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秋颖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东方红小学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500
摘要:少先队管理工作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与核心,其既承担着少先队员思想道德、价值观念、认知发展的教育重任,又关乎着学校教育工作与管理工作的效能与质量。可以说,只有以科学、高效、多元管理为驱动,促使学校少先队管理工作向着更为完备、系统、高质量方向发展,方可最大限度激活学校发展,为每一个少先队员的成长和发展提供助力。因此,学校少先队管理者和辅导员在落实少先队管理工作时,应该以竭力追求管理的科学化、工作的精细化、活动的多元性为辅助,深入思考目前少先队管理工作层面的诸多问题与不足,并针对各项管理工作开展实际与运作质量,积极探寻实现少先队管理工作科学化的有效措施与多元路径,为确保学校育人效能提升,促进少先队员更好发展成长而提供助力,给予保证。
关键词:少先队;管理工作;科学化;思考
进入新时代,国家和社会对少先队管理工作开展效能与发展质量也提出了更高标准,更多要求,而实现少先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也成为当前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学校在开展少先队管理中,应该以《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着眼点,深度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优先”的思想理念,将少先队管理工作与学校教育工作有机关联起来,促使每一个少先队员在有效性、多元化、针对性、科学化管理与引导下,积极参与少先队活动,逐步释放发展夙愿,带着浓厚兴趣、饱满热情切实发挥好少先队员的作用,扮演好少先队员的角色,为促进学校育人效能提升注入新鲜血液,为其他学生认知发展树立榜样,使少先队真正成为促进学校教育质量发展,育人功能彰显的中流砥柱,为促使学校各方面工作更好开展而贡献力量。
一、加强常规教育管理,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作为少先队管理者,必须在管理思想与工作思路上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既要确保管理理念的不断革新,又要确保管理方式的更加科学。进而使诸多现代性、优越性、科学化管理思想理念深度融合至少先队日常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让每一个少先队员切实规范自身行为,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积极发扬奋发图强、努力上进、追求卓越、改革创新的少先队精神,使少先队管理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互促并进。一方面,应该抓好常规管理。建立科学的考评机制与评选机构,定期对少先队员的行为表现、学习发展、思想意识等多方面开展综合评价与监督管理。并借助学校校园广播、宣传专栏、板报标语等,宣传推广先进少先队日常管理规范,使每一项管理制度、具体要求、行为规范入脑入心,并倡导每一位少先队员身体力行。另一方面,应该做好德育渗透。加强对于少先队员的思想道德建设,让少先队员在多元性、科学化管理活动中提升其团队协作意识、树立其集体责任感,使学校的少先队管理工作向着更为完备、健全的方向发展。例如,可以以学校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为辅助,由少先队辅导员推选日常表现优异的少先队员充当“护旗手”,并进行国旗下演讲,切实增强少先队员的自豪感与荣誉感。
二、确立完备规章制度,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俗话说:无规矩,难以成方圆。而少先队管理工作亦是如此。只有以明晰、科学、健全、多元的管理制度作为参考,少先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才会得到切实保证。一是结合学校发展现状,针对新时代少先队管理工作要求,对学校现行各类规章制度予以补充、完善,切实提升少先队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规范化。二是根据管理工作需要,采用多种途径征求、了解不同少先队员对具体管理规章制度的意见和建议,并选用德才兼备的教师担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为确保管理制度高效落实给予保证。
三是拓宽制度优化渠道,多学习、借鉴、参考、吸纳一些成功的规章制度与优秀经验,并实时多全体少先队员进行宣讲,组织其学习并推广,并加强对辅导员的培训,让少先队辅导员团队向着专业化方向发展,切实提升辅导员的管理能力,使管理制度与人本理念相得益彰,共同为促进规章制度的落实及其作用的发挥而提供助力。
三、完善组织教育机构,发挥模范引领作用
针对不同学段少先队员发展需要与认知特性,逐步完善学校的少先队组织机构,构建诸如大队、中队、小队等不同少先队团队,并引导少先队参与至学校班级管理,发挥好少先队的模范引领作用。一是设立宣传专栏,对一些先进的少先队事迹、卓越的少先队品质、优良的少先队传统等予以宣传推广,并好找全校师生向其学习,将少先队的作用和价值衍射至学校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二是做好协调引导,在确保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的基础上,定期开展少先队员心理疏导与思想教育,使每一个少先队员树立责任意识、奉献意识、服务意识,让少先队管理工作与学校常规工作相互渗透、互相促进。例如,可以组织少先队员定期进入社区、敬老院参与实践活动,在打扫卫生、净化环境、美化生活、服务社会中为其他学生树立典型,使少先队的优越性得以充分发挥。又如,可以在学校举办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时,组织对应的少先队先锋队,让少先队员以身作则参与至活动场地的布置、环境的创设、秩序的维持等工作,将少先队的先进性、积极性作用切实发挥至学校教育活动的各个领域。
四、组织丰富集体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少先队集体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且体现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效,为少先队管理工作提供帮助。学校需要联系实际情况,在日常教学中组织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形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学校组织的运动会,少先队体育队员在长跑、短跑、跳远、接力赛等众多项目当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和名次。这样能够增加少先队的凝聚力,更加有利于少先队的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五、结论
总之,促进少先队管理工作向着科学化、多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已成为新时代学校少先队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实现少先队管理工作科学化过程中,管理员与教育者作用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该从促进每一个少先队员健康成长、更好发展的导向出发,加强对管理措施的优化、管理方式的变革、管理路径的延展、管理效能的提升、管理模式的转变,创设出更为多元、丰富、和谐的管理环境,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实践、探究、体验的机会,让每一个少先队员成为少先队管理的主人,使人本理念与德育内涵得以充分渗透,在更为宽泛、多元、丰富的育人环境浸润下,更多高效、科学、完备的管理措施促使下,让每一个少先队员学校学生健康成长,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朱红春.探寻初中少先队管理模式,引领初中少先队员健康成长——初中少先队有效管理之我见[J].少先队研究,2018(06):23-25.
[2]成小丽.少先队管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探析[J].考试周刊,2018(43):10.
[3]高建波,姜旭辉.关于少先队管理工作科学化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6(29):31.
[4]杨建安.关于少先队管理工作科学化的思考[J].河南教育,1996(08):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