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娜娜
河南省巩义中学 451200
[摘要]高三学科的一轮复习一直以来是老师们头疼的问题,有老师曾感慨地说“年年上高三,年年不知道怎么复习”。文章结合多年高三教学实践经验和用心总结,得出了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课型模式,文章中有课型模式的课堂流程和具体操作,可以给高三的生物老师和其他学科老师一个借鉴。
[关键词]高三生物 一轮复习 课型模式
高三生物复习课根据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不同,整体可以分为两种课型,“重读教材,基础知识强化记忆”课型和“知识运用,提高基本技能”课型。
课型一:“重读教材,基础知识强化记忆”课型
课堂流程
(一)呈现高考(或质测)真题,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高考(或质测)真题的试做,导入本节课。
结合考纲、课标、学科素养要求及五年真题多维细目表,确定、展示并分析本节课学习目标,注意点清重难点。若用学案进行教学,则最好课前进行批改,摸清学情,提高课堂针对性。
(二)重读教材,构建知识网络
依据知识网络化的原则设计问题,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回归课本,以达到回顾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的目的。
若本节课内容比较琐碎,识记性强,则大多数知识学生已经忘记,让学生先依据问题读书再合上教材填空,最后通过学生展示评价或者PPT投影方式明确答案;若本节课内容理解性强,识记性弱,则可以让学生先填空,最后通过回归教材、学生展示评价方式明确答案。
学生速记,教师引导梳理并板书本节知识框架。
(三)易错点、易混点辨析
通过“正误辨析”、简答题的形式对易错点、易混点进行辨析探究,使学生对这些问题有进一步的正确认识。
(四)检测矫正
针对本节课目标精选检测题, 通过板演、提问、教师观察统计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检测。
尽可能让学生再次练习本节课导入时的真题,让学生发现自己能做对高考题,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归纳总结
总结本节课内容,为了避免“烫剩饭”,尽量只总结强调重难点和做题技巧。
教学案例:《通过激素的调节—血糖平衡调节》
(一)呈现高考(或质测)真题,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高考真题2020年课标I卷第31题的试做,学生很快说出考查内容为血糖调节,导入本节课。
结合考纲、课标、学科素养要求及五年真题多维细目表,确定、展示并分析本节课学习目标,注意点清重难点。因为本节课利用学案进行教学,课前已经进行批改,在一定程度上摸清了学情,所以学习目标的确定又加入了学情考虑,提高了课堂针对性。
(二)重读教材,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节选】
1.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血糖正常范围是 )
2.比较与血糖平衡有关的三种激素。
因本节课1.2内容琐碎,识记性强,大多知识学生已经忘记,让学生先依据问题读书再合上教材填空,而后面内容理解性强,要求学生直接完成。教师批改后将典型答案拍照制作在PPT中,课堂展示,针对性处理,最后明确答案。因模型构建是重难点内容,所以又采用了同伴相互叙说过程、教师抽查的方式来突破。
学生速记,教师引导梳理并板书本节知识框架。
(三)易错点、易混点辨析
【正误判断节选】
(1)胰岛素通过促进血糖的去路,抑制血糖的来源来调节血糖的平衡。
( )
(四)检测矫正 (节选)
1.(2018?全国Ⅱ,3)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其既可加速糖原合成,也可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
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可促进机体发育
再次练习导入时的真题,让学生发现自己能做对高考题,增强学习自信心和积极性。
(五)归纳总结
从知识方面和技能方面进行总结
课型二:“知识运用,提高基本技能”课型
课堂流程
(一)呈现高考(或质测)真题,明确学习目标
通过高考(或质测)真题的考点、考查形式分析,总结本块知识的常考点和考查方式,出示并解读本节课学习目标,导入新课。
(二)考向分析、规律应用
一节课可能有1个或多个考向,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复习。每个考向均可以采用的流程是:首先知识回顾,然后通过例题练习、讲评,总结该考向做题思路,并对例题进行变式或练习同种题型,使学生熟悉掌握该考向的解题方法。
(三)当堂检测
针对本节课目标准备检测题, 通过板演、提问、教师观察统计、投影展示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检测。
(四)高考真题处理
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重做高考题,学以致用。
(五)归纳总结
学生回顾总结整理并内化本节内容,可以让优秀生学生代表领着一块总结。
教学案例:《膜电位测量及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
(一)呈现质测真题,明确学习目标
学生试做2012年郑州一质测第14题,感悟考向,明确学习目标。
(二)考向分析、规律应用
1.知识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本节需要用到的知识块,并以PPT展示具体问题由学生作答。
PPT展示具体问题(节选):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①传导形式
2.兴奋的传递
(1)突触结构及其兴奋传递过程
(2)突触类型
(3)传递特点
(4)作用效果
2.例题示范
学生练习2018年陕西汉中质测题,师生共同分析,初步得出做题方法。
变式训练1: 刺激②呢(②位于a b正中间)?刺激③呢?
变式训练2:如果将电流表的两极分别置于同一点的膜内外呢?变式训练3:如果将电流表的两极分别置于突的两侧,分别刺激b.c两点,电流表指针如何偏转?
3.方法总结
(三)当堂检测
精选同类型2道习题,课堂限时完成,教师统计学生作答情况,针对性讲评。
(四)真题处理
利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重做真题,学以致用。
(五)归纳总结
本节内容略有难度,教师带领学生一块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