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高中学生心理素质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冯杨
[导读]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也是成功的基础素质。
        冯杨
        陕西省咸阳市咸阳渭城中学 712000
        摘要: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素质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也是成功的基础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使我们正确的看待压力,在高压状态下,做出正确的选择。所以说,心理素质的培养十分关键和重要。尤其是对当代的高中生而言。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人生中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其接收到了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压力,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学生高考的正常发挥。在本篇文章中,笔者针对高中生的心理素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字:心理素质;高中生;形成原因;改进措施
        引言:一直以来,我国高中教育工作者都十分注重高中生心理素质的训练,以确保学生能够以更好的精神风貌去面对高考活动,并且能够超常发挥自身的能力,成功通关高考。但是对于我国高中教育工作者来讲,高中生心理素质的提升是一个复杂性的教学课题,其关乎着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也关乎着学生的生命安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高中生的心理素质”是当前高中阶段的重要教学课题。在本篇文章中,笔者从高中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立足于高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且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举措,希望能够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心理素质,解决高中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促进高中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一、高中阶段,高中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高中生心理素质问题形成的原因具有多重性,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来源于两个方面:学习压力以及心理冲突。
        从学习压力来讲。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着高考的巨大压力,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都在不断地赋予学生压力。而对于学生而言,适当的压力能够转化为动力,促进其更好的学习。但是过度的压力,往往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焦虑感,给学生造成精神方面的困扰,甚至还会导致学生神经衰弱、失眠等现象的发生。
        对于心理冲突来讲,在高中阶段,学生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明显的表现是学生的生理特征逐渐成熟,但同时,由于我国应试教育的背景,学生在生活经历上是一片空白,由生活经历带来的阅历也严重的缺乏,学生在心理上仍然较为稚嫩和不成熟。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冲突,使得学生无法有效地处理好与同学之间的同事关系、与老师之间的师生关系、与家长之间的亲子关系,也无法有效调节情绪,使得学生自身情绪化较为严重,一些很小的问题都能触发其暴躁的情绪,受挫折能力较差。


        二、在高中阶段,如何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心理素质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问题观
        教师在日常的学习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问题观。需要引导学生意识到,生活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麻烦是必然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态度去面对这些问题、去解决问题,更好地促进我们的生活以及学习活动有序发展。
        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遇到学习和生活上问题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告诉学生不要消极对待,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去看待这些问题。对问题进行了解后,要引导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
        其次,无论是在解决生活难题,还是在破解学习问题时,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学生已经尽了相关的尝试,却仍然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永不言弃的精神,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出发,对问题进行思考,采取多种方式去解决问题,做到永不放弃。
        2、开展与心理素质相关的讲座
        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学活动中,必须要专业的人士进行参与。针对这一点,我国相关的教育领导可以要请专业的心理讲师来开展心理讲座。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观察和收集,明确困扰学生的心理问题有哪些、也明确这些心理问题的成因是什么;其次,教师要有效地对这些问题进行反馈,让专业的心理讲师针对这些问题,来开展相关的心理讲座,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3、通过实践活动的锻炼,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于学生来说,提高其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办法,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磨练自己的心态。针对这一点,我国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从学习出发、从生活出发,举办相关的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锻炼,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在生活方面,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考试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培养学生正确面对考试压力的态度,转化学生对考试和学习的畏惧。在生活当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的社团活动,在社团活动中来提高自身处理问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心理素质。
        结束语:以上就是笔者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提升心理素质的看法,在笔者看来,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成长必备的核心素养,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指标。所以,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在关注教学活动的同时,也要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学习入手、从生活入手,培养学生正确的态度和观念,加强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得到锻炼和磨练,从而使其心理素质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琼娜.如何用信息技术为高中生搭建心理健康教育新平台[J].当代家庭教育,2020,0(4):55-55.
        [2]冯宁迁.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策略谈[J].女人坊(新时代教育),2020,0(3):00196-00196.
        [3]李义安,张金秀.高中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1,32(7):797-7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