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江
浚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张永江,生于1966年,河南省浚县人,大学文化,浚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培训处主任,浚县职业中专家政护理学院院长。
自1984年走上工作岗位以来,张永江兢兢业业,培育出无数优秀学子。自幼坎坷的人生经历,让张永江倍加珍惜家庭,2018年怀着服务社会关爱老人的理想,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同事们的热情帮助下,他创办了浚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家政护理学院。
浚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刘杰亲自为家政护理学院揭牌
一、北上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显现,如何让亿万老年人晚年生活幸福是未来国家关注的一个重点。长期奔波于校企双方的张永江用他敏锐的市场嗅觉结合自身定位大胆预测:未来,家政服务及其相关产业必将成为一个强劲的增长点。因此,他产生了在浚县职业中专开设家政服务教育的念头。
但在当时,既没有国家政策,周边也没有先行示范。张永江决定前往北京,去这个先进的城市探寻自己这条梦想的道路。
2018年10月,层林尽染,叠翠鎏金,张永江先后三次与浚县职业中专刘杰校长赶赴北京商讨教育共建,经过二人的不懈努力,浚县职业中专正式与北京极富盛名的我爱我妻美蕙家政国际学院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同意在浚县共建家政教育培训机构。
浚县职业中专校长刘杰(左二)、张永江(右二)与
美蕙家政国际学院人员合影
二、东渡
张永江只身赶赴日本,四天的行程紧凑而又充实,在那里,他不仅见识到了日本完善的养老设施设备,也跟日本养老协会会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最重要的是,这次日本之行张永江代表浚县职业中专家政教育专业与日本养老介护研修签订了代理协议,为莘莘学子提供了一个优秀的工作平台。
归来的张永江开始紧张的筹备工作,因为当时还没有国家相应补助政策,学校方面能够提供的资金也十分有限,张永江带领自己的团队自己出资开始筹办家政服务专业,仅张永江一人拿出的资金就二十多万元。
三、解惑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面对偌大的教室里仅有的两名学生,所有人的热情和希望被兜头浇了一盆凉水。回想去年,张永江顺应时代发展创办了机器人专业,结果只招到了三名学生,今年招收到的名额显得更加可怜。事情是好事情,专业是好专业,但是为什么没有人肯报名呢?
张永江和自己的团队不断的做广告,访基层,跑学校,谈企业。各种方式都用尽了,但是收效甚微,专业眼看办不下去了,甚至张永江整个团队到达了解散的边缘,张永江本人甚至都产生了放弃的想法。
张永江和他的母亲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想想自己的家人,张永江深刻的感到对老人和产妇的科学护理是何等的重要,不仅仅是为了职业教育,为了更多的孩子有学上能够高薪就业,更多的是要传递这样一份孝心,一份珍爱家庭,珍爱家人的心。
四、破冰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切的转折来自于一通电话,一位走访基层的团队成员高兴的打来电话:“张主任,卫贤镇尚村能够组织四十多个人学习。”这一消息对于愁云不散的整个团队来讲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然后接下来的问题让他们的兴奋减退了一些:因为这四十多名学生上有老下有小,家里还有农活要忙,所以,他们希望能把家政服务培训安排在村里举办。
送教下乡,在三尺讲台上屹立的张永江
对于这一要求,团队成员们产生了巨大的分歧,张永江综合各方意见,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如果这次开班讲课一旦成功,就是给职业教育创造了一种新模式,即送教下乡,把课堂搬到农村,搬到农民的家门口,让更多的农村老百姓接收到家政服务教育,这样不仅专业更接地气,办学更加接地气,而且不但不会有损我们学校和专业的声誉,反而会提升我们的知名度,甚至把我们的教育品牌形象打入基层老百姓的心理,至于硬件上困难,可以因地制宜,逐步克服,也可以为今后大量开展类似工作积累经验。
简单的条件依然不能阻挡张永江的团队和当地老百姓的热情
说干就干,张永江带领自己的团队不断的下乡与乡村干部商讨结合,解决场地和硬件问题,教室、课桌板凳、灯光音响、投影仪、教材、人员组织管理、学员的信息采集、指纹签到等等大小问题,张永江带领着团队都一一克服解决。最终,他们在卫贤镇尚村顺利开班讲课,40多名学员在自己家门口接受到了正规的家政服务教育,张永江团队成员和学员们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五、扬帆
卫贤镇尚村家政服务教育班的成功开办不仅给张永江的团队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让浚县职业中专家政服务培训班的名声在十里八村传开了,很多村镇都开始组织人员,纷纷向张永江发来邀请。
小河镇刘庄,白寺乡西郭村,屯子镇郑厂村,善堂镇寨外村……一批又一批的培训班开办起来,望着人头攒动的课堂,甚至有的老百姓站在门口或者窗户外“偷听”,张永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毕业考核通过后兴奋的家政护理学院学生们
张永江和他引以为傲的家政护理专业团队成员们
六、初心
回首这两年多年的风风雨雨,张永江觉得值得感慨的太多。随着家政护理学院学生越来越多,如何协调送教下乡和学院开课也成为了一个问题,浚县职业中专培训处的人员并不太多,每个人的工作面都非常大,尤其是作为“领航员”的张永江更是如此,大到组织学习国家政策及精神,沟通校企合作,小到招生进度,团队成员的精神、状态和心态,张永江都要认真了解,深思熟虑,积极沟通,精心安排,他一直都比别人更加的忙碌。
在张永江的感召下,他的团队成员同样废寝忘食的工作着,他们周一到周五进行授课,每天早上大家都是6点半准时集合,7点准时出发前往乡村进行授课,周六周日本来是休息的日子,他们也不停止工作,集体学习,为本周工作查缺补漏,安排下周的工作,往往一忙就是两天,到了周一,他们又要开始新一周的忙碌,他们戏称是星期八,又出发……
(记者李洁 通讯员孟宪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