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张伟杰
[导读] 数学这一学科强调的是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推演能力
        张伟杰
        银川市阅海第四小学 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市 750000
        摘要:数学这一学科强调的是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推演能力,而对于小学学生而言在刚接触数学时,难免会因为不熟悉数学的逻辑思考方式而产生厌学心理,然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数学教师对于学生的厌学心理往往不加排解或疏导,甚至对于学生的心理状态直接忽视,这就很容易导致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受到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现状,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便需要加强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通过于数学文化的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揭示数学学习的文化底蕴,从而保证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稳定提升。
        关键词:数学文化;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传播,在现代化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强调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一定出程度上压制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因此在素质教育的视角之下,数学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只需要做好引导工作,帮助学生在遇到瓶颈时提供相应的指导,只有完全将学习的主动性还给学生,才能从根本上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解题能力和思维方式,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数学文化在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一、数学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虽然是一门对逻辑思维能力和推演能力有要求的学科,但并不意味着数学与我们的生活之间产生了脱节,数学中的很多公式、图形以及定理都来源于大量生活现象中提炼出的规律,因此,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服务生活,而学校课堂由于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导致了数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足,学生对于数学也难以产生兴趣,而为了弥补学校课堂与生活场景之间的空隙,数学文化的渗透就显得不可或缺,从宏观上来说,数学文化主要和数学的发展历史有关,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抽象的公式、图形进行讲解时,也可以适当穿插相关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介绍,通过数学史历史纵深的发展,可以完全将数学内含的文化底蕴完全展现出来,从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从微观上来说,数学文化就是和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点和生活中的各种实践进行联系起来,通过生活场景和学校课堂的重叠,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环境里能对抽象的知识点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二、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应用分析
        (一)教材内容上的数学史延伸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了节省时间通常只会按照课本上的内容照本宣科,虽然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学生对于教材的熟悉程度,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阶段,对于任何新鲜事物都有巨大的好奇心,局限于课本教材的教学内容只会让学生觉得愈发枯燥无味,因此为了加深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首先便可以以教材为主要切入点,在人教版数学教材中关于广角的教学内容中,主要讲授了数与行之间的关系,并且介绍了大量古代数学的历史背景知识,例如宋代数学家杨辉在公元1261年的著作《详解九章算法》中,对杨辉三角的原理进行详细的描述,而教师在对有关杨辉三角的数学史进行介绍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让学生对杨辉三角的规律进行自主探究,找到彼此相邻的数字以及每一行数字之间的联系,并根据自己总结的规律对杨辉三角标进行续写,从而达到锻炼学生综合思维的能力,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启发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也需要关注知识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只有了解现在所学的数学知识是如何被历史上的数学家一步步证明出来的,学生才能够理解数学的严谨的逻辑推演,在之后的学习过程中也会更加认真严肃。
        (二)巧用多媒体增加数学文化的感知力
        小学生由于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发育并不成熟,因此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若是遇到一些需要动态思维的知识点时难免会遇到阻碍,因此教师需要借助外部设备将书本上知识点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帮助学生进行更好的理解,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对于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之后,对于这种更不规则的图形难以下手,因此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投影,通过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动态变换,帮助学生理解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1]。
        (三)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
        数学文化的渗透除了宏观的数学史介绍之外,通过联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的微观渗透液十分重要,通过生活实际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连接,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能够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相较于传统数学教学模式,联系生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例如在人教版教材中关于圆柱和圆柱的教学内容中,圆柱和圆锥之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因此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联想,回忆在生活中常见的具有圆柱和圆锥形状的物件,通过对大量相似物件的举例,学生便可以从中提炼出圆柱和圆锥所具有的一般规律,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纸张和胶带自己制作出圆柱和圆锥体,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学生在制作圆柱和圆锥的过程中便能理解它们所具有的固定性质,并对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2]。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文化在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不仅要从宏观数学史下手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更要从微观的生活现象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只有双管齐下,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中有所收获并获得数学综合能力的有效锻炼,本文就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从业人员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江达峰.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的渗透[J]. 当代教研论丛, 2020(3).
        [2]马梅. 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37):82-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