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环境下中职物流教学改革方向分析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李攀
[导读] 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升,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攀
        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  528471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化水平的不断完善与提升,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教育领域内,中职物流教学改革方向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期望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探讨中职物流教学存在的问题,而后已信息化环境为大前提,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信息技术;中职;物流;改革

        在信息化环境下,信息技术与物流行业可以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节约配货与配送的时间,与此同时还能够促进物流行业的发展。中职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场所,应该创新物流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投入到实践当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自身技能为优势赢得社会青睐。
一、中职物流教学现状
        对于物流专业来说,其最为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例如。射频识别技术和条码技术。主要目的是为让学生提高自身专业水平,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框架。但是根据当前教学现状来说,由于物流教学时间有限,所以授课过程中老师大多出来讲述,导致学生无法深层次理解物流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积极性日益低下,学习效率大打折扣。
        总体来说,物流专业是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不仅仅包括物流学,还包括信息学[1]。为此,中职物流教学朝着信息化改革是明确之举。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想要在短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困难的。例如,对于物流管理课程资源,书本内容中只具备少量的练习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活学活用知识的能力。除此之外,信息资源相对匮乏,信息资源的共享性范围较窄,进一步消磨学生学习兴趣,导致中职物流教学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二、信息环境下中职物流教学改革方向探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在信息环境下,当老师向学生进行内容知识讲授时,应从易到难进行讲述,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有过渡性,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物流内容知识的乐趣所在,而后激发自身学习兴趣和内在潜能,提升对专业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可把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强化学生专业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能够了解物流管理知识中的关键所在。之后走入社会工作岗位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处理工作中遇见的问题,而后赢得管理者的青睐,也彰显出中职教学质量的高效和实用性[2]。例如,当老师开展条形码教学时,首先应事前做好教案设计,之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ppt幻灯片为学生播放,展现此章节教学内容。之后,让学生借助手机扫描等形式,对条形码概念进行理解,相比传统粗略讲述和灌输式教育,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可以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而后吸引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专业知识能力。又或者在学习《物流运输知识》中,首先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了解运输货源市场的构成和各种运输作业流程的基本知识,之后学生能够根据货物的特性选择运输方式,科学制定运输方案,掌握货物装卸的基本操作。而后借助信息技术的视频播放能力为学生播放关于此章节内容中的法律法规,保证学生能够掌握各种运输合同签订的要求。对比传统教学,动态画面能够更加吸引学生兴趣,然后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二)借助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为提高学生在物流专业课堂上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信息环境下,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来创新教学方式[3]。这样不仅能够使得老师的教学内容更加完整丰富,还能够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内容知识的补充,同时还能够促使自身计算机水平得到提高。


        以《仓储与配送方向》为例,在传统教学中,大多老师通过地图的形式来规划线路,知识与学生之间有一道不可忽略的鸿沟,学生不仅不能够有效理解教学内容,同时还不能够准确掌握仓储与配送方向的最佳方案。但是,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时,首先老师可以提升自身专业计算机水平,之后借助计算机制作出具体仓储与配送方向的线路。而后在课堂中为学生播放,如此一来,通过箭头的变化与指示学生能够更加清楚了解和掌握仓储与配送方向[4]。紧接着,改变老师是课堂主体的地位,把学生放在课堂主体,让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搜索相关内容与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课下与同学进行分享时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同学的专业技能。之后,老师,仍旧可利用信息技术预留课下作业,让学生线上答题线上交卷,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仓库内部及及区域分类的标准与要求是什么,盘点货物中异常问题的处理方式是什么,对货物性能基本养护的操作是什么”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学生问题的回答老师能够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后找出教学漏洞,科学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专业水平。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
        传统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压力的影响,老师常常忽视教学评价的重要性,而是把大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中。这样不仅不能够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反而会影响教学质量的提升[5]。在信息环境下,中职物流教学改革时应该注重教学评价这一环节,通过教学评价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思考,不断为教学课堂注入新的色彩。
        以《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为例,主要教学内容为:商务信息的收集已筛选,信函的接收与发送,信息发布与共享等等。教学目标为: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能够使用AIDS等各种物流信息技术设备,能够熟练利用信息技术手机跟踪物流信息等。所以,老师的教学任务是十分繁重的。但是在这一过程中,针对商务信息的搜集与筛选,这是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内容知识,首先针对这一教学环节,老师应该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应从学生和自我出发,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资深教学问题,从自我出发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教学中提问学生关于讲过的知识内容,并让学生表述自身对内容的理解。若大多学生回答不够完善,出现同一知识点遗漏现象,老师可借助信息技术再次进行内容讲解,这样不仅能够使得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也能够弥补学生的知识空缺,而后更好地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知识[6]。其次,在反思自身教学过程中,老师应从课前、课中、课后出发,课前评价:老师需要考虑信息技术是否合理运用,运用信息技术是否提高学生学习自信。课中评价:是否与学生课堂互动,学生是否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到更多知识,借助信息技术授课是否顺利。课后评价:借助信息技术预留作业学生效率是否高效,学生是否线上咨询等,最大程度上完善教学流程,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已进入信息化时代。为此,中职物流教学改革方向也应该朝着信息化迈进。借助信息化开展物流教学,不仅能够为学生展现更多的专业知识,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后提高总体学习水平。如此一来,教学质量也得到有效提高。除此之外,也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丝玲. 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物流教育教学方法改革[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9, 000(028):188.
[2]林萍萍. 大数据环境下中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好家长, 2019, 000(049):P.40-40.
[3]林萍萍. 大数据环境下中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 好家长, 2019(49):40-40.
[4]杨剑英. 浅谈信息化手段在中职物流教学中的运用[J]. 好家长, 2017, 000(058):194-194.
[5]许清欣. 信息化背景下中职物流专业智慧课堂的构建[J]. 长江丛刊, 2019, 000(014):141,143.
[6]王丽娟. 智能物流时代中职物流专业教学改革初探[J]. 青春岁月, 2020, 000(005):219.
作者简介:李攀(1985-10),女,汉族,重庆,硕士研究生,中级教师,研究方向:中职物流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