是大力发展中国的校园足球已经成为一种必然。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作为执行单位——学校,也应该切实体会中央文件的相关精神,切实做好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各项举措,为中国足球的发展推波助澜。
参考文献:
[1]周敏.日本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国际视野,2012,51 (10):
[2]李爽.校园足球开展现状研究[J].体育世界,2020,2:194-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