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舒
(重庆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重庆 408000)
摘要:单词教学是学生学好英语的前提,因为单词是英语组成的最基本的成分。一个外语学习者若不掌握一定数量的单词,他是无法进学习行听、说、读、写的,因此单词的掌握是学习外语的关键。从单词的构成、词义以及隐喻着手,对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夯实基本范畴词汇教学;加强词语隐喻义的教学;采用词汇分层教学法,以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和牢固的词汇知识体系。
关键词:英语单词的构成,隐喻教学,分层教学
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的成分,是语言学习的中心与关键。但大学英语词汇教学实践中“定义+拼写”的传统做法,难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有效有趣的让学生掌握好、运用好词汇,一直是困扰大学英语教学的难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强调语言能力是人的一般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能力,培养学生从认知的角度去观察英语词汇的组织和规律,从而进行高效的单词学习。
一、重视夯实基本范畴词教学。????
基本范畴词是英语学习中相互作用最直接、最基本层面,其构词能力最强,很多下属词汇源于基本等级范畴词汇。基本词汇一般都是词形简单、音节少、易辨认、用法较多、最先被学习者掌握的单词。对于这类基本词汇(如come,like,do)教师应该优先重点教学。根据认知语言学范畴理论,教师可以采用归纳法归纳、整理单词,形成“语链”,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如,可把基本词汇归纳为:动物、植物、食品、服装、交通、自然现象、职业、文具、家庭、会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条“语链”,然后随着词汇量的增加,逐渐形成一个以这些基本词汇为核心成发散状的网络。
二、充分的熟悉英语单词的构成,了解单词的组合规律
绝大部分的英语单词的构成有其规律,很好的掌握了构词规律,才可以更好更快更准确的记忆单词。英语单词构成的核心部分在词根,词的意义主要由组成单词的词根体现出来的。词根可以单独构成词,也可以彼此组合构成词,通过前缀或后缀来改变单词的词性和意义。(词根和词缀叫构词语素)也就是说,单词一般由三部分构成:词根、前缀和后缀。词根决定单词的意思,前缀改变单词的词义,后缀决定单词的词性。比如词根加前缀dis-,in-,ig-,ir-,im-,un-,non-,ne-等表示否定,比如:possible(可能的)--impossible(不可能的),regular(合格的,有规律的)--irregular(不合格,没有规律的),加上inter则表示“相互”“之间”的意思,还有表错误,表方位,表时间表系列等等的前缀。词根加上后缀可以改变词性,有名词性后缀,比如词根-er,-or,-ster,-teer等则表示从事某种职业或参加某种活动的人,像我们熟悉的teach(教)--teacher(教师);有形容词性后缀,比如:child(孩子)--childlish(孩子般的),intrest(兴趣)--intresting(有趣的),还有表副词表动词的后缀。
三、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词语隐喻义的思维方式和习惯
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本体思维方式,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隐喻在英语语言中大量存在,加强词汇隐喻义教学能有效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1)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隐喻思维习惯。在词汇教学中提高隐喻思维,有助于学生通过英语语言的表层形式体会异族民族的思维特点和概念模式,将某些看似互不关联的词语预期反映的底层概念结构联系起来,最终掌握语言形式背后的概念理据[3]。一单词boar为例,原始意义为“一块锯薄的木材”,引申为“一块木质的平板”,进一步派生出“板床”、“布告牌”,“黑板”,“棋盘”“船舶甲板”等
多个意义。
其中“板床”进一步衍生出“住宿”,而“船舶甲板”进一步衍生出“上船”、“上车”新意义[4]。讲解时将其本意与层层寓义相关联,引导学生理解由本义派生出一层又一层喻义的过程,把握语言的隐喻思维规律。
(2)重视隐喻性习语、谚语文化背景的教学。隐喻性习语和谚语在英语中十分常见,如meet one's waterloo(遭到惨败),No rose without a thorn(有乐必有苦)等。在隐喻性习语、谚语教学中,应注隐喻意文化背景的导入,比如,英语中“dog"含有忠诚、友好之意,一些与(dog)有关的习语(lucky dog,幸运儿),也隐含着褒义。与此相反,汉语中的“狗”一词多少带点贬义。
(3)使用理论阐明实义词与介词搭配规律。英语中介词数量有限但应用广泛,其中很多是其隐喻用法。学生往往死记硬背实义词与介词的搭配,很容易混淆犯错。介词的初始意义是表示具体直接的空间位置和关系,随着语言的发展,介词从空间域转移到时间域、目的域等,例如;at,on,in为空间内部,是表示点、面、体的介词,at 的空间意义为“点、相交”,on为“接触、沿着”,in为空间内部。这些介词通过隐喻延伸,可喻指时间、状态、领域、范围、方式、理由等。在讲授实义词与介词搭配时(如influence on,come across,be cmmitted to,beabsorbed in),可介绍介词的意向图式及意向隐喻拓展,先用意向图式呈现介词最典型的空间意义,让学生由空间域联想到其他更抽象的意义,提高使用介词的准确性。
(4)利用隐喻思维方式,掌握新兴词汇。隐喻是词义发展的催化剂,很多词汇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由于隐喻的作用又有了一些新的含义,如domino的原始意义是“西方的一种骨牌游戏”,现在常用它来指一件事情的发生导致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连锁现象。一些科技新词层出不穷,如blackhole(黑洞)、soft landing(软着陆)、aertrain(悬浮列车)、download(下载)等,其产生表现了隐喻思维方式。
四、采用基于词语原型意义理解的词汇分层次教学
1、实施英语词汇分层次教学。在初级层次的英语词汇教学中,优先重点讲授基本范畴词汇,为进一步学习打牢基础。在高级层次的英语词汇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范畴词汇的基础上学习读音、拼写和语义比较复杂的词汇。注重复合词教学,复合构词法是最有效的词汇构建过程。组合现有语言成分是英语扩充词汇量最为常见的途径,近75%新词是借助这一策略构成的。教师应指导学生摒弃对复合词义“1+1=2”简单猜测的传统做法,指导他们按照语境、实时意义构建的需要,发挥空间复合能力,对输入空间的元素及结构进行选择性整合,达到意义理解的目的。
2、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推断单词含义的能力。强化对词语原型意义的理解。根据原型范畴理论,在所有相关词义中,更为中心或核心的意义的只有一个,是其他词义的原型,具有词义延伸或辐射效应,形成了词义的辐射范围。教师应把词汇的原型意义作为讲解重点,强化学生对各义项间深层关系的理解,培养其根据上下文推断具体意义的能力。
总的来说,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一定要高屋建瓴,既要把握大的方向,又要注重方法和细节,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归纳、联想和推理,把握词汇意义发展和构成的规律,构建一个更加完整和牢固的词汇知识体系,在英语词汇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程琪龙.认知语言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2-21
[2]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1-6.
[3]孙娟.认知语言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枣庄学院学报,2006(04):17-24.
[4]李念良.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大学生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启迪[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4):56-59.
[5]汤素娜.运用隐喻理论改善大学英语词汇及阅读教学[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10(4):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