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波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省达州市635000
摘 要:在对医院整体医护人员的构成体系分析中,其主要人员构成除专家、主治医生外,护理人员的占据比例最高。在我国的综合发展中,随着我国自身的医疗措施深入,医院整体的体系也不断创新优化。因此,对于护理专业的教学产生了全新的要求。在护理专业当中,教师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培养,必须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提升整体的教学方式。本文将就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与改进方法探析展开讨论,阐述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现状,分析如何通过合理有效的方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当中进行改进,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模式;方法改进
高职学校与普通学校有所不同,高职学校在教学当中,除对学生的教学知识点进行渗透外,非常注重学生自身的实践性。其中,在护理教学体系里,学生的实践性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一环。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可靠性以及稳定性,教师必须先有的教学模式进行集中改良,为后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保障。目前,虽然教师对高职护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产生了相应的教学经验,也有部分教师主动开展了教学模式的改革。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依然存在不少需要改进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高职学生自身的综合发展。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集中培养。
一、我国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现状
(一)教学模式较为传统
对高职护理教学体系进行集中分析,可以得知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在教学当中更倾向于知识的“灌输性培养”。在培养过程当中,教师占据了课堂主导授课地位,对学生的教学知识点未进行详细分解[1]。护理是一门非常庞大且分支众多的一项科目,其每一项分支又可以细化为不同的三级分支。因此,在整体的教学体系当中,教师必须根据现有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在教学过程当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弊端,为学生与教师的“沟通性”不足,学生无法在课堂学习当中,针对教师的教学知识点全部吸收。而教师受课堂时间、学生数量、自身精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对学生的跟踪性教学不足。很多学生就自身不懂的教学知识点并不愿意与教师进行现场沟通,因此,教师无法有效掌握学生在护理过程中产生的困惑,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方案无法有效了解,降低了整体教学模式的有效性。虽然为了改进整体的教学模式,有部分教师尝试使用网络教学,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但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很多教师对于线上教学缺乏实际应用经验,自身并未形成一整套详细的教学环节。在对学生的课后辅导当中,线上教学存在严重的“不确定性”。
(二)整体的教学规划有待提升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教师自身的教学弊端非常明显,学生因学习积极性不高,在护理专业教学当中无法进行有效的实操,而教师无法对每一位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2]。学生在后续学习中,相应的学习难点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学生在后续的临床护理当中出现工作失误。例如,在临床护理当中,很多学生在初入医院时,对病人进行输液治疗的过程当中,约有12%左右的学生都出现了首次入针位置错误,导致病人无法进行输液的情况。为了避免此类情况,教师必须对教学当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对学生进行专项讲解。但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为了保证相应的课堂教学知识点的渗透要求,无暇对这些领域进行集中培养。如在对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护理当中,教师主要侧重于讲解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的特征。但是在实践当中,教师忽略了学生关于血压测量、心电图分析等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在毕业后虽然专业知识扎实,但是临床当中严重出现了护理经验不足,降低了整体的护理效果。
二、如何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中进行有效改进
(一)教师对自身的教学体系进行完善
就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训来讲,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注重学生的综合成长,确定自身的教学方案,并基于教师设定的目标,对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双结合的教学[3]。在护理教学当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临床护理以及社区护理,对学生自身的护理方式进行有效提升。为了保证整体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经验,就学生自身的发展特点,开启专项性的课程教学。在实际教学中,加大课程实践比例,例如,教师可采用“思维导图”的模式,对对自身的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使用思维导图中的“枝状分析图”将自身教学模式的优点与缺点进行罗列。通过比对分析,教师可以有效得知自身教学体系的待改进之处,以便在后续的教学当中进行整改。
(二)教师需要彻底落实“理论”与“实践”双结合的教学模式
对于高职护理专业的学生来讲,“理论”与“实践”双结合的学习模式,将对其日后的护理技能起到非常重要的提升效果,很多教师以及学校在自身教学规划的设定当中,也以“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为主[4]。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受不可控因素影响,很多学校与教师并未对“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效落实,导致整体的教学效果呈现“假”、“大”、“空”的现象。为了避免此类情况,教师必须针对自身教学体系进行集中优化,引入全新的教学模式,提升课程实践所占。例如在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边学边做”,以护理专业的实际发展为整体导向。在进行解剖课程当中,以“观察颈动脉血液循环”为例,在“观察颈动脉血液循环”中,通常会使用医用实验兔进行观察。在观察过程当中,很多教师通常会让学生组成相应的小组,观察教师的现场解刨示范,随后学生自身进行解刨。这种教学方式寻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受自身记忆力的影响,无法对教师的解刨步骤详细记录,在后续的解刨中,极容易因自身的操作失误导致医用实验兔当场死亡,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为了避免此类现象,教师应采用录像设备,对自身的解剖过程进行录屏,并在录屏结束之后上传到学习群中,便于学生随时进行下载查看,完成理论学习。而在实践教学当中,教师应让每位同学亲自观察,并触摸医用实验兔自身的动脉,分析其血液循环原理,并绘制血液循环图,加深自身的综合印象[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护理专业教学当中,为了改进整体的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学习进度进行有效分析。护理专业作为高职教学的基础性专业之一,其自身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我国医疗体系的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培养作用,对后续人才的输出提供有效支持。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必须强化学生的学习地位,弱化自身的影响,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对临床实操形成自身独特的经验。在后续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参与热情,在教学方案当中,有效落实“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教学。经过教师全方位、多角度的教学,高职护理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护理技能将得到有效提升,为其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有效基础。
【参考文献】
[1]邹进,宋旭日,黄谦,etal.小讲课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病理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中外医药研究,2018,000(028):P.63-65.
[2]石蕾,房德芳,王晶,etal.高职护理专业"专接本"人才培养模式下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8,030(003):78-80.
[3]冯卿.浅析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08):130-130.
[4]杨阿应,王春梅.浅析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与改进措施[J].才智,2018(33):13-13.
[5]赵小义,白冬琴,杨晨,等.高职外科护理课程理实一体教学模式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
作者简介:李建波,1982.02,男,汉族,四川邛崃,本科,讲师,支部书记,信息化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