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路阳 孙计强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高新区第一中学 苏州 215011
摘 要:多元文化背景下内地新疆班在传统民族习俗、校本课程、校园文化活动、校外社会实践中进行德育渗透。
关键词:多元文化;德育渗透;校园活动;
德育是教育的魂之所在,而生活教育则是德育的源头活水。我们陶老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理念为我们的德育教育提供了依据,让德育回归生活,在生活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德育、体验德育。在当下大力倡导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内地新疆班的德育工作如何开展?
一、在传统民族习俗中渗透德育
陶行知说:“我们真正的指南针只是实际生活。”中秋、春节、端午等传统节日,是我校开展第二课堂的主阵地。每到节日来临,学校通过印发宣传册、海报、主题班会等介绍节日的前世今生;通过猜谜、知识竞赛等环节增加节日的气氛和乐趣。例如:每年春节将至,学校会安排春节的系列活动。首先进行学习春节的历史演变,收集春节的各地风俗习惯;举办小型沙龙,进行春节相关知识竞赛,竞猜;写春联书法比赛,并将自己写的春联,贴在自己的宿舍;人人参与包饺子。正月十五元宵节,我们会从元宵节的饮食-汤圆入手,让孩子在包汤圆吃汤圆的过程中,了解到汤圆所象征的圆满之意,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在民族校本课程中渗透德育
我校历来重视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尤其是新疆班的学生。从进校(预科班)开始,就开设了校本课程。具体从苏州、新疆的过去到现在,从民族、文化、宗教、习俗等多角度,全方位介绍苏州和新疆,使同学们能够对吴疆两地相互了解,相互融合达到文化认同、民族和谐。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们更加全面正确的认识到新疆的局势以及三股势力等社会败类对新疆人民的暴行。更加明白了祖国为治理新疆所付出的心血。更加深意识到身为内高班学生的社会责任。
三、在校园活动中渗透德育
陶行知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核心是教学生学会做人。校园活动是我们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之一。我校历来重视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近年来,我校已经形成了系列德育主题活动。
比如,我校自2017年9月开始,由校党总支带领工会、团委共同发起“伞送心晴 伞播诚信”校园公益活动。通过师生签名、共许承诺。为了让爱心伞能够长期传递温暖和爱心,为广大师生提供便利,学校发出“爱心召集令”,在学生中间征集爱心伞维护方案,集思广益。如有的同学写到:在爱心伞上张贴标语,舆论引导、借伞登记制度、伞中加装定位等。同时还向全校师生征集“我们身边的爱心故事、诚信故事、爱心人物”等系列活动,弘扬传统美德、传播正能量。
活动虽有时限,但爱心、诚信传递无限。
再如,我校每年都会举行“唱响校园”、“12.9革命歌曲比赛”。在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绽放青春,放飞自我,并从歌曲中熏陶浸润。“经典阅读”也是我们学校一项传统活动。利用假期,带领同学们走进图书馆,借阅图书,并撰写心得体会、读书笔记。并举行评比活动,对获奖同学给予表彰和奖励。
另外,我校在考试中开始尝试诚信考试,无人监考,也是被师生公认的最高荣誉。诚信不是一句空话,不是签下一份诚信协议,而是在具体事务中体现,在具体事件中落地生根。
四、在校外社会实践中渗透德育
陶行知指出:社会即学校,这种学校是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二十八宿为围墙,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陶行知还提到,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的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求,便是盲目的教育。
我校“新能源汽车工程”是江苏省课程基地。苏州旭光聚合物有限公司和苏州沃尔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我校签约校外活动基地。为加快课程基地建设,丰富学校办学内涵,让学生走进企业,亲身体验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研发。2018年12月11日下午,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师生共计50余人先后深入实地,走到车间,走进实验室,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在现场很多同学惊叹于高端的技术和知识的重要,并表示回校之后一定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另外,新疆班的学生从预科开始,每年数次走出校门,深入社会、亲身体验苏州及周边各地的传统与现代,物质与文化。比如,今年年初,全体学生前往吴中区甪直古镇社会实践。通过前期上网对古镇的了解,学生对古镇的桥文化、服饰文化、传统打连厢等非常感兴趣。带着期待,学生们走进甪直,在导游的带领下,深入水乡古镇,实地看了桥,走上桥,感受古人的智慧,尤其是镇上的一步三桥,同学们纷纷拍照留念。服饰文化是甪直的另一文化特色,通过参观当地的服饰展,了解服饰的意义和穿戴习惯,观看江南女子的别样风情,学生们有的购买,有的试穿拍照;打连厢该是甪直的传统运动项目,在甪直文化园内,学生观看了当地的表演之后,现场也献上自己的民族舞蹈,并与她们一起载歌载舞,一起热闹着。一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但留给学生的是永远的回忆。江南的小桥流水与天山雪莲的和谐、融合。
陶行知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教育的意义。在学校大力倡导德育为首,向德育要质量的今天。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内地新疆班的德育只有深扎于生活实际,和着生活之弦一起奏响,才能春风化雨,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 丁 丁.陶行知教育思想12讲[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2) 周 毅.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3) 许庆龙.陶行知[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6
(4) 让德育和着生活之弦一起奏响[J].行知研究,2018,(02): 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