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小雅
浙江省衢州中等专业学校 324000
摘要:教学环境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各种外部条件,教学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本文从教学物理环境、教学资源环境、教学人文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旅游专业教学环境。
关键词:旅游专业;教学环境
一、教学物理环境的创设
教学物理环境是指教学赖以进行的一切物质条件所构成的整体,它是教学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校园布局、学生公寓、教学楼、实训场所、体育运动场所,以及教室、实训室的装饰等都属于教学物理环境。
在职业教育新理念的推动下,教学物理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教学场所从教室搬进了实训室,实现了向理实一体化教室的转变。旅游专业的教学具有很强的职业性和实践性,这就有必要在校内按照企业的实际需要设置模拟的工作场景作为教学环境。
旅游专业的教学物理环境设计如下:
1.多媒体教室
传统的教学以教室为场所,以黑板作为载体,全凭教师的“说”功来吸引学生,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上课感觉乏味,更谈不上熟练地掌握技能。而在多媒体教室授课,教师借助计算机、投影仪等教学硬件系统,将教学内容通过音像、视频、图片等形式传递给学生,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学生接受的信息量很大,能达到预期的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旅游文化》、《地方导游基础知识》、《模拟导游》、《旅游地理》等教材时,若能给学生创设一个多媒体的模拟情境,以视频、图片等各种形式展示教学内容,所谓“百闻不如一见”,此种教学方式必能促进学生把“旅游”学“活”,否则只能停留在纸上谈兵。
2.网络教室
旅游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教材内容的有限性和知识的滞后性,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补充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有位教师在网络教室给学生上园林中的建筑这一内容时,让学生分组活动,一组学生寻找一类建筑的图片,学生们把收集的图片汇总后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图片集,然后利用多媒体将资源进行共享,老师感慨说学生搜集到的图片多而全,这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也弥补了教师个人力量的缺陷,真不愧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可见,在信息时代,网络不仅是教师个人学习和备课的资料来源,也是学生主动汲取营养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旅游专业教材(2009版)中大量的预习和课外拓展课业都要求学生使用网络收集资料,如果没有网络教室供学生使用,那么课改也是名不副实的,课改难免仍停留在“教师一言堂”的本质。
3.操作实训教室
旅游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操作技能的训练,所以各类实训室是教学媒体的另一个集中场所。旅游专业应当根据课程设置配备相应的实训室,酒店服务方向的要设置客房实训室、中西餐饮实训室、前厅实训室、酒吧实训室等。为了使学生在校期间能熟悉工作环境、熟悉岗位、熟悉岗位间的衔接和服务流程,酒店类课程实训室的结构布局要尽可能符合物品流通、人员流动的习惯,在硬件上要尽可能和酒店相似,在软装修上要接近酒店的氛围,总体环境要与酒店的工作情境接近。此外,根据教学的需要,还要有实验室管理制度、服务程序和标准、实验室安全制度等。有条件的实训室还可以安装多媒体设备,一边进行多媒体教学,一边进行岗位操作教学,这必定能提高教学质量。
二、教学资源环境的创设
教学物理环境是教师施展教学技能的舞台,教师通过这些教学设施与实训设备等硬件教学媒体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要在这个舞台上唱好戏,就需要设计出一个完善的教学方案并加以完美的实施,即需要有一个资源环境作后盾。
1.制作合适的授课资源
教学资源环境强调资源本身的有无以及是否适用。在信息时代,教师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教师所获取的第一手原始状态的资料并不能直接用于教学,需要经过筛选、加工,再通过与多媒体技术的结合,最终成为教学环境的一部分。
因此,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必须学会筛选资源信息,学会选择媒体工具,以构建一个促进学生真正发展的资源环境。
2.构建资源共享的团队
教学资源环境还应强调资源的共享。教研组内要形成一个资源共享的氛围,重视集体备课,因为毕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走路,会走得更稳、更高。教研组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整个组的师资力量强大了,才能促进专业的发展,从而反哺教师。
三、教学人文环境的创设
教学人文环境相对于教学物理环境和教学资源环境等“硬环境”来说,属于教学“软环境”,包括在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以及相互之间所形成的教与学的氛围。
在学校内部的教学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主要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关系;在学校外部的教学环境中,即在学校与企业合作的教学实习、工学结合过程中,除了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互关系外,还存在学生与员工、学生与顾客等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交互关系。这些复杂的人际关系构成了教学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通过人的情绪、认知和行为直接影响教学氛围,影响教学活动的效果。
1.构建和谐的师生交互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对教学活动影响最直接、最频繁、最具体的人际关系。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学校里常有这种例子:某教师教学水平一般,但是和学生关系亲近,学生便乐闻其道,成绩也理想;某教师的专业水平很高,但是学生很不喜欢该教师,结果学习效果很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只有构建一个民主、平等、和谐、尊重、信任的人际交往关系,才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和探究,使教学变成一个师生双向的互动,而不是教师单项地传递知识。
2.营造平等的学生间交互关系
学生与学生之间基于学习的交互关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生由于自身交流的需要而主动产生的交互,另一种是教师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而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而形成的学生之间的交互。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平等的,互动的有效性取决于任务的结构、团体动态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因素。
3.共建良好的校企合作氛围
在教学人文环境中,尤需一提的是学生在教学实习、工学结合期间与企业员工、顾客之间的交互关系,这一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实践学习的效果,左右着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可度,影响着就业方向。
首先,由于旅游专业的校外实习单位以酒店为主,酒店是个复杂的社会缩影,社会的各种不良现象都会在这里出现,有的顾客还会随意地侮辱实习生和服务员,顾客的这些不良风气都会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人生观和世界观,影响对专业前景的判断。
其次,许多酒店把实习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来看待,一天的劳动时间长达十一二个小时,工作累、脏,还要面对顾客的百般挑剔,这些都会让学生失去对专业的兴趣和信心。许多旅游专业学生在实习期间都声称“做怕了”,就业时很少有人会继续从事酒店行业。
第三,实习期间,学生接触的主要工作人员是酒店的一线服务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由于他们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不够,管理和教育方式往往简单粗暴,不能站在导师的高度去引导学生,结果就导致学生厌学、厌人、厌工作环境。
因此,针对未成年的学生在酒店业实习的问题,企业和社会要多一层鼓励,多一些关爱,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氛围,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下一代,培养人才,让他们在酒店业走得更远、更高。
四、结束语
旅游专业教学环境创设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须将学校条件及发展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有机结合。既要考虑学校本身的现实状况与发展趋势,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与地方经济发展协调一致。这样,学校和专业的发展才能进入一个良性持续健康发展阶段,伴随着地方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相信旅游教学环境创设问题在“十二五”发展期间必能得到高度重视和有效解决。
参考文献:
[1]何克抗. 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 中国大学教学,2004,(7).
作者简介:祝小雅(1977-01),女,汉族,浙江江山,大学本科(管理学学士),中学高级职称,教研组长,研究方向:中职旅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