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初中地理作业生活化教学实现路径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刘颖
[导读] 初中地理知识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地理知识时,要适当的融入实际生活,将地理知识的生活性完美的展现给学生。
        刘颖
        重庆市铜梁区蒲吕初级中学校   重庆铜梁  402560
        摘要:初中地理知识主要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在教学地理知识时,要适当的融入实际生活,将地理知识的生活性完美的展现给学生。但是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数教师都采用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导致学生被动的接受地理知识。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这种现象逐渐减少,初中地理教师在为学生布置作业时,将作业内容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地理知识时,还能让学生将地理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强化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生活化教学;实现路径;教学策略

        前言:在当今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作业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满足全新教学理念的教学需求,教师给学生布置的地理作业要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初中地理的主要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针对如何在初中地理课程中实现生活化作业进行有效思考和探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将地理作业变得更加具有生活化,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识,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提升学生地理综合素养。
一、运用网络资源,实现作业生活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在开展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充分运用网络资源为学生布置作业,针对作业的设计以及完成方式等进行创新。网络上初中地理相关的知识资源非常多,学生通过相应的查找和搜索就能够完成相应的作业。因此,在教师对作业内容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应该紧密结合教材当中的实际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生活化的作业资源进行有效的查找,并且能够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作业内容。
        例如:在为学生布置“自然环境”相关地理知识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之间所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联系,促使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广播或者是电视等方式针对当地的环境报告进行查找,并且进行记录。然后,指导学生针对当地实际的天气情况进行泰伦和分析,根据分析出来的天气情况为自己安排合理的外出活动。同时,为了能够更好促进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气温图进行绘制,就以当地的气温为例,进而能够促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制能力。通过这样的生活化作业,能够促使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学生也乐于积极主动的完成课后作业。
二、渗透乡土资源,实现作业生活化
        乡土资源实际上就是当地的文化资源、地域资源等能够与地理课程教学内容之间进行有效的整合,促使学生能够在对地位作业进行解决的过程当中,依照当地的乡土资源发现与地理知识相关的知识或者是现象等。通过这样不仅仅能够更更好的帮助学生针对家乡地域文化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认识,还能够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同时,在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的过程当中,应该充分的体现出当地的地域以及文化资源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减低学生在学习方面的难度。


        例如:就以北京地区为例,通过对自然环境进行了解能够知道,北京是一个人居的区域,人口非常堵,并且沙尘暴、雾霾等情况都比较严重。作为当地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的作业:针对北京的气候、畜牧业、工业以及农业等方面进行研究。从气候方面来讲,北京最适合种植的农作物是什么?从地形方面来讲,在对农业、林业、牧业、副业以及渔业等几类进行选择的时候,北京地区比较适合发展哪一类?说一说原因,并且分析北京地区最发达的产业是什么?针对北京地区产生恶劣自然环境(沙尘暴、雾霾)现象的重要原因是什么?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能够促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不仅仅能够了解北京地区的自然气候,还能够了解北京的产业资源等。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大道中一种作业生活化的目的,还能够促进学生地理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三、抓住学生兴趣点,实现作业生活化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该针对地理作业的形式进行丰富,通过这样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能够促使学生在兴趣的促动之下增强学习动力,进而能够提升学生地理知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所以就要求教师为学生设计一些具有较强针对性的生活化作业。
        例如:在教学“海陆变迁、海陆分布”等相关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拼图或者是绘画。当学习“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之后,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课后自己动手操作的作业,比如,根据等高线地形图,运用橡皮泥制作出一个相应的地形模型,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在模型中体现出陡崖、山谷、山顶、鞍部、山脊等。
        又如:在教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因为受到海陆分布、地球转动以及形状等方面因素对于气候产生的影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实验的方式进行有效验证。另外,还可以进行实地的考察和观测,在学习“土地资源”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当地的土地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和观察,并且运用照片的形式向其他学生进行展示。在学习“水资源”相关知识的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安排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针对当地的水资源情况以及利用情况进行实地调查。
        通过生活化作业的布置,不仅仅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作业完成的兴趣,还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针对相关的地理知识点进行复习和掌握,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印象。同时,更好的促进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锻炼学生对于地理知识的学以致用能力,将知识进行有效的升华和内化,最终能够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要想在初中地理课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作业的质量,以及学生的地理知识水平,那么就需要教师将初中地理作业设计的更加生活化,拉近学生和地理知识的距离,将作业内容更加丰富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具有实践性的作业内容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吴有梅.指向培养“家国情怀”的初中地理主题作业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0):74.
[2]顾柳敏.指向培养“家国情怀”的初中地理主题作业设计[J].地理教学,2019(05):42-45.
[3]黄荣.初中地理实践性假期作业的设计与实施[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08):91-92+1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