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云南省永善县溪洛渡镇中心校,6573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教育信息化也在不断深化改革。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信息化的现代教育技术,离不开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是教育教学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化能够大大拓展语文的学习空间,丰富语文学习内容,使学生的视野得到扩展。语文教师应该不断探索信息化的应用路径,切实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本文就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信息化;策略
引言
语文并不是一个死记硬背的科目,重点在于学生用心感受、用心理解。运用现代技术能够更好地营造课堂氛围,改变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信息化辅助语文教学已经有很多年了,效果比较显著———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教学中的重难点得到了突破,教学更加生动形象。下面简要分析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几点优势。(1)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平日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将事先制作完成的教学PPT展示给学生,由此将让学生在内容丰富的PPT课件的吸引下,增强学习的代入感,并能更好地进入到课上的教学情境中,由此达到对学生语文知识学习热情有效激发的目的。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认真分析学生的学情以及学习习惯,以便能在此基础上为班级学生制订科学可行的语文知识学习策略,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实现自学能力的提高。(2)能使教学重点内容及教学难点内容得到有效突出。如何达成对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亦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为之努力的方向。借助在小学语文课堂当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使小学语文教师将生动的视频以及音频教学资源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强化学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感性认知,这对于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有显著的帮助。
2小学语文信息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2.1运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开始和课堂接轨,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要积极地推动多媒体走进课堂,丰富传统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进行视频、音频的播放,以此来丰富课上学习的内容。相比较于教师单纯的讲解,音频、视频能够给学生呈现更多的内容,并且视频、音频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在播放视频、音频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内涵。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三年级语文四课古诗三首诗时,这节课共包括《山行》《赠刘景文》两首古诗,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先为学生播放了一段音频,是其他人朗诵的《山行》这首诗,教师让学生闭上眼睛通过仔细聆听他人的朗诵来让自己的大脑中形成相应的画面,之后教师提问学生在自己大脑中形成的画面。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听完音频之后,教师还让学生上台来进行朗读,帮助其他学生揣摩诗的意境,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在学习《赠刘景文》时,教师也采用了这样的方式,通过播放音频和讲解内容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2信息化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由于自身知识量的不足,导致其对很多的知识点不能完全理解和消化。对于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信息技术。
在运用信息化技术进行教学的同时,语文教师还需要掌握信息化技术的使用方法和内容,从而更好地运用信息化技术来丰富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以微课的形式将教学内容直观化,从而让小学生可以充分了解和掌握这节课所学习的知识点。这样也增加了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果。例如,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松鼠和松果》一文,这篇文章叙述的是两只具有环保意识的小松鼠,通过植树造林来维护自然生态平衡的故事。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微课教学视频,让小学生在悠扬动听的音乐中观看美丽的大自然风景以及活泼漂亮的小松鼠图片,以此来丰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文教师需要对小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能够了解到我们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一定也不要忘记回报大自然。这样,我们才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家园。
2.3借助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到大量语言文字的理解,给学生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因此,语文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生动、直观、立体的优势,将枯燥的文字描述转化为直观的动态影像,化抽象为立体,让学生结合视频进行学习。这样,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文章展开深层次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比如,在学习《田忌赛马》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生动、直观的优势,为学生重现田忌赛马的场景,并采用对比演示的方法使学生从田忌赛马转败为胜中感知到孙膑的足智多谋。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了细致观察、认真分析的科学态度和做人要胜不骄、败不馁的道理。
2.4利用手机进行课前自主学习,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成了非常普遍的一个事物,手机的存在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教师可以利用手机在相关的学习软件上发布课前自主学习的资源,让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自己进行思考、分析,在上课的过程中也能够听得更加有针对性。并且在自我学习的过程中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有益于语文这一学科,也会给其他学科带来一定的有益的影响。比如我们在学习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五课《守株待兔》时,教师在学习软件上为学生发布了一些课前自主预习的视频资源和文档资源。其中包括文章里一些生字的读音、一些词语的理解以及简单的相关练习题。另外,教师也补充了其他的一些寓言故事,帮助学生开拓视野。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学生在课上的时候表现都非常活跃,极大地提高了上课学习的效率。坚持这个方法,如今学生已经能够主动地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不仅是在语文这一科,其他的学科学生也养成了自主预习的好习惯。从整体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以及其他学科学习奠定基础的学科,是基础之基础。在小学阶段优化语文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想象力,使学生在后续的各科学习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科内容,尤其是概念、性质等内容。信息化又是助力语文课堂的重要手段,因此,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研究和探索的课题。巧用信息化手段不但能改变语文学科原有的枯燥、乏味的形象,全面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显著提高,从而帮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学习。当然,这仍需要我们不断深入学习、积极进取。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学会借助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宝荣.小学语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渠道[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108-109.
[2]周露芳.课程信息化教学混合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探索——以《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为例[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3):47-49.
[3]刘虎.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