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霞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实验小学,213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化与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大。小学作为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语文教学对于他们今后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关键意义。传统的语文课堂,通常由于内容过于理论化以及教师教学模式与途径过于机械化,使得教学效果往往达不到预期,这也不利于同学们对语文学习兴趣的提升,教学质量自然无法得到保障。而随着“视域融合”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教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从多个层面使得同学们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培养与提高。文章通过简单介绍“视域融合”教学模式的概念以及该模式的应用原则,进而提出科学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视域融合;策略;探析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习惯于采用理论传授的教学模式,即主要通过老师讲解而学生一味听取的方式[1]。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同学们学习能力的提升会受到一定的限制,每一位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遭到一定程度的制约,长此以往,他们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难以提高,教师自然很难达到预期教学目标。在新型“视域融合”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课堂则会从视、听、说等多个层面来调动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潜能。另外,这种新型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自身个性的发展作为目标,然后借助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
一、“视域融合”与小学语文课堂结合的原则
1、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原则
在“视域融合”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融合过程中,实施主体为学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每一位同学个性化的成长与发展,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具有优良的语文核心素养,这才是“视域融合”与语文课堂教学结合的真正意义所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包含了许多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可以让同学了解到更多的新鲜事物,对未知世界有进一步的认知,另一方面还能够让他们学习到许多学习与生活方面的知识技能。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因为年龄特征,他们对身边的事物具有强烈的探索欲望,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新鲜事物吸引,然而,由于知识储备不足,即使他们对于课本中的知识有浓厚的兴趣,还是难以真正把握以及感悟知识背后所蕴含的道理[2]。所以,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将“视域融合”教学模式与课堂教学结合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通过正确的指导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消化、吸收教材内容。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能力,通过多方面对同学们展开教学,从而保证他们自身个性的发展,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
2、注重教学课堂的互动原则
在“视域融合”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学课堂中的互动原则,通过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沟通交流,进而使得教学内容的传授更加容易。课堂教学互动,对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应用“视域融合”教学模式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师生之间关系的调节,加强互动,预设、研究学习过程中生成的各种问题,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氛围。一方面,教师要给同学们传授知识,另一方面,应该对传统教学方式保持理性的态度,将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模式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为同学们创造一个可以自主学习、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从而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3、注重学生思维的多样化原则
“视域融合”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其目的一方面在于倡导教师与同学们展开相互沟通交流,另一方面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而是将课堂的主体从传统的教师教转变为了学生学,并通过一些科学合理的手段,引导同学们主动去学习,在这个主动探索的过程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3]。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多样性。
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除了利用科学的方式让同学们能够正确理解课本内容以外,还要注重对他们学习过程中主动性、探索性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升。
二、“视域融合”与小学语文课堂结合的策略
1、完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小学语文的课本里,有大量结构严谨、语句优美的课文,这些文章的学习对于同学们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关键意义。所以,在“视域融合”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结合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以同学们学习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完善之前的教学方式,深入剖析课本文章,对内容教学进行创新,制定出更加有新意的教学方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教师在讲到《绿叶的梦》这一篇课文时,首先让同学们知道文章讲的是作者自己小时候愉快的童年生活,其中重点讲的是作者和同学通过教师的指导,搜集树叶制成标本,最终体现的是自己对于那段生活的怀念。接着,教师挑出文章中的重要的几段话,让同学们带着感情朗读,体会其中的情感。
2、利用多媒体教学,构建优良的师生关系
“视域融合”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课堂的结合,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师生关系的构建,只有师生之间存在良好的关系,二者处于一个平等的状态,教师才能够真正从同学们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4]。例如:在讲解《大青树下的小学》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先带着同学们朗读一下课文,让他们对课文中营造的快乐的学习课堂以及积极向上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体会,然后通过多媒体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动物以及优美自然环境还有良好课堂学习氛围的照片,讲一些与课文主题有关的小故事,接着让同学们也一起来分享。这样不仅仅能够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可以创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能够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所在。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处在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语文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设置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视域融合”教学模式与小学语文课堂融合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同学们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解《不懂就要问》这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先给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这篇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平常学习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地方应该怎么做?然后让大家带着这些问题对课文进行自主研读,阅读完毕以后,教师组织问题讨论,让同学们积极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很多不同的思维方式,不仅仅能够提升主动学习的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视域融合”的新型教学模式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应该深入了解“视域融合”教学模式的内容与目的,进而剖析该模式与课堂教学融合应该遵守的原则,最终探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提升,培养出更多符合未来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丽华.浅谈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策略研究[C]..教育理论研究(第九辑).: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267.
[2]张明言.小学语文“视域融合”课堂教学范式探究[J].学周刊,2017(29):68-69.
[3]蔡蕾.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的应用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03):128.
[4]刘瑞明.小学语文“视域融合”教学范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