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格
(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区徐村小学,河南 洛阳 471000)
摘要: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训练学生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关注的重点内容。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将“阅读”融入到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主要探讨现阶段小学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并浅谈如何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法。
关键词:阅读;小学数学;教学方式
引言:在当前的教育改革大趋势下,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数学考试的一个亮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将阅读能力运用到数学的学习当中,是整个教育界所关注的问题,这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能够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情感态度方面实现全面发展,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数学知识,能够拓宽学生视野,并且逐步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修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1、对数学原理的理解不到位
小学数学的教育模式大多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在被动接受知识,大家的关注点在于学习应试考试的重点,所以对于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并没有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生在学习中没有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并没有进行有效的思考,没有真正掌握知识背后的原理,从而导致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能灵活的运用。
2、缺乏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发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从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才能让学生充满探索数学的动力。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关键在于克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在学习复式统计图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阅读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并通过阅读了解这两种复式统计图的作用,从而将其应用在解题当中。在遇到统计数量以及数量之间的差异时,可以应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在统计有关数量的问题,并明确数量的增减情况时,则可以应用复式折线统计图。针对学生的理解情况,教师设计相应的数学题目,通过解题让学生对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折线统计图有清晰的认识,从而更好的进行区分。
二、“阅读“在小学数学教与学中的运用途径
1、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
从学生低年级阶段开始便要注重对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知识体系和逻辑体系的搭建。学数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理解更自然,把纸面上的推导,通过大量的阅读思考,丰富为头脑中的直观理解的过程。例如,例如,小红家在学校往北300米处,超市在学校往南200米处,那么小红去学校要走多少米?很多学生可能直接想着北和南方向相反,用减法计算,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画坐标的方式计算结果,将数字与图形结合起来,不仅让学生对题目有更直观的感知,还能高效的解决问题。
2、将开放性问题融入到数学当中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大家的思维方式也不尽相同,开放性问题能够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教师在引导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例如,老师拿着200元去买奖品,笔记本3元一本,钢笔6元一支,画笔5元一盒,如何在这三者当中合理分配200元?对于应用型问题,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上涉及到的提问方式,而要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可以从种类最多或价格最少等多方面,意在启发学生从不同的方向思考数学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出的这些生活化的开放性问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将自己所学到的数学知识灵活运用在生活当中,从问题解决中体会到成就感。将阅读中涉及到的层次阅读的能力迁移到解决数学问题当中,从而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强化。
3、将阅读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把阅读技巧融入到小学数学的教育当中,让学生在解题中主动探索新的解题思路,充分发挥独创性作用,并利用榜样的力量,调动其他学生的主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教师应适当的运用讨论的方法,让学生分享解题心得,引导学生提出创造性问题,发现阅读的价值,使学生对解题从被动到主动。
4、丰富课外阅读书目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从小学阶段开始,但小学阶段能够真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阅读教材少之又少,大部分教材不能完全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师应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偏难的教材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太简单的教材会让学生感觉没有挑战性,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数学阅读教材,为学生阅读提供良好的平台,让学生能够把阅读日常化,通过阅读不同层次的数学书目,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美,在数学学习中融入自己在阅读中的见解,让数学的学习充满多元化。
结束语
小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这一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知识层面的掌握情况,还要将阅读融入到小学数学的学习当中,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兴趣,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完善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发展,让阅读能力成为每一位学生的基本能力,教师必须担任起培养学生数学阅读兴趣的责任,长期的落实学生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顾祎璐.如何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启迪与智慧(中),2020(09):47.
[2]秦馨.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新课程,2020(31):83.
[3]金辉.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新课程研究,2020(04):51-52.
[4]杨丽琴.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9):124.
[5]田士伟.让“阅读”成为小学数学教与学的新方式[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0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