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齐
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运用到合作学习,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让每个学生在积极思考中学会动手实验,让每个学生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正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较好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结合本人在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合作学习的运用:
一、 合作学习的形式多样化
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同桌合作、朋友合作、四人小组合作学习、班级内大组讨论、班级之间的竞技赛等多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如果经常采用一种合作学习方法,学生当然就会感到厌烦,合作学习时的积极性也不会高涨,讨论的效果也不会尽如人意,合作学习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运用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无论是两个人之间的合作,还是班级内外的竞技比赛,每次形式都要发生变化,使学生学习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讨论时热情高,讨论得出的结果当然也会不错,合作学习的目的就能顺利达到。
二、 重视合作学习的准备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经常用到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刚开始发现当布置完讨论任务,学生开始讨论时,有的学生不知道老师布置的任务是什么,在那里东张西望,有的小组干脆说起了闲话,等到交流时就哑口无言。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忽视了合作学习前的自主学习准备工作。没有自己先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理解意思,怎么能进行合作学习呢?大伙儿在讨论时说些什么,又有哪些结果呢?这都说明没有准备好,就不可能进行好合作学习。
后来我先下达任务,让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查找资料,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从而也收到预期目标。
三、合作组织者轮流担任
任何活动必须要有好的组织者,既然是合作学习,就一定要有计划有准备,并且必须要达到一定的目的,无论结果如何都要拿来和全班同学进行交流。通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凡是交流汇报讨论结果的学生,都是小组成员中成绩优秀学生,而小组中的其他成员只是在一旁看着他说,甚至有的人连讨论也不参加,只是听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侃侃而谈,连嘴也不张开,参与讨论的只有那些优秀的学生。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们认为站起来交流的只可能是那些优秀学生,怎么也轮不到他们,干嘛还要参与讨论呢?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让每个人轮流担任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并且提前把要学习的任务下发到班上。所有组织者都必须提前做好准备,并提交合作学习的提纲,我进行审查,在展开合作学习。这样无论是谁,都有机会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久而久之,小组合作学习时,所有人都回全身心地投入到讨论中,因为他们每个人都有可能代表全组组员进行全班交流,如果不认真讨论就无法将组员的看法告诉同学们。这样一来,无论成绩优秀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都能在合作学习中热烈讨论。久而久之,所有的学生都能完全投入到合作学习之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四、 教师参与合作学习
教育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老师的教,学生的学,老师的引导,学生的思考,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学习并不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也应和学生们一块参与到学习中来,和学生们一起学习。在学生进行讨论时教师走下讲台,积极地参加到热烈的讨论中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更让学生感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是大家学习上的好朋友,这样不仅可以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还可以让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融洽。
教育教学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和思考,使得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作者:付永齐 建始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44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