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清莲
福建福安二中 355001
摘要:“核心素养”一词已然成为“热词”,所谓“核心素养”,高考评价体系中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时,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有效地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凝练为学习掌握、实践探索、生物方法3项内容,是在复杂情境中对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综合应用。相应地,高中数学课标修订组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给出了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和数据分析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在高考评价体系和《数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高考数学考查的学科素养提炼为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索和数学文化。高考数学考查的学科素养、高考评价体系提出的学科素养、《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科核心素养三者关系紧密。相对于高考评价体系,高考数学考查的学科素养是对评价体系的学科化和具体化,具有数学的特点和数学考试评价的特点;相对于《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核心素养,高考数学考查的学科素养更加概括和提炼。
关键词:数学教育理论,学科素养,深入讨论
许多数学教育理论工作者已经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展开了广泛、深入地讨论。而作为高中数学一线教师,我们更关心的是: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和发展学科核心素养?课堂教学活动该如何开展才能有效落实新理念?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组织、有步骤、有计划的一项复杂的心理活动和智力活动,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课堂活动的终极目标,这离不开高效课堂,而高效课堂又源于多元的动态的教学设计,因此,要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就必须真正落实教学设计。
本文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的教学设计为例,阐述个人对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策划的理解。
1 案例简述与解析
1.1 设置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欲望
多媒体播放奥运会中国选手参加跳水比赛的精彩片段视频,并动画解析跳水项目动作流程,请学生探讨:中国跳水选手屡获金牌与他们的精准动作分不开,那么这些精准动作的高技术体现在哪里呢?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欢的“奥运会跳水比赛”视频来引入,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也通过视频正面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操;虽然观看视频后,学生可能会有两种不同的观点,即抛物线模型和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模型,正因为出现这两种模型观点,才能更详细地让学生明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这种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实际,超凡脱俗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学生思考的起点和动力,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穿插发现数学知识时的生活探索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过程的理解。
1.2 师生合作,实现数学建模
由上述教学情境的引入,学生已经将已学的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中的垂直关系知识激活,已经有了初步的直观的线面垂直的数学模型,这时,引导学生将一本书打开并直立在桌面上,观察书脊(看成一条直线)与桌面的位置关系,观察发现此时书脊与书和桌面的任何一条交线都是垂直的位置关系;师继续引导学生想象阳光下直立于地面的旗杆与它在地面上的影子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发现仍然是垂直的,而且旗杆与地面上任意一条不过旗杆底部的直线也互相垂直,通过上述观察、分析,得到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产生过程,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现和创造过程,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并让学生参与到提炼知识的过程中,这样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学生已经对直线与平面垂直有了深刻认识的基础上,才可以自然地去研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多让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带领学生经历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完善过程,并运用模型求解数学问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引导学生亲身经历舍去事物的一切物理属性得到数学本质特征的思维过程,通过课堂潜移默化,使学生积累从具体到抽象的活动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命题、方法和体系,能通过抽象、概括去认识、理解、把握事物的数学本质,能逐渐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形成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1.3 合作探究,重视直观想象与数学抽象
从定义中可得到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方法,但发现需要考察平面内的每条直线与已知直线是否垂直,这在实际应用时有困难,因此,必须探究简单易行的方法。
回顾“线面平行” 判定定理,可知,要证“线面平行”只需证“线线平行”即可,即只需证明平面外的一条直线与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那么是否可类比得到猜想:如果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一条直线,那么?如果有两条呢,又如何?
设计探究合作过程:学生将准备好的一块三角形硬纸片,过的顶点翻折纸片,得到折痕,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与桌面接触),观察折痕所在直线与桌面所在平面的位置关系,并猜想:如何调整点位置,才能使折痕与桌面垂直。
在学生有了初步的想法,老师利用几何画板动画演示所述探究过程,以初步验证学生的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索活动,使他们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基础上,归纳概括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基本杜绝了学生中可能存在的“假知”现象,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增强运用图形和空间想象思考问题的意识,提高感悟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时,通过类比引导,能培养学生养成一般性思考问题的习惯,能在学习中主动运用数学抽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总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尽量着眼于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逐步将“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这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真正核心所在。同时,适当考虑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网络视频资料、几何画板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在多元教育手段的引导下能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知识,能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好的手段,还可使学生不再觉着课堂的沉闷,能时刻保持高度的新鲜感,以愉悦的心情进行课堂学习。
诚如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思???冯???劳厄所说:重要的不是获取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经学到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我们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须注重将学生由表层学习引向深度学习,必须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必须设计真实的可以让全体学生参与的生活与情感体验;不但要关注知识的有效传递,还要考虑学生的发展,合作探究的创设要注重“知识重演”而不是“知识重现”;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但要关注教材,还要关注学生,关注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无论准备在教学中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或模式,都应更加关注自己的教学是否真正促进了学生更为积极地去进行思考,并能逐步学会想得更深。
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最大的困惑是观念,最好的对策是转变观念,以求得和原来不一样的结果,就从改进教学设计开始吧。
参考文献:
?[1]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马生钦.??高考.?2020(01)
?[2]浅谈高中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 孙琳琳.??高中数学教与学.?2018(24)
?[3]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艺术[J]. 汪孔娟,李瑞华.??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