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杨远春
[导读] 根据新课程教革理念的要求,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杨远春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扎西中学
        摘要:根据新课程教革理念的要求,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不仅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其中学生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大多数人对数学的热爱都是在初中这一时期产生的,但是目前初中数学课程普遍的问题是比较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容易产生固化思维,致使学生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开拓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提升课程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思维 创新能力 培养
一、影响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因素
        对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培育的意识不够重视。课堂中授课方式创新不足,过于呆板,容易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模式化式教学,学生过于依赖老师的解题思路,缺少自己的想法。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创新性思考能力的因素。
(一)教师思维固化,对于学生创新性思考能力培育的意识不够重视
        创新性思考能力的培育,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深远意义,对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也有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的初中教学课堂中,有很多教师在教学观念上比较落后,缺乏对于学生创新观念意识培育,致使学生们出现解题思路单一,死记硬背公式等问题。教师们经常画地为牢,只讲解教材上的知识点,把教学局限在课本中,强调标准解法,不做知识点的展开分析。比如公式的来历,演化过程,因为这些考试中不会出现,所以教师也不列入自己的讲解范围,忽略的这些拓展知识,对于让学生产生创新观念和创新思维能力十分不利。
(二)课堂中授课方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目前,初中数学在授课方式上过于模式化,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教师一味的讲解,没有留出让学生主动思考的时间。致使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中非常拘束,无法提出自己的疑惑和问题,制约了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并且在目前以考试成绩为衡量标准的大背景下,教师过度追求结果,看重成绩,只讲解一条解题思路,学生掌握不到举一反三的灵活思考方式。授课方式枯燥乏味,难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二、如何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思考能力
(一)提升教师对学生创新性思考能力重要性的认知
        教师要改变固有的教育观念,提升教师对学生创新性思考能力重要性的认知,跟随时代的脚步,清楚自身的责任并不只是帮助学生提升学习成绩,也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性思考能力的培育。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渔,让学生拥有这种创新性思考能力,才能促使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教师需要不断的进修,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认知,认识到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不仅仅是提升成绩。课本中的知识点是需要学生记忆的,但死记硬背的方式是不可取的。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一个死记用背的过程,应该是让学生理解,把思维发散出来,得以思考的过程。


(二)优化课堂授课方式,把学生带入课堂
        优化课堂授课方式,把学生带入课堂的是非常有意义的、学生吸取知识的途径大部分还是在课堂的授课过程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改传统数学课堂枯燥乏味的特点,例如,在勾股定理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向学生灌输公式以及定义,要以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记忆深度。可以采用小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中国古代数学学者商高对于勾股定理的理解,详细解析商高所言:勾广三、股修四、经隅五的具体数学含义,让同学们以听故事的形式了解和记忆勾股定理,同时通过这一故事也能够增强学生们对于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认识,进一步提升其数学学习兴趣。
(三)培育学生创新性思考能力,带动学生学习热情
        数学的学习是从小学开始的,进入初中后课程变难,教师的讲解节奏变快,学生理解不上去,掌握不到知识点,很多学生只看到了解题的结果,却不明白解题过程,使学生们开始失去对数学知识学习的信心。跟不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节奏,也无法集中注意力。面对这种情况,数学的教学应该采用一种更直观,方便记忆的方式向学生呈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教室中学生的关注。比如,在传授学生算数知识的时候,教师可以将不同的算术题生活中的信息结合到一起,这样一来,学生一方面能够获得数学知识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内容。比如在平方差公式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672-332=?752-252=?592-412=?这三个问题,很显然,学生在不了解平方差公式的情况下很难快速得出结论,但是一些思维比较活跃的同学则很快给出3400、5000、1800的正确答案,这时其他同学就会比较疑惑,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又快又准进行计算的,所以想要学习和探索的热情都比较高,此时先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之间的共同特点,又有很多同学发现三个算式两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0,并且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此时在学生自身的探索研究下我们再逐步引出平方差因式分解的内容,而学生的思维则被充分调动且记忆深刻。
结束语:
        数学作为小学、中学到大学必修的重要课程,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科学文化知识,我们应该给予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对科学文化发展也有重要意义。世界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这门科学,教师要对于培育学生们的创新性思考能力给予更加充分的关注,教师应该针对初中数学授课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认识,并能够积极面对解决
参考文献:
[1]范涛.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年轻人,2020,(16):193. DOI:10.12214/j.1672-3872.2020.16.186.
[2]陈军德.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年轻人,2019,(42):205. DOI:10.12214/j.1672-3872.2019.42.183.
[3]李印波.探讨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新区,2018,(11):97. DOI:10.3969/j.issn.1671-4113.2018.11.089.
[4]何维平.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21):166.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7.21.162.
[5]李婧.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学周刊A版,2014,(3):44. DOI:10.3969/j.issn.1673-9132(a).2014.03.0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