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3期   作者:马国林 袁志齐
[导读] 德育和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新趋势,德育是一种微妙的品格教学,

        马国林  袁志齐
        湖北省黄冈市麻城市第二中学

        摘要:德育和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教育价值观的新趋势,德育是一种微妙的品格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而且可以为学生的生活观提供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身份,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情绪,并积极参加各种教育活动。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将学生内外联系起来,保持差异,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找到共同点,深化教育改革,指导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中德育 心理健康 融合
一、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联系与区别
(一)两者的相关区别
        首先,两者理论意义存在较大差异,教育领域也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基于心理学,道德教育基于思想和道德标准。其次,主题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自我,在运用多种方法探索学生的心理活动时,不仅需要教好思想,还应该防止学生产生不良意识,道德教育是量身定制的,与社会息息相关。外部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转变与社会形成稳定的联系,使学生在各个层面上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保持一致,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最后,教育地位的差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学生处于主导地位,教师扮演辅助角色。在教育中,师生地位平等。双方都使用对话的方式来表达各种话题,现象和论据,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作为真正的指导。但是,在德育中,教师是主体,教师主观地将专业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对象,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不断发展。
(二)两者之间的联系
        对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某些形式略有不同。但是,两者之间存在内部连接。德育建立在学生各种社会观念的风向标上,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研究和探索学生的身份,并通过个体差异的解释找到教学方法。与此相关的是,道德教育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而心理健康则代表了道德教育的结果,两者相互促进。同时,这两个起点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尽可能全面地提高质量。两种教育模式指导学生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人格,在道德教育中形成正确的心理取向,阐明心理健康教育中道德教育的发展方向,学生通过学习生活、社交生活,可以对自己有清楚的了解。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提高了学生整体素质。因此,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效度,为开展其他学科的有效教育奠定了基础。
二、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融合策略
(一)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效融合
        家庭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第二所学校,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高中生的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需要将有效地将两者结合起来。因此,在学校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中,家长必须与教师合作,学校必须与有关教育部门和社会福利组织合作,共同组织和开展高中生的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应邀请高级社会公德人员发表公益演说,建立心理专业组织,为各类学生提供指导,并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支持项目。


        例如,通过保护树木,参观孤儿院,普及文明知识等活动,学生可以了解道德教育的核心,并通过观察和理解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影响。通过各个方面的支持,学校可以培养出人才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必须与家长沟通,并成立家长委员会,及时沟通学生的情况,以便家长可以合理地参与教育。家长在参加教育时应更加重视德育,观察孩子的心理变化。只有与教师讨论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整合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二)学校创造实际情况,将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在教育融合的基础上,学校必须创造实际情况,使学生能够参加社交活动。使学生能够拓宽视野并学习到更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必须进行自我测试,确定他们的道德品质是否正确以及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良好,应德育的核心知识和心理健康教育,以调节心理状态,使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将社会和道德需求转变为自己的素质,并促进心理健康和道德素质的共同发展。当学生表现出心理特征时,教师需要在各种实际情况下实施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加深学生对德育核心知识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保持良好的道德教育状态,为学生今后进入社会,指明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双向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双向融合是相辅相成的。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为道德教育提供了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德育中,教师必须了解学生的心理,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德育教育中,成为重要的内容。德育可以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采用相关的方法。
        例如,根据心理学的教学原理,可以深刻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正确的道路上引导学生的心理行为,更顺利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发展。第二,德育促进了心理教育的快速发展。在进行心理健康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道德教育的心态,并真正将道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帮助学生学习如何分辨是非。最后,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最佳融合是确保学生建立健康人格的关键方式。
结束语
        从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不仅是素质教育的实现,而且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需求。因此,在寻找两者之间的关系时,高中教师必须找到相应的组合。在不断的实践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辅相成,渗透教育的核心思想,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崔炳恩.浅析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23):157.
[2]甘恒源.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名家名作,2019,(6):159. DOI:10.3969/j.issn.2095-8854.2019.06.107.
[3]卢耀才.高中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15):185.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8.15.183.
[4]张淼一.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渠道分析[J].时代教育,2018,(8):82.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8.08.062.
[5]刘浩.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43):195. DOI:10.3969/j.issn.2095-4743.2017.43.1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