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解析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包美丽
[导读]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
        包美丽
        云南工程职业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6
        摘要: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发展进入到了大数据时代,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早已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以及生产当中,成为必需品。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信息的安全问题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互联网络的开放性以及虚拟性,都让信息安全成为关键点。本文主要分析在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问题。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
        引言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给国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了诸多的便利。然而也为国民的隐私安全、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特别在大数据时代,数据信息的传播与处理的方式发生了深刻地转变,如果以传统的网络安全防护手段为依托,将难以保护个人隐私、维护网络安全。因此,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明确大数据的特征及特点,清楚大数据对网络安全的影响,从而提出富有实效的应对措施。
        1大数据的概念和内涵
        大数据顾名思义是海量的数据,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大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和数据分析。大数据内涵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从对象角度看,大数据已经不是单纯从数据库进行数据的收集、储存和管理,也不是海量的数据进行无意义的堆积呈现,也就是说,数据的数量大不一定有利用价值,真正有价值的是如何从大量的信息中得出新的信息。想要得出新的信息,这些海量的数据之间就要有直接或者间接的联系,这样数据才有分析的价值和意义;从技术角度看,“大数据”和“大规模数据”等类似的词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它有对数据对象的处理能力和行为。为了完成处理,可以从其对象中找出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信息,再将这些数据信息进行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处理,这要求了对各种技术和软件、硬件相结合的能力;从应用角度看大数据将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整理、总结后得出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进行应用,在产生相应的价值。大数据的应用范围广泛,是我国科技和社会进步的结果,也会促进科技和社会的进步。
        2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面临的问题
        2.1计算机系统漏洞
        计算机系统漏洞主要是指在整个计算机系统编制过程中存在的的各项缺陷。这些漏洞通常并不是传统的计算机系统编译器故意留下的,而是在编制的过程中因技术、方案等所存在的疏漏所造成的。计算机系统当中存在的各类漏洞非常容易通过一定的非法途径被利用,获取各类有效信息和数据,对计算机网络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通常在整个计算机网络中使用相关的 TCP/IP 协议,其安全性对于其他来说相对较低,通常运行 TCP/IP 协议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各项数据功能以及相关的服务功能并不能够完全满足相关的安全防护的要求。尽管进行的大规模的计算机网络恶意攻击并不常见,但是其危害是客观存在的,如非法攻击获取海量的信息数据。因此,做好一定的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在某些方面就显得十分重要。
        2.2错误操作
        保证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是一项非常困难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然而,在用户使用计算机网络的过程当中中,通过一定的有意或无意的错误命令进行操作,都有可能会对计算机网络安全造成一定的各项危害。同时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各项错误操作非常可能会造成相关的计算机网络运行问题。比如说,计算机网络用户的密码设置未能满足计算机网络的安全防护要求,密码设置过于简单将容易被别人破解,进而更加容易的造成十分严重的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泄露。
        2.3人为操作因素
        虽然互联网能够高度智能化,但是还是离不开人工操作,利用人工方式来实现相应的功能,人工操作时,因为存在各种影响因素,因此极易出现安全问题。用户操作的过程中,因为操作人员并未具备网络安全意识,还有操作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等问题进而导致计算机操作出现失误问题。例如由于操作失误将重要文件信息删除,没有进行重要文件的加密等各种问题处理,进而导致网络安全问题。


        2.4黑客入侵
        黑客入侵主要就是黑客恶意的攻击计算机网络的服务器,经由拦截信息、窃取信息以及损坏信息来导致信息的丢失或者是损毁等问题,问题严重的会导致网络系统瘫痪,造成严重的网络安全问题。黑客入侵是导致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隐患问题的最主要原因,会严重的影响到计算机网络机密文件以及个人信息等各种信息数据的泄露问题,进而造成个人、企业以及国家的重大损失。
        3大数据下网络安全的防护策略
        3.1增强使用者的网络安全意识
        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深入了解计算机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明确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不下载、不点击来源不明的链接,提升自身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此外,还要强化学习,拓展认知,提升防范能力,养成正确应用计算机的习惯。除此之外,我国相关政府部门或公安部门应通过新媒体或自媒体平台,阐述近些年所存在的网络安全案件,引导网民或工作人员正确规避网络陷阱,提升网络信息安全意识。
        3.2加强网络管控能力
        影响计算机安全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人员没有提高对网络维护的重视力度,致使计算机安全性受到影响。因此为切实提升网络安全,网络管理者应加强对信息安全的维护力度,构建出相应网络管控机制。如果条件允许,可通过相关的防控软件对网络病毒、黑客的入侵行为进行监控,与此同时,该系统也能够对用户所参与的网络活动进行分析和把控,及时弹出安全弹窗,以此规避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出现和发生。
        3.3应用网络安全系统
        为有效提升网络安全的防空质量,就需要加强对安全系统的研究与应用,譬如防火墙。相关机构或组织应设立相对独立的安全防护部门,提高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通常来讲,大数据技术是对海量信息及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数据处理技术,能够对网民参与网络活动的行为数据、浏览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网络管理者应根据大数据的特征和特点,用大数据技术来分析网络安全的侵害规律及普遍特点,进而结合大数据的分析结构,巩固并优化现有的网络安全系统。
        3.4防范和治理病毒
        计算机病毒对数据信息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对于病毒的防范与清除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在防范治理病毒的过程中,要主动查杀潜在的计算机病毒,树立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意识和观念。例如计算机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能随便打开来历不明的网络链接和电子文件,在网页上不要下载不知道的软件,不能随便打开不熟的人突然发来的程序,不要随便使用别人的U盘,设置计算机密码或者软件密码的时候尽量字母数字混合编排等。
        3.5强化网络安全技能培训
        按照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行业特点,制定3~5年滚动培训计划,每年一个主题开展相关活动。根据培训目标的层次,有针对性地选课,鼓励学习能力较强的员工,如信息部门和部分对网络安全感兴趣,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员工;促使能力弱的员工都能学懂。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早已渗透到社会生产的各个领域当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让信息安全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为了最大程度上的保证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应当不断地强化网络信息的安全意识,针对重要文件以及信息应当做好加密,利用防火墙等各种手段避免病毒入侵,针对网络环境应当定期检测,保证计算机网络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黄燕.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探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9):35-36.
        [2]李铭禹.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对策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1X):109.
        [3]朱光军,孟子栋.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2):63-64.
        [4]何潇.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措施在大数据背景下的实施策略[J].艺术科技,2019,32(7):284-2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