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莹
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第三小学 广东省 信宜市 525300
摘要:现阶段,在我国社会快速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国家的经济和科技水平得到了良好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也提出了最新的要求,不仅仅要求具有超高的技能,同时素质更是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因此,小学校园也需要从娃娃抓起,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育,本文就是在家校合作的基础上,找到小学校园德育教育有效地开展方法,希望能够通过家校的合作,相互交流经验,找到最佳的教育手段为孩子的良好成长做出贡献。
关键词:家校合作;有效方法;经验探索;小学;德育
前言:小学校园中德育教育,对于一个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进步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主要就是因为小学时期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抓住这一黄金时间,对孩子进行培养和领导,才能够保证良好的品质扎根于每一个学生内心世界,在未来的道路上真正的成为社会中,德才兼备的人员。所以,还需要校园能够注重小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开展家校联合的模式,呼吁家长与校园进行配合,共同的对孩子进行德育方面的教育和引导,进而使其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一、小学德育教育家校合作的必要性
最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重点提出了家长需要在教育工作开展的阶段,主动地参与到课程的建设改革之中,这一观点主要就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具有的优势之上,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其人格形成最为关键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的教育工作中,家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家庭教育,其主要的优势就是,家长在家中的言行举止,都时刻的影响着孩子。除此之外,目前,很多孩子都是家庭中的独生子女,如果家庭教育能够发挥出自身的效果,就能够实现一对一的针对性教育,最终的教学成效更加明显。据调查能够看出,拥有良好家庭教育的孩子,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同时,父母比较优秀的言行举止也能够让孩子更加尊重父母和信任父母。在家中家长的权威相对比较大,这一点对于孩子具有一定的教育引导力量,所以还要求家庭教育能够跟校园教育相互结合,充分地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缺点,以此实现共赢的教育局面。
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家校合作过程中存在双方地位不平等
传统教学思想理念中,校园才是教学工作的主体,家庭仅仅是配合校园的教育工作,所以很多教师都会呈现出居高临下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教师对于学生的引导是非常关键的,所以很多家长潜意识中就认为,只有遵从教师的安排和引导,才能够保证孩子接受到最正规的教育,所以,教师经常要求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完成各种各样的工作,仅仅是为了配合校园的教学,并且充分的显示教师本身在一个家庭中所具有的权威性,甚至这样的教学现象愈演愈烈,导致很多家长都成为了校园被教育的对象。而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为了能够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把校园教育发挥到极致,所以仅能够被动的接受,完全没有话语权,甚至在孩子整个教育工作中,都无法充分的发挥出自身的能力,也不能够表达自己的不同意见和见解。
(二)家校合作过程中存在双方互不信任
在家校合作的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双方都出现着不信任的现象,因为随着现阶段社会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校园就是提出了更加高的要求,特别是目前网络社会不断发展,各路媒体对于教师失信,以及教师缺乏师德等现象的报道,都导致家长对于教师丧失信心,甚至很多家长在小学生入学阶段就已经告诉学生,如果老师对你动手打骂体罚,就需要回家告诉家长,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除此之外,校园中的教师对于家长过分的宠溺和娇惯孩子的行为,也表现出非常大的不满,甚至孩子出现的一系列错误都归结于家长的身上,对于很多事情,也会因为不满的情绪而出现放任不管的现象,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教师和家长双方完全不信任,也很难形成最佳的合作教育关系。
三、开展家校合作的有效方法与经验探索
(一)家校联合,合理衡量学生的品德状况
在小学校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学生的家长需要针对学生在家中日常的表现,例如:在家中的学习状况、劳动情况,以及思想品德意识等给予客观公正、公平的评价,其中,对于表现不好的德育后进生,也需要具体的分析,造成学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而在小学校园中,教师也需要家长反馈出的评价,具体的观察学生在日常校园中学习、生活所具有的表现,真正的分析孩子心理上的状况,并且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给与正确的引导和教育。这样的双方配合,家校动态跟踪,就能够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也能够及时地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能够培养出其良好的品质。
(二)家校联合,健全“小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制度
想要实现家校联合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就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评价制度,这样的制度能够详细地对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不同事件中所表现出的德育品质,同时也需要家长记录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教师记录学生在学校中的表现,二者相互结合,探讨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漏洞和缺失。例如:家长对于学生在放学之后回家的一系列行为举止都需要给与记录,其中包括优秀的和欠缺的,如一个孩子在进入家中之后能够积极主动地帮着母亲做家务就是优秀的表现,但是在外出的时候,却经常有随手乱丢的习惯,这也是不良的道德品质。这些通过家长的记录,教师能够正确的开展课堂德育教育内容,也能够正确地引导小学生通过表扬其优秀的方面,提高其欠缺的方面,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良好行为表现,以及存在的错误加以改正之后,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结论:综上所述,纵观我国小学校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情况能够看出,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理念引导下,很多教师都认为小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只要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地掌握教材中的基础内容,就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因此,以上内容中,本文提出家校合作的方法,对于小学校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起到的重要促进性作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有效地改善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希望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宋玉,万本敏.“一招一式”彰显德育特色 “一点一滴”创建校园文化——东风镇洛湾小学创设良好育人环境[J].贵州教育,2019(01):21-23.
[2].河北省定州市中心实验小学 科学发展是根本 家校共育添活力[J].中国德育,2018(15):84.
[3]田佩.新时期农村小学德育现状及对策——以河南省北部某乡镇为例[J].教育观察,2018,7(12):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