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伟
湖北省襄阳东风中学
摘要:就高中化学学科而言,它不仅仅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化学知识,将基础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更要求学生能掌握此学科的核心素养,并能合理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来造福国家。因此,身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不仅要传授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同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提升广大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从创设课堂情境激发思维、强化实验教学培养科学思维、借助多媒体技术培养核心素养三方面对培养高中生化学素养做出探索和实践,从而让更多高中生了解化学,快乐地学习化学,提升自身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方法探究
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高中化学学科在总科目中占比较大,其着重培养了高中生化学知识水平以及化学实验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拓展,化学学科在现代高中教育发展中越来越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其不仅培养广大高中生对基础化学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教育广大高中生将自身所学的化学知识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将其核心素养贯穿高中生的化学学习当中,培养高中生的现代化学能力、化学思维,从而提升高中生的化学素养。
一、创设课堂情境,渗透化学核心素养
在高中阶段,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显得愈发重要,如:在食品方面,食用的小苏打可以中和发面时面的酸度、在药品方面,氢氧化铝药品可以中和胃酸、在清洁方面,一部分的洗衣粉所含有的酶是化学合成物所得的,主要是用于清理衣物时使得衣物更加干净等等方面。化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应用于生活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仅要立足于课本上的化学基础知识,更要进行授课创新,在课上创设化学课堂情境,引导广大高中生在此情境中感受化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以此来提升自身对化学学科的兴趣。【1】
例如:在教学“铁和金属材料”这章节的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上进行情境教学法来吸引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化学学科基本素养,从而提升他们对化学学科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铁及化合物”这一小节的内容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追溯铁的历史,以及古代劳动人民冶铁技术的发展大致过程,以此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接着,可以引入一个生产生活中的例子来二次激发学生的化学思维。如:在钢铁厂的生产过程中,将铁水注入模具前都要保持模具充分干燥的处理,这背后是什么原因呢?与铁的什么性质有关呢?以此来激发高中生的化学思维思考,长此以往便可以充分激发其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此同时,还可以在课本上的基础上对本节所学知识延伸至生活实际中。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在人体中的含量约4-5g,并且动物内脏、肉类、鱼类、蛋类等动物性食物中最容易被吸收,并且,国家已经在实施将铁强氧化剂加入在某些品牌的酱油中,以此来减少我国的贫血性问题的发生。以此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对化学的思考,从而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强化实验教学,渗透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是一门集知识与实操于一体的重要学科,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其课本上的知识,更要求学生能将其所学的化学知识融入化学实验与生活应用中。并且,在高中阶段,化学实验的地位也尤为重要。它不仅是检验学生化学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更是培养高中生化学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身为高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强化化学实验教学中,逐步培养高中生的科学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化学学科的魅力。
【2】
例如:在教学“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这章节的部分实验时,教师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先行演示一遍,然后再邀请同学一起观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以及最后实验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充分利用了化学学科的资源,更在无形中培养了广大高中生对化学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如:在认识“钠”这一金属物质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做有关于钠的实验。比如:探究钠的性质的小实验:首先,在取出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油,再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然后,大家一同观察钠的光泽与颜色。最后,师生共同探究实验所呈现的现象以及其结果,就此实验而言,钠很软,可以用刀切,其切开后所呈现出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整个过程中,明确探究的主题——钠的性质,并邀请同学进行深度思考,若在此实验中加一个条件进行加热后,此实验又会出现什么不同的变化呢?最后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进行思维散发,猜想出多种结果,最后让学生通过手机查找资料来证明加热后会出现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论,并思考实验过程中是否会有新的物质的产生以及钠除了能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发生反应,还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吗?以此方式进行实验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巧借多媒体技术,渗透化学核心素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对高中化学学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亦逐渐蔓延至高中化学教学领域,并成为了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在现今的教育模式下,各校对高中生化学素养的培养尤为重视。因此,身为高中化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资源优势,来提升高中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与趣味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化学以及化学所给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独特魅力,从而更加有效地培养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钠的几种化合物”这节的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至化学实验室进行操作体验。在进行实验前,以提问亦或是探讨的方式来复习前面做过的化学实验所呈现的结果来描述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颜色、状态以及其他有关性质。接着,带学生一同进入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产过氧化钠和氧气这一方程式,在探究过程中一同观察实验现象与结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展现出有关钠与其他物质的反应,在观看过程中邀请学生一同思考与讨论,从而得出最后的正确结论。在学习完有关的实验操作后,教师亦可以联系中国历史的发展,为学生科普一些化学生活知识。就本章节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介绍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如:侯德榜为我国化工业作出巨大贡献,是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其着重为学生介绍侯氏制碱法,其主要是以食盐、氨、二氧化碳为原料进行改进的,在视频的最后,教师亦可以充分借此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化学学科知识,以侯德榜为榜样,立志为我国的化工行业做一份贡献。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科学习三观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并且,将实际实验操作与多媒体技术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给广大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注入一股新的力量,更能在其中培养高中生对化学的积极性与核心素养的养成。
总而言之,高中化学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始终秉持科学的化学来教导学生,培养广大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亦应充分进行创新,以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化学为背景穿插化学知识来进行快乐学习、以实验操作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以及化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来引导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化学以及化学从古至今的发展,以此来一步步提升高中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鼓励学生跳出课本知识圈,敢于将所学的化学知识正确应用于生活实际中,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从而培养广大高中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研究[J].南北桥,2017:59-59.
[2]孙光辉,朴凤玉.简析高中化学核心素养[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9: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