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章纪富
[导读]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转变,旨在为学生营造出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
        章纪富
        巴中市巴州区平梁镇中心小学校   636020
        摘要: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在不断转变,旨在为学生营造出更加高效的学习环境。其中,课堂练习属于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在课堂上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来优化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进而帮助学生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教师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际学习情况出发,为学生设计出针对性较高、灵活性较强的内容,进而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简要分析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课堂练习更是我国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生不断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有效地组织设计数学课堂练习,能够大大提高小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发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巨大潜力,让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中,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1培养小学生学习的实践能力
        教师需要激发小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从而激起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环节的时候,应当注意巧妙设置课堂环节以有效引发学生对数学课堂的兴趣。课上设置数学动手操作的练习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有趣生动的动手操作远比课本知识更加有趣。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严谨的学习态度,小学教师需要切实抓住这两点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熏陶。只有在课前有效设计数学课堂练习内容,才可以在课堂中更条理且顺利地让学生走进和融入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师也可以利用生活化的课堂练习设计,将其引进课堂,这也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常识背景下学习数学知识,这样的学习也让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教师在设计数学课堂练习的时候,切不可使用单一且古板的传统教学方式,应该采用生活化的练习例子,而非枯燥单一的传统练习形式。这样有效的设计,可以切实做到在数学课堂练习的带动下,增强小学生数学的实践能力,并且通过学习兴趣的激发,增强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2凸显“现实性”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数学概念、性质、公式、法则等等,都是在现实情境的基础上建立与发展起来的,它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来源于现实生活,又为人们的生活服务。在数学课堂练习的切入方面,教师要能够从数学问题与现实生活情境的联系入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增强练习的兴趣,以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如在《平均数》的教学中,当学生对平均数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之后,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出发,设计这样的练习:给学生展示我国某景区“十一”期间前四天的售票情况,让学生算出这四天中平均每天售票多少张。依据这样的售票情况,让学生预测一下10 月 5 日、10 月 6 日、10 月 7 日这三天每天大概会售票多少张。最后再让学生进行拓展思考:假如你们就是这个景区的管理员,你会想到哪些吸引顾客流量的方法?这样的问题可以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眼下生活中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学生纷纷献计献策,在这种交流中,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产生了一种满足感与成就感,推动了数学教学的发展。从上面的问题来看,教师问题的设计体现出了很大的选择性与包容性,非常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认知事物的规律,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拓展创造的学习空间,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有助于学生亲近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与价值[5]。
3设计趣味习题,唤醒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学习的趋动力,学生对自己所熟知和感兴趣的事物非常关注。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练习时,要遵循学生的性格爱好特征和实际接受水平,来设计出富含生活气息的趣味性习题。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做习题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没有学习压力,良好的学习心态下完成习题任务。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难以长时间集中课堂注意力,而且他们这一时期的记忆力和形象思维还未发育成熟。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知识时,应将抽象的习题知识设计成数学竞赛和游戏的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如教师在复习“小数加减法”的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利用“漫游知识宫”的游戏进行习题设计。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含有多种题型的知识宫。如红旗宫里侧重的是竞赛题型,而红花宫中侧重的则是基础知识点。学生在这种形式的习题作用下,一下子提高了学习兴趣,进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宫的学习中。这样一来,使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4]。
4结合学生的水平来设计差异性较强的练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注意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经历、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区别,学习能力、智力发育也存在一定不同。由此,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具有差异性。而在传统数学教学课堂上,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间的差异性。在此种教学背景下,教师的课堂练习设计也需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设计出不同的练习题,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水平。例如,在章节“分数除法”的讲述中,旨在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总结出关于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并可以准确计算分数除法。在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为其设计出针对性强的教学问题。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从整数除法出发,让学生先计算分数除以整数的练习题。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出发,可以让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更符合最近发展区,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3]。
5练习设计生活化,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捕捉生活中的事例,真实的数据成为习题设计的源泉,学生觉得十分亲切,生活化练习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教完“7 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熟练地运用所学知识。”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动手测量并求出自己的教室有多少平方米。教完了“找规律”以后,指导学生找一找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又如学完“角的认识”,我就安排孩子们找一找生活中的角,学生跃跃欲试:“黑板、红领巾、三角尺……”,通过生活习题学生深深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大大增强了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学生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习题,心灵深处就会萌发一种“数学有用”的感受,这是无论做多少书面练习也达不到的。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练习设计是对传统教学方法的一大挑战,“教者必有心,学者必得意”,在做好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却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真正深入了解学生,从教学目标、重难点出发,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设计练习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让学生不再厌烦练习,在有效的课堂练习中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2]。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的数学练习设计是需要小学数学老师费心思考的。以上几点,是本人认为较为重要的。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通过小学数学练习来完成学生自我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小学数学教学课堂切不可少了有效的课堂师生互动,一个充满数学逻辑的课堂活动过程,对学生学习数学是极其有帮助的。老师也需要常常思考,什么样的课堂练习设计,可以有效达到教学目的。我想,每一位老师都应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自己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和设计。希望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如自己所想,完成小学数学练习的设计并达成目标[1]。
参考文献:
[1]李焕贤.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实践与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28):179.
[2]赵新东.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探讨[J].新课程,2020(43):213.
[3]杜铭.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凸显“三性”[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09):49.
[4]刘建祥.浅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J].新课程,2020(38):200.
[5]高丽惠.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研究[J].新课程,2020(34):2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