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李健文
[导读] 目前,由于许多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所以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日渐突出。
        李健文
        湖南省长沙县长沙华夏实验学校  
        摘要:目前,由于许多家庭对于孩子的过分溺爱,所以孩子的身体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同时,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与推广,小学体育的教学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重点关注。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工作来说,体育课程的教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且为小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其不仅可以保证学生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其今后健康且快速的成长,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但是在传统教学理念与应试教育的双重影响下,不但难以激发小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学习热情与兴趣,更导致多数学校的体育教学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从而难以完全实现小学体育教学活动的意义与作用。因此,本文将简述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的相关内容,为提高小学体育的教学水平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小学体育 创新模式 提高教学水平
1.我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现阶段,虽然素质教育的提出与推广,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效,但是从细节处可以看出,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领域,仍旧存有较多的问题与不足,亟待解决。首先是许多小学体育教师仍旧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导致体育教学的内容十分单一,课堂教学的气氛十分沉闷。小学生更多的时间仅仅是在进行一些体育动作的模仿与学习,或是自由的玩耍。这种流于形式的体育教学工作,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目标与意义。其次是学校并不重视体育的相关教学活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许多学校仅仅关注学生的文化课考试成绩,不仅在体育课时的安排上不够合理和科学,更为严重的是部分学校甚者取消了体育课。这样的方式,既阻碍小学体育事业的发展,又给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埋下了诸多问题,大量的近视、身体瘦弱且长期患病等学生的出现,更加突出了问题的严重性。最后是家长方面。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而言,体育教师与家长同等重要。但是由于家长的溺爱以及过分重视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导致学生缺少足够的体育锻炼时间,进而造成体育教学质量与效率偏低的问题。同时,这也是我国家庭教育与健康教育的通病。
2.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的研究
2.1学校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注重提升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
        首先,学校层面应将素质教育理念充分传达给每位体育教师,使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方式,做到与时俱进,注重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的创新,并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与教学能力,以满足新时期体育教学工作的多种要求。其次,小学体育教师应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小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及兴趣爱好,设计教学的内容。同时,教师还应注重激发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之中。再次,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与探讨,分享教学的经验和心得,做到取长补短,共同提升体育教学的能力。

最后,教师应在每节体育课后,进行积极、充分地思考,反思教学中的不足,并及时做出调整,不间断地优化和创新教学的模式,力争教学效果的快速提升。
2.2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从我国大多数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现状分析可知,“角色扮演”是一种较为常用且效果明显的教学方法。因此,为了给小学生创设更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应合理地使用“角色扮演法”,激发出小学生较为强烈的体育学习兴趣,并以此来提升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与质量。在实际开展一些教学活动时,体育教师应根据既定的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并要求和鼓励小学生扮演某个角色加入到教学情景之中。通过扮演的过程,学生可以深刻感受到体育活动过程中的一些乐趣,进而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与热情。由于小学生对于一些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所以体育教师在进行备课时需要将其考虑进去,并设计一些可以引起学生关注或是兴趣的环节,将其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到课堂之中,以此来提升课堂学习的成效。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有关立定跳远的教学活动过程时,可将青蛙的故事带入到示范动作的讲解之中,并将跳远的整个过程形象地比喻为青蛙跳。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快速掌握和记忆跳远的一些动作要领,还能在故事的感染下培养出学生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从而实现多方面的教学目标。
2.3合理分配学习小组,优化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工作来言,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性格与兴趣将学生划分成两个小组。首先,教师需要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调查学生对于哪些体育活动比较感兴趣。其次,根据调查的结果,将相同类型或是相似度较高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之中,并分别开展教学工作。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间的感情,还能促进其集体意识的养成,且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使学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特长,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体育锻炼活动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我国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偏低的问题,有关教育部门以及体育教师应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与方式,创新并完善教学的内容与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为其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与良好的身体基础,也为祖国的发展提供更多且更为全面的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春燕.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4):114.
[2]薛忠.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J].关爱明天,2015,(1):265-265. DOI:10.3969/j.issn.2095-6878.2015.01.444.
[3]龙遗倩.浅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南北桥,2019,(3):24.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9.03.022.
[4]黄敏.更新小学体育教育观念,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模式[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8,(47):77. DOI:10.3969/j.issn.2095-4751.2018.47.076.
[5]郭东兵.创新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水平[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12):110. DOI:10.3969/j.issn.1674-6317.2017.12.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