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赵兴兵
[导读]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最为关键且极为重要的转折期之一,
        赵兴兵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高级中学   226400
        摘要: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最为关键且极为重要的转折期之一,面对激烈的高考竞争,过重的学业压力,繁重的学习任务,过高的自我期待等,很多学生在身体、心理、思想、认识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与弊病。有的学生会因为学习发展始终无法达到预期而产生心理恐慌,有的学生会因为学业负荷过重而滋生厌学甚至弃学念头,有的学生会因为兴趣爱好难以满足而诱发抵触心理......久而久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心理问题如果无法获得化解与释放,极易诱发诸多心理问题,而且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说,关注高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开展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已成为新时代的每一位高中班主任必须切实关注且高中重视的核心议题。因此,高中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教学指导、思想教育中应该将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置于首位,并切实转变思想观念,适时调控管理方法,灵活变革教育措施,充分拓宽指导路径,让学生在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多元驱动下逐步走出心理阴霾,重拾健康心理与良好意识,顺利、健康、快乐渡过高中学习旅途,开启全新成长发展之路。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有效;进行;心理健康;指导
        对于很多高中学生而言,其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决定着其学习发展与人生高度,而且,对于其思想认识的提升,价值观念的培养,认知能力的迁移也有着重要且直接的作用。但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以致目前的很多高中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心理健康问题,加之不同学生情况不同,其心理健康问题的诱因各异,使得班主任在开展心理健康指导时挑战居多、压力巨大,基于此,班主任应该以不同学生身心实际情况为基础,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认知特性、身心现状、发展预期、现实表现,并积极探寻更为科学、有效、全面、多元、丰富的方法与策略,将诸多可供参考、借鉴、践行的有效策略融合、渗透、应用至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方方面面,促使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符合自身实际情况与认知特性的状态下获得更为充分的教育与疏导,进而带着更为积极、健康、阳光、向上的心理完成学业,获得发展,实现自我。
        一、优化师生关系,充分开展学生沟通交流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确保班主任可以即时走进学生心灵的关键所在。因为很多情况下,由于班主任与学生角色关系的对立,以致很多学生在与班主任开展沟通与交流时,均存在一定戒备心理与诸多抵触情绪,导致很多本可通过班主任指导而得以化解的心理健康问题长时间隐藏起来,对学生发展与认知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高中班主任应该从沟通与交流入手,并以此为突破口,多与学生谈心、交流,并注意沟通的技巧与方式,进而让学生放下戒备,建立必要的师生信任,为确保心理健康指导得以开展奠定基础。一方面,班主任在沟通中要学会尊重学生。尽量俯身倾听学生心声,避免由于“师道尊严”的影响而导致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影响沟通质量,影响对于学生真实心理健康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班主任在交流中要注意方法技巧。学会换位思考与换位交流,多站在学生的位置来看待、认识、分析问题,让学生于内心深处感受到班主任对于自己的关爱与呵护,将班主任当做自己成长旅途中的良师益友,进而逐步拉近师生距离,建立师生信任。随着师生关系的逐步和谐,班主任方可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方可更好开展,教育与引导的有效性也会逐步提升。


        二、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生化解心理问题
        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对于高中学生心理问题的防控与心理疾患的根治,有着积极且重要的作用。因此,高中班主任应该以日常班级管理与常规教学活动为辅助,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融合,进而逐步改变学生在思想、认识、意识等层面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错误认知,对于自己存在的一些困惑,及时化解;对于内心深处的诸多压抑,科学释放。一是科学选择指导内容。针对班级学生特性与实际,选择一些更为贴近学生实际,更为符合学生特性的宣讲内容,并充分借助网络媒介、校园广播、班级专栏等,使原本抽象空洞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更加形象具体,更能引发学生兴趣,更能诱发学生关注。二是灵活优化指导技巧。多借助一些小测验、小活动、小游戏等方式,组织学生在参与与实践中反馈自己的身心状况,并由班主任做出科学且精准的预判,为后期开展针对性心理健康指导提供参考和依据。也可以于无形之前发展班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时对一些特殊学生开展科学性、针对性指导、教育、帮扶,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三、逐步拓宽教育路径,高效了解学生身心状态
        在日常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指导中,班主任既要加强研究分析,又要注意策略方式,更要切实拓宽路径。进而以全新视觉、多元站位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将心理健康指导践行至学生学习、成长、发展的方方面面,为帮助学生应对学业压力、调适身心状态、更好成长发展奠定基础。一方面,应该加强家校协作。多从家长处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与身心情况,并竭力发挥好家长的帮扶与协助作用,针对一些比较特性的问题,动员家长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与班主任共同应对、处理,促使学生在家校协作下逐步走出心理误区,重拾健康心理。另一方面,应该深入调研了解。根据不同学生在学习情况、思想意识、平时表现、兴趣爱好、性格心理等方面的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并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心理健康层面的变化与表现,在确保全面掌握不同学生心理健康情况的条件下,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帮助学生走出亚健康状态,克服消极心理,重拾阳光与自信,更好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四、结论
        总之,高中班主任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工作的开展实效与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也直接决定着学生成长,尤其对学生高考压力的化解、学习负担的调适、心理疾患的消除等,有着特别重要且关键的作用。因此,高中班主任在有效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时,应该加强对不同学生现状的关注,并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表现,通过调研、了解、观察等方式,科学探寻其心理现状与问题诱因,在具体指导中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位学生在班主任的帮扶与开导下宣泄内心的压抑、排解心灵的苦恼,带着积极的态度、健康的心理、阳光的心态、迫切的夙愿高效学习各学科知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诸多挑战、挫折、失败,应对成长旅途中出现的不同问题、困惑、不悦。沉浸于成长的幸福,发展的欢悦,认知的快乐内,提升综合素养,塑造健康身心,释放认知夙愿。
参考文献:
        [1]田金波.论析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当代教研论丛,2019(04):93.
        [2]何新秀.论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创新时代,2018(09):88-89.
        [3]斯日乐格.高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J].考试周刊,2018(29):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