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金能
广西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永武完小 广西 南宁 530400
摘要:“有效追问”是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有针对性的探究。适时的进行有效追问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深入学习探究,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促使教学目标能够高效完成,课堂教学质量也会逐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提升。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开展有效追问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有效追问;小学数学;思维发展
前言:有效追问是师生之间最好的互动方式,让师生在学习、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针对性的有效追问,引导学生在自身的认知基础水平上思考并完善。同时,教师在这个基础上要适当的进行有效追问,尽量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入探究、思考,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能够深刻记忆,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以及知识原理。除此之外,还可以指导学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理解能力,进而顺利的全面发展。
一、对错误处追问,还原课堂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当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急于批评学生,要带领学生一起对错误的地方进行分析、研究,找到错误发生的根本原因,这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发生的错误对学生进行有效追问,掌握好提问的时机,为学生纠正错误的答案。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题,引导学生完善错误的答案,让学生在错误中找正确的答案,促进学生思维顺利发展,促使课堂有效性得到高效还原。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知识点时,当学生对长方形面积进行计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式进行联想,让学生产生一些想法,如有的学生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边长短有关”。然后教师针对学生这一想法进行有效追问:“这样的想法有什么依据吗?”这时学生就会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作答:“因为,我们在之前的课程中学过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所以我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是和长方形计算方法相似的,也是邻边乘底边。”这时教师先不要着急评价学生猜想的对错,而是先运用辅助教学工具进行验证,拿出一个可以活动的平行四边形教具,通过不断的改变平行四边形的高,对学生进行第二次提问:“同学们,通过老师的演示,你们还有不同的其他想法吗?还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邻边有关系么?”接着教师继续追问:“同学们这么认为的理由是什么呢?要用什么办法验证这种猜想的对错呢?”
二、对关键处追问,实现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过程主要都是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的,课程中的活动都是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师在教授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知识文化水平,对基础知识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中的重点难点,适当的对学生展开追问。有的时候,教师根据一个点追问,将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课堂,将数学知识点联系起来,保持和学生的学习任务一致,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学生和学习内容相关联,从而轻松的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学“圆”的相关知识点时,有的学生把圆形剪开拼成了一个长方形,这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追问:“在这个过程中,圆的面积发生变化了么?”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能够足够的时间对问题进行思考,让学生进行实践论证。通过这样有效的追问,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还能将圆的面积和周长知识联系起来,为将来学习圆的相关知识奠定基础,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
三、对无疑处追问,强化探究兴趣
在小学数学日常教学中,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合适的提问情境,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教学内容。通过有效追问,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数学课堂中,学生能够大胆的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学生能够积极的探究数学知识,强化学生探究兴趣,让学生深入探究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除法”的相关知识点时,学生进行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运算,这时教师不要着急的让学生总结计算方法,而是对学生进行有效追问:“除法和乘法的计算方法有什么不同?”“在计算过程中有没有什么规律?”“是否有计算技巧?”等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通过有效追问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促进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渐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更有目的性,逐步实现了知识得再创造。
四、对深奥处追问,总结学习方法
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重点的数学知识,还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增强自身的知识认知水平,掌握知识内容中蕴含的道理,学会其中的数学知识和运算方式,让学生能更好的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相关知识点时,当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用不同的验证方式证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o,如:撕拼、剪拼、折拼等几种方式。当学生的验证结束,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追问,让学生之间对比一下验证方式,提问学生:“在对比验证方式的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有什么相同处了么?”“验证中相同的点时什么呢?”等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验证方式的相同点,逐渐对学生渗透数学思想。之后教师接着对同学进行提问:“如果在折的过程中,有一条边被损坏了,那用另一条边可以进行验证么?”“这样的验证方式有创意么?”通过对学生的反问,引导学生发现更简洁的验证方式。通过实际动手操作和教师一次次的有效追问,让学生能够真正的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促使学生学会如何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进行有效的学习方法总结,促进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发展。
结语:总之,到目前为止,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有效追问教学方式同时,还不断的进行深入探究,从转变教学理念到改变教学方式,构建全新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有效追问的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追问意识也被有效培养了,但是实际教学中,有效追问还是需要不断加强,进一步激发学生积极性。创造和谐轻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勇于提问,保证学生的学习动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洪霞.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追问的策略[J]. 中华少年,2016,(22):153-154.
[2]霍雪凤. 有效追问,让思维不断深入——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关于有效追问的思考[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1):53.
[3]叶文云. 有效追问让学生思维走向深远——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追问实施浅探[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