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孙红梅
[导读] 通过对我校九年级学生的思品课堂调查和分析,个人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孙红梅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城西中学  江苏苏州  215000
        通过对我校九年级学生的思品课堂调查和分析,个人认为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自身的因素。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资源整合不合理;其次是学生因素。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自主学习效率低;最后还有其他因素,如教学安排存在缺陷、课的处境、对升学率的过分重视、中考制度的变革……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1、树立新的教学观念
        ①建立新的课程观
        对这门课程,不是考试的工具,而是要使本课程成为引领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思考、体验、探究,从而发挥课程在学校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②要建立新的教材观
        教师要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学生是用教材学,而非学教材。教材只是为学、为研究、为问题解决、为学生发展提供一种凭据,它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要使教材内容同学生的经验与体验建立联系,要搭建起教材内容通向学生生活的桥梁。所以,一定要联系实际,不“唯”教材;联系热点,用活教材;不断创新,加工教材[吴文彪.加强教学资源整合提升中学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0(06):33]。
        ③要树立新的教学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指导者、参与者和评判者。作为设计者,教师必须把课程内容转化为具有探索性、开放性教学问题,通过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师作为组织者,就是组织全体学生来实施计划方案,并保证顺利完成,要求教师必须具备驾驭课堂的能力[刘建增.新课改下如何进行思想品德教学[J].理论研讨,2006.(07):22-23]。
        ④还要构建良好的教研观、建立新的学生观、学习观
2、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①提高备课能力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应当是用他的终生来备课的。”教师对教材理解不透彻,忽视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忽视教学资源在建构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将最终导致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发生。
        ②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曾经有一个老师跟我谈起,在他们学校有些老师在课堂管理中一有事就找班主任,或者找学校领导诉苦,说某某班学生太难管,好像完全没有一点管理能力。例如:我在上《自觉服务社会》一课时,我用深情的语言,真挚的感情讲述贫困地区学生失学的事例,我分明看到学生眼里的泪花,当我提议为贫困山区儿童做点什么时,学生们纷纷把口袋里的零用钱捐出来,整个课堂成为令人感动的爱心现场。那一刻我感到我的心和学生的心是真切相通,他们被我感动着,我被他们感动着。
        ③加强课后反思能力
        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职业成长的必经之路。“那些喜欢反思,并且在此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也会成为胜人一筹的教师,他们可以指导其他的教师成长”。

([美]:《培养反思力》)同时,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师的个人成长,也为教师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交流体会提供了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平台,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写好课后反思。
二、优化教学设计,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1、优化教学设计
        新教材知识面非常广、安排的教学课时又很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课程标准对每一个知识点的要求,从旧教材中解放出来,对教材大胆取舍,合理组织,
        2、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
        ①体现教材特点,先学后教
        新教材倡导以人为本,即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学、探索、实践的过程,让每位同学都变成为有理想、有意志、有情感的主动发展的个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渴望表达、渴望体现自身价值的愿望,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李继宏,徐永.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教学的生命价值视角解读[J].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4-46]。具体分为两个阶段:先学,即课中、课前预习,生成问题;后教,即在教师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
        ②整合教学内容、教法,拓展内容,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现行《思想品德》教材特点之一是涉及的内容广泛,教材对涉及内容介绍简单。虽然教材中插有“相关链接”、阅读材料、图片,但学生要真正理解课文内容,将其应运于生活实际,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取舍和调整,以适应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的需要。
        例如,在学习“辉煌的历史篇章”这一问题时,涉及到中国近代历史有关内容;在学习“认识依法治国”时,涉及到法律等方面的内容等。
        ③理念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九年级思想品德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因此,教学中一定要使教学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同学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活动方式完成任务和实现扮演好角色、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的目标。例如,在讲“广泛的民主权利”这一节时,每位同学积极参与,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各小组选择了准备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的渠道。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使学生依法参与政治生活、体验到自己是国家的小主人。
        三、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新课程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积极性,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要培养独立性,由“我不能学”转变为“我能学”。
        对于九年级这个阶段来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九年级学生即将结束义务教育阶段,进入新一轮选择和分流。应该说这一阶段是人生中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如何更好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是影响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的关键因素;学生是影响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因素;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与灵活运用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健全合理的评价体系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有着持久的影响;此外,学校的、社会的其他因素也不容忽视。只有教师、学生以及各方面相互配合才能真正提高九年级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