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朱新生
[导读] 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逐渐加深,教师的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素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素养能力。
        朱新生
        河南许昌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近年来教学改革的逐渐加深,教师的教学目的重在培养学生的素养,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素养能力。新课程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要求教师要围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理念的教学目的,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融入基础教育,众多一线教师也在认真探索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创新高中物理教学设计,整体性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创新模式        
        素质教育下高中教师对学生核心素养观念教育引发重视,这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教学挑战,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素质教育下教师教学要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教学目标,适合教学改革需求,在实际教学中创新设计教学理念。对于高中物理而言,如何在课堂中开展核心素养教学、设置创新教学设计,成为很多一线教师研究重点内容,本文重在探讨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开展高中物理创新教学设计,提高课堂质量。        
        一、高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含义        
        高中物理核心素养是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不仅仅要传授物理知识,还应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驱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进而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自觉投入到物理教学中,便可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物理原理,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力。也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出解决策略,逐渐意识到应先预习课程内容,而后,总结出知识点,方可整理出答案,有助于提高学生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归纳出知识框架,对物理内容理解的更透彻,便于学生扎实掌握物理知识,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以此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符合新课改提出的要求。通过高中阶段的物理学习,学生应形成物理学的基本观念,并能用其理解自身生活的客观世界,能够认识自然界的构成、现象和规律,形成科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高中物理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优化构建知识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与应用素养        
        在高中物理的课程体系当中,知识内容被划分成了几大板块,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各板块内容之间的联系和融合,对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尤其是物理观念与应用素养的培养,主要是看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形成相应的物质观、运动观、能源观、相互作用观,所以物理教师要重视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内容体系的构建,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例如,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与“摩擦力”相关的概念等基础知识,还应当引导学生反思“摩擦力”在现实生活具体应用中的利与弊,然后引导学生将摩擦力与重力、弹力、力的合成与分解等知识开展对比性学习,构建关于“力和运动”的知识体系,这样显然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意识。        
        (二)改变固有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是一次改革能否完成的关键,也是能否在课堂上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首要条件。 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把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作为重中之重,面对新时期教育的需求,这种观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了。

虽然传统的教学理念,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但是在创新和探索方面所做的要求却很少,这就导致了“高分低能”现象的出现。 新时期的教学观念,应当与时俱进,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敢于创新的能力。 要把探索精神贯穿物理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动手动脑,在讲通讲透规则定律后,让学生用物理仪器反复试验,合作交流,共同完成一个试验,然后再给他们学习的建议。 要想从根本上完成课改,教师必须摒弃以往的教学策略,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把核心素养的培养放在重要位置。        
        (三)围绕问题创设情境        
        核心素养主要是解决学生在复杂情境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去适应这种飞速发展和多变的社会。而传统的学习强调的是老师的教,让学生以学科知识学习为主要任务。如果是抽象的知识,就难以学懂,更谈不上去应用解决问题。而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我们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下思考和解决问题,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寻找可靠的证据,让学生在讨论、交流和操作的探究过程中形成解释和交流的能力,实现了课堂的转型。也就是说课堂是解决在课下解决不了的问题,在课上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情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形成了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在给学生讲解物体的惯性这一内容时,给学生播放了一个车辆减速、人奔跑到停下等案例的動画视频,让学生观看视频总结不同案例之间的相似点。首先提出的问题是不同的案例有什么共同点?引出惯性 ;惯性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如果在一个无重力的环境里,刚才视频中的主体会做什么运动?其关键在于学生发现问题、开展探究。        
        (四)采用合作教学法,增强学生责任感        
        核心素养包括很多内容,其中包含责任感、集体荣誉感等方面,因而,可以采用合作教学法,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物理成绩,接受能力,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合作学习小组,使各个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促进学生相互帮助、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合作,逐渐彼此之间越来越团结,进而主动互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同时,加强学生合作学习能力,从而形成合作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便可增强学生责任感,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结论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育部长期关注的一项工作,也是课改的核心内容之一,因此,教师的责任很大,一定要保障在物理教学实践中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核心素养,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明智之举,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让他们能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熙. 深度教学: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探析——以“万有引力定律”教学为例[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10):116-117.        
        [2]胡科杰.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物理单元教学设计[J]. 物理教学探讨,2018,36(10):29-31.        
        [3]宋海峰,薛丽娟.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以“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为例[J]. 物理教师,2018,39(10):2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