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关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涂凯
[导读] 高职院校在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

        涂凯
        湖北应急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438000
        摘要:高职院校在师德师风建设的过程中,应当正确认识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以优秀传统文化中优良的思想作为根基,从中提取建立师德师风建设必要的系列行为准则。研究师德师风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寻求它们两者之间不断深入融合发展的规律及措施。并从辩证和整体的角度,系统地看待这一问题,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也必须兼顾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和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师德师风
        引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教师的道德层面一直有很高的要求,在当前高职院校以师德师风建设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重心的当下,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灵感,探究优秀传统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课题。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也为其提供较为系统的行为准则,两者正在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深度融合。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究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师德师风关系的浅析
(一)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传授知识、以德服人,在教学和生活过程中的言行举止注意作为教师的本分,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教育的基石,更是加强其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高职院校在中西文化交汇、经济利益驱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师德师风建设面临很多困难。“达者为师”“以身作则”的行为准则逐渐被遗忘。在这种背景下,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进行指导,成为具体行动的内在要求。教师首先应该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这种责任意识是优秀传统文化中所积极倡导的。在新的时期,教师的责任也随着时代变化产生了变化,师德师风并不仅仅是道德和作风问题,还应该包括为人师者应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教育理念等,而这一切都可以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到答案。优秀传统文化更奠定了教师作为“榜样”的这一基础。师德师风建设的关键,就是教师以身作则,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这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方方面面的体现。只有“言传”和“身教”相结合,才能达到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目标,因此可以说引入优秀传统文化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要求。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础
        在高职院校进行师德师风建设不是单一、孤立进行的,它和教育方针、教学时间、教师具体情况以及人才培养等息息相关,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因此,在考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影响时,首先应该从更全面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任何一个系统,特别是教育系统中,系统的各个部分应当与其他方面产生必要的、有活力的联动,而不是一些因素的简单加减。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对事物内部或者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的相关论述。如“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从联系的观点为优秀传统文化对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奠定了基础。汉代儒家著作《春秋繁露》中提出:“天地之气,合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更体现了整体性和事物相互联系、不断运动的原则。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根基。除此之外,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教师汲取精神力量的源泉,这为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了新的任务和目标。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应当在更新观念、增长见识的同时,打好自己的基本盘,维持优秀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底线”,增强教师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二、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
(一)两者之间的深度融合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中,目前最深层次的就是两者之间的相互融合。师德师风建设中提及的一些三观、道德以及教育的问题,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反复提及的重点。

这一系列的问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紧密相连,古圣人、古经典和古事迹中,这一类优秀的传统智慧一直闪耀着光芒。联系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际问题,优秀传统文化为其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行为准则,将其中的一些事情具体到了方法论的角度。随着优秀传统文化对师德师风影响的加深,两者也日益深度融合,在实践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新局面,推动了这一工程的发展。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师德师风建设日益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将正确的传统文化思维传达到每一个教师的生活工作实践当中,紧密结合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和变化的现实,使优秀传统文化在发挥自身作用的同时,也在日益多样化的世界中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演变。当然,传统文化与实践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师德师风建设深入传统文化的深层部分,从它的内涵深处找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确保两者实现积极有利的融合。
(二)加强深度融合关系的相关措施
        1建设两者相互融合的交流平台
        一是,有效地利用网络等传媒手段,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官网、官微等宣传阵地及时发布有关的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信息,着重展示传统文化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宣传先进典型。与此同时,也可以从互联网上学习各种知识,利用互联网手段解决两者之间深度融合的问题。
        二是,教师之间通过座谈会、正式学术报告会等形式,相互交流彼此在传统文化中所取得的收获,在交流的基础上深化教职工对优秀传统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的认识,促进两者的深度融合。
        三是,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师德师风建设的相关工作不是教师单向的学习,还包括与学生之间相互的双向交流。
        2正确处理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关系
        教育界应该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正确处理二者关系,督促教师树立自发自觉培养师德师风的意识,加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以促进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同时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应当及时推动传统文化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3增强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夯实深度融合发展的思想基础
        通过彼此之间的深入了解和认同,将其作为行动的指南,双方对于传统文化与师德师风建设深度融合中存在的联系认识度不高,对二者深度融合的必要性了解不到位,认同效果不理想等问题,其根本原因是相互在认识层面上的滞后。
        结束语
        综上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中最为基础的单元,其不仅是师德师风建设以及完善的重要内容,还是新时代背景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必要保证。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能够引导高职院校教职工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还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并且还能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现实的需求进行有效凝聚,同时代发展相协调,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良好发展。高职院校的师德师风建设是高职院校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过不断学习、实践和交流而形成的具有符合教师道德要求等特点且能够推动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的一种形式。师德师风建设不是简单地将道德建设与作风建设等相融合,而是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对教师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以及职业素养等因素的综合建设,其核心就是教师本身的职业道德以及价值观所在。同时还要将师德师风建设落实到实践中去,形成推动教师自身发展、完善的无形资源。
        参考文献
[1]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策略研究[J].谭贻群.??农家参谋.?2020(01)
[2]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J].贺德辉.??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