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教学现状研究与对策探析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刘建林
[导读] 初中生学习生物,不仅可以提高生物知识的了解,还能够促进 对大自然的喜爱。
        刘建林
        博兴县第六中学  山东滨州  256512
        摘要:初中生学习生物,不仅可以提高生物知识的了解,还能够促进 对大自然的喜爱。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会影响生物教学效果,为了提高生物教学效果,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教师要开始重视生物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 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得不到创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新课改和新课程都推动着教育教学发展,但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还没有转变过来,对学生的要求还是比较看重成绩,教学过程中也是使用应试教育手段,严重缺乏创新性,学生依旧是在被动地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实践的机会也很少,这使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不理想。教师沿用传统教学方式,使教学理念也得不到创新,在课堂上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学生硬性记忆知识,师生之间缺乏互动,课堂氛围压抑、沉闷,这很难让学生对学习有很高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即产生了厌学现象。总之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都过于传统老套,这使学生对生物学习无法产生兴趣,课堂教学中没有教学活动参与,没有互动,只有不停的知识灌输,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法好好学习生物,掌握生物知识,使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
        (二)学校教学设施配备不齐,影响教学效果
        初中生物学习中,生物实验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内容,通过生物实验能够使学生对生物知识和生物现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并能通过动手操作积极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是,在当下的生物教学中,学校和教师对生物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设施上准备得并不充分,这给学生学习生物带来了阻碍,使很多生物实验都无法进行操作,一些必须通过实验才能完成的教学变成了知识讲授,学生不能掌握实验方法和实验原理,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生物的效果。除此之外,教学设施不全,还会影响教师教学方式上的创新。
        (三)没有正确引导生物的实验教学,使生物实验犹如不存在
        对于刚学习生物知识的学生来说,生物实验课是学生对未知区域的探究,充满着新鲜感。所以,学生对于生物实验课会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通过显微镜观察生活中的生物现象。但是学生对于生物课程的喜爱只停留在了表层,老师没有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探究生物知识,这样便偏离了实验教学的目的,使生物实验犹如不存在
        二、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培养学生对生物现象的认识,加强学生对生物本质的了解
        作为合格的生物学老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与生物学实验的关系,更重要的是要注意生物学现象的成因,解决生物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进行生物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比如,在利用显微镜对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进行观察的时候,要想学生独自实验,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得出两个方面的结论,一方面是洋葱鳞片叶表皮没有展开;另一方面则是在制片的过程中没有将压片压好。与此同时,在同一个实验中,细胞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学生要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因此,在通过实验中,能够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激发起学生对知识探索的基本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养成正确思考习惯。
        (二)完善生物教学设备,借助现代科技进行教学
        初中生物学是高度实验性的,需要测试许多知识点以使学生加深理解,并使学生直观地发现生物变化现象。因此,对于缺少教学实验设备的学校,有必要依靠政府和社会的力量来增加资金投入和改善教学所需的设施。例如,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列出每章的知识点,要点和难点,并通过计算机向学生显示PPT,学生不懂的地方再进行解答。

对于更抽象的生物学知识,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还可以使用动画效果来显示其萌芽,开花和结果的整个过程。
        (三)加强师生沟通,强化问题引导
        师生关系一直是确保教学效果的关键。对于初中生物教学而言,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和谐关系。对于老师而言,最重要的是要注意学生的主导地位,即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增强他们处理问题的能力,必要时可以与学生讨论并放松师生之间的关系。此外,它还可以加强问题的指导性教学,即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研究问题,让学生进行猜测,并与独立的实验证明一起探索问题的答案;同时,学生必须形成一种质疑的精神,即杜绝“教师的结论都是真理”的错误思想,对于任何研究都要有自己的想法。
        (四)创建资深的教师队伍
        一些学校对生物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为生物课程配备的教师资历也不够高,甚至存在非生物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这使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严重下滑。非生物专业的教师在生物教学中难免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发生,对深层的生物知识无法充分掌握,直接对学生学习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能够有效提高初中生物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学校应该对生物教师引起重视,培养资深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让教师具备极强的生物教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程,充分为学生学习考虑,积极培养学生的生物应用能力,完成素质教育的要求。
        (五)教学方式多样化
        新时代教育教学要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师要不断适应教育教学发生的改变,对教育理想有充分的理解。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现代科技资源,实现信息化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例如,在教学关于“细胞”的课程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细胞的形态、组成、特点等,让学生看到肉眼无法观看的细胞,看到细胞分化和发育的过程,学生通过观看生动形象的视频,能够立刻对学习产生兴趣,激发求知欲望,使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在生物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开展生物实验,例如在了解细胞之后,教师可以直接开展生物实验课,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植物叶片和根茎,让学生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了解微观世界。课后教师布置制作细胞模型的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六)找寻有效的实验教学法,使实验教学效果显著
        在实验教学中,为了使实验教学效果显著,老师要把握好实验的过程,对于初中生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的将实验和需要实验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才可以逐渐提高实验教学的作用。比如在学习《植物细胞》时,部分学生会由于显微镜操作不对而找不到细胞表层细胞,这便需要老师及时进行知道调整,使学生正确的操作和进行。另外,部分学生对于实验的学习只会停留在表层上,老师可以采取提问、学生质疑、实验报告等方式对学生反映的现象及时纠正,使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真正的认识到生物知识的原理

        结语:
        新时期教育教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初中生物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学以致用,充分发展综合能力。初中生物教学应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使教学得到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徐欢.浅析初中生物学科教学现状及对策[J].中华少年,2020(15):151-152.
[2]葛伯红.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12):32.
[3]张学营.初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新智慧,2019(10):100.
[4]刘今.初中生物学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J].现代交际,2019(05):213-214.
[5]张惊雷.初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8(95):166.
[6]张明.浅谈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华少年,2018(25):36.
[7]钱伟.新课改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索[J].考试周刊,2018(52):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