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分层教学评价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沈建江
[导读]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基于新高考背景,分析了高中地理分层教学评价模式的实施价值和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有效的分析,寻找到促进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可靠途径。
        沈建江
        (江苏省江阴市澄西中学 江苏 江阴 214441)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基于目前的教学形势,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围绕以往教学中的不足展开分析,以此寻找到促进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可靠途径。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基于新高考背景,分析了高中地理分层教学评价模式的实施价值和具体的实施策略。旨在通过有效的分析,寻找到促进高中地理学科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地理;分层教学;教学评价
        在高中教育阶段,地理是一门重要的课程,也是影响文学生高考学习成绩的一门重要课程。在组织开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重视对以往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此弥补以往教学中的不足,从而打造出全新的课堂。
        一、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分层教学评价意义
        基于新高考背景,实施高中地理分层教学评价,有着重大意义。首先,分层教学评价符合因材施教原则,将这种教学评价模式引入地理课堂,能够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真实,同时,也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其次,教师借助分层教学评价模式,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信息,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依据。
        二、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地理分层教学评价策略
        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评价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全方位搜集学生的信息,了解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从而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可靠的依据。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归纳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分层评价方式:
        (一)自主探究环节分层评价
        高中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在完成基础知识点讲解之后,引导学生围绕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然后在课堂评价环节,实施分层评价模式。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围绕问题:“地球自转与昼夜交替的关系”这一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当学生给出答案之后,教师则应该进行分层评价。如针对学习基础较好的A层次学生,教师可以直接剖析他们给出的答案,并且鼓励他们围绕“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区别与联系”这一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引导他们展开更加深入的学习;针对学习基础一般的B层次学生,教师则可以指导他们从问题的关键点入手,引导他们把握问题的本质;而针对学习基础较差的C层次学生,教师则不需要直接判断他们答案的正误,而是尽可能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给出不同的教学评价,能够让教学指导更具针对性,从而更好的帮助每一位学生成长和进步。
        (二)合作交流环节分层评价
        除了自主探究环节之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共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在学生合作交流过程,教师首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层,然后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之后,由教师给予每个层次的学生,客观、真实,具有针对性的评价。例如,在讲解“地球上的大气”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A、B、C三个不同的层次,然后给A层次的学生分配“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这类探究问题,引导学生之间展开合作交流;针对B层次的学生,则给他们分配“气压带和风带”这一学习任务;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给他们布置“全球气候变暖原因”这类贴近日常生活的问题,以此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评价环节,教师则需要围绕问题的关键点,给予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更具针对性的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现学有所获。
        (三)随堂检测环节分层评价
         针对分层教学目标,教师就可以设置相应的随堂检测环节,以此检验学生的实际学习效果。例如,在讲解“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随堂测试任务。为了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教师就可以给学生的测试任务进行分层。如针对A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围绕种植业、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展开分析;针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分析南北地区农作物种植条件差异;针对C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引导他们分析自己家乡的果园中都有哪些类型的水果。借助这样的分层检验,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向A层次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并且针对他们给出的答案,做出客观的评价;针对B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评价则需要以引导为主;针对C层次的学生,教师的教学评价则需要以激发思维,调动兴趣为主。利用不同的方法,向学生做出不一样的教学评价,使得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课堂知识点。
        (四)知识拓展环节分层评价
        虽然部编版高中地理教材中涵盖的内容有很多,但仅仅以教材为依托,教师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学科知识拓展需求。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将课外知识点合理引入课堂,让学生在完成了教材知识点学习之后,能够实现知识结构体系的不断完善,从而更好的应对高考挑战以及日后的学习和生活挑战。例如,在讲解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拓展知识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分析“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这一现象。在此环节,教师不需要直接向学生提出过多硬性化的要求,而且鼓励学生从自身兴趣点和理解视角出发,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选择,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应该围绕新高考要求展开全新而深入的分析,以此寻找到高质量的教学评价途径,从而发挥出教学评价的价值,使得学科教学更加高效,促进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学科考试成绩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魏家琪. 基于培养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深度教学策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
[2]秦琪.面向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的教学评价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3):181-182.
[3]马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方法的有效策略分析[J].读写算,2018(08):1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