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品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516057
摘要:当前,羽毛球教练员粗略地采集和分析训练数据,随后结合个人经验来优化训练模式,表现出明显的数据采集不全面、分析不深入、应用不准确的问题。大数据技术围绕着制订目标,采用先进的软件系统采集、处理和输出数据资源,表现出数据量大、时效性高、输出结果多样、价值密度高、准确性强的特征。这由此能够实现羽毛球训练数据分析由人工向机器、由经验向计算的转变,可以大大提高训练数据处理过程的准确性与 时效性,更好地指导羽毛球训练模式的设计与实施。
关键词:大数据系统;羽毛球;训练模式
羽毛球运动是我国的重点夺金项目,在巧界排名中居领先地位,占据着非常有力的位置。随着新规则的实施和竞争对手实为的増强,对我国羽毛球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屯、理素质,还要具备灵活的技战术素养。而运动员的日常训练是提高技术水平和运动素质的首要途径,教练员组织运动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有针对性的训练过程显得格外重要。
一、羽毛球训练过程中大数据系统设计
羽毛球运动表现出鲜明的技巧性与战术性特征,以此为基础所设计的大数据 系统包括移动端模块和服务器端模。可以进一步细化为临场监控 和统计模块、得分与失分统计模块、战术演示模块、训练计划模块;后者则可以细分为权限管理模块、训练资料库模块、训练监控资料库模块、辅 助信息管理模块、技战术提取整合模块。 各模块均具有个性化的数据采集对象与处理方式,如临场监控和统计模块主要是对羽毛球运动员各个阶段训练内容的系统采 集,最终以数据、图形、表格的形式显示本次训练的回合数、总拍数、平均拍数、平均时间与平均分等; 战术演示模块则是根据对手的个人运动特点以及所选择的战术特征,结合己方运动员的运动特点,实施赛场战术预演,由此确定一个最佳的攻击与防守战术。移动端模块和服务器端模块在羽毛球训练大数据分析系统中处于核心位置,由此形成完整 的数据输入、处理、存储与输出运作流程。具体来说,相关人员将数据输入到移动端模块,简单展示数据统计结果之后,其训练数据信息传输至服务器功能端,存储在该模块之中,当用户输入信息请求指令时,服务器功能端模块则按照指令完成信息的整合计算,并由此以直观的数据、图形、表格的形式呈现在界面之上。
二、羽毛球训练过程中大数据的采集
大数据系统是建立在搜集与分析海量数据信息的基础之上而实现的,因此对 于羽毛球训练过程中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是建构大数据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项工作内容。结合羽毛球训练实际情况,为每一个羽毛球教练员、数据统计人员设计一个账号和密码,既可以单独地完成对羽毛球运动员整个训练过程 或者是单项技术的数据采集,也可以同时由数人完成数据采集,最终经过系统的“折 中计算”或者是“冲突确认”来完成数据 信息的采集与存储,可以充分保证羽毛球训练数据采集的规范性。在模拟球场中选择羽毛球的起点与落点位置,系统自动 导入记录选手名字、选择区域、得分类型、技术类型的信息,并且自动更新运动员直接得分、主动失误、压迫性失误、非压迫性失误、总分中的选项数据。这由此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采集的系统性、准确性与高效性。
三、羽毛球运动训练技术
1、握拍法。羽毛球项目中,运动员必须手握羽毛球球拍来击球,正确握拍能够使运动员将球击打到另一方场区的任何位置,反之影响他们的羽毛球技术水平。
必须有意识地练习握拍技术,如徒手练习,针对特定的球进行练习,如训练正手推、借力挡、反手推、减力挡、正反手搓下旋球、正手快带弧旋球等。羽毛球的两种最基本握拍法分别是反手握拍法以及正手握拍法。第一是正手握拍法。准确的握拍方法是右手虎口要对准羽毛球拍柄窄面的内侧斜棱,食指以及拇指能够自然握成“V”字形,相对贴握在羽毛球拍柄的双侧宽面上,小拇指、无名指以及中指应该将拍柄自然握住,小鱼肌外缘和拍柄末端应该齐平。中指以及食指应该适当分开,拍柄以及掌心要留下适当的空隙。手臂在握拍后应该非常自然朝前伸,地面以及拍面整体上应该处于垂直态势。第二是反手握拍法,它的正确握拍方法是在正手握拍法的情况下,食指以及拇指应该向外转动拍柄,食指适当朝着中指进行收揽,拇指内侧要自然地贴在羽毛球拍柄部分的内测宽面或者内侧棱上。这种我配方法的主要优点是它依赖大拇指发力,因此发力具有较强的爆发性、动作快而小,发球动作的一致性非常突出。爆发性非常强、动作非常小,双打发球时普遍采取这种方法,而且不少男运动员在单打时也采用这种握拍方法。
2、发球与接发球。在羽毛球运动中,发球是非常关键的基本技术之一。发球手法不同,球的落点和高度也会不同,因此,可以调动对方在球场内来回跑动,为自己创造有利的进攻时机。发球涵盖了反手发球以及正手发球。通常情况下,正反手发球都能够发出平高球、网前球以及平快球,然而却只有正手发球才能发出高远球。第一,以右手握拍为例,在进行正手发球时的站位如下:在中线附近进行单打发球,离前发球线后大致为一米。在双打发球时,站位应该临近前发球线。高远球能够发出又远又高的球,使球朝着对手的后场上方直接飞行,下落时能够垂直于地面,落点处在对手场区底线周围的球被称作高远球。平高球的弧度低于高远球的弧度,但是它的攻击性却超过了高远球。第二,接发球。首先是接发球的站位。单打时的接发球站位到前发球线的距离应该为 1.5 m 作用,在右发球区时要处在临近中线指出,在左发球区时应该处于中间适当偏向边线。在双打接发球过程中的站位,应该适当临近本方的前发球线。其次,接发球的相关准备姿势。在进行单打接发球的过程中,左脚、右脚分别在前、在后,侧身要对着球网,重心处于前脚处,后脚脚跟适当提起来,含胸收腹,握拍在右身之前,双眼密切关注对方的击球动作。
3、击球法。第一是平高球。孤线比较高,远球比较低,反之亦然,对方即便举拍仍然无法拦截到球,落点处于对手端线周围场区的球。这也是主动击球的一种技术。第二是吊球。在中后场发出的高球,采取拦截、劈切的相关技术动作,让球在对手前场直接向下坠落的这种球,被叫作吊球。它涵盖了头顶、反手、正手三类方式,依据击球动作和飞行弧线的差异,可以将其分成拦截吊、劈吊以及轻吊。第三推球。推球是指以推击方式击打来球,朝着对方底线击出速度快、弧度较平的球。因为击球点到球网比较近,度平直,速度飞快,假如无法控制好落点,会给对方造成较大威胁,因此推球的进攻性也比较大。第四是放网前球。它指的是以球拍轻轻托一下羽毛球,然后球能够向上弹起来,刚过网即向下坠落的一种技术动作。
羽毛球训练训练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回合数、总拍数、平均拍数、技术手段、得失比、失误率、平均时间与平均分、战术方式等,均可以升华为一个个的数据集合,其蕴含的则是运动员的运动特征与实际效果情况。基于此,羽毛球教练员应提高对大数据系统在优化训练模式方面重要性的认识,结合羽毛球训练目标、内容、方法特 征建构起系统化的大数据采集、传输、存储、处理与输出系统,运用其数据统计结果来评估训练计划,指导训练计划的优化与创新,甚至是利用该系统来生产训练计划等,从而提高羽毛球运动员训练计划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郑玉霞.浅谈技校体育教学中羽毛球基本功训练 [J]. 基础教育研究 ,2018(06):15-16.
[2] 段文义.羽毛球基本技术教法的突破与创新 [J].湖北体育科技 ,2017(01):23-24.
[3] 胡贵林.浅谈如何提高羽毛球运动员基本技术水平 [J]. 南京体育学 院学报 ,2019,15(04):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