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萍
吉林省榆树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摘要:在青春期背景下,做好心理健康疏导和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能够让学生拥有健康的成长环境,并端正自身在学习与生活中的思想认知,让学生进一步规范自身的行为品质,提高综合素养,从而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下面,主要就心理健康在青春期教育中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行合理的探索与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青春期教育;运用
前言:在职业院校内部,学生质量参差不齐,在心理品格建设上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同时,职校生正处于青春期的关键时期,很容易产生叛逆和负面的情绪,给其身心健康建设造成十分不良的影响。因此,针对目前职校生在青春期阶段所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具体的有人目标和思想方法上进行革新,重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育人方法和实施路径进行有效革新,从而促进职校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职校生来讲,拥有一定的生活常识能够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1]。因此,在组织教学期间,需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有效渗透,并以此为支撑组织趣味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的过程中掌握丰富的心理常识,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懂得调整自身的心理情绪状态。首先,需要积极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将符合职校生认知基础的心理健康常识有效地渗透给学生,促使其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行为反思,分析自身在思想观念以及日常行为等方面所表现的不规范之处,并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能够自主的进行改进和调整。同时,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心理课程的开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心理知识的有效疏导,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同时,在开展其他文化课程教学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设,并将一些心理健康常识融入到课程当中,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端正自身的思想认知态度。
二、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
在职业学校内部,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的青春期问题,并从心理层面进行有效疏导和分析,让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观念,并以此为支撑进行自身态度和行为的有效规范。
因此,需要有效开发学校教育资源,构建独立性的心理咨询服务机构,并在此基础上对具体的心理咨询体系和服务范围进行明确,引进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从而为学生在青春期所遇到的困惑提供正确的心理疏导。学校可以增设心理咨询室,定期设置心理问卷调研,及时发现学生在心理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具体的疏导目标进行明确,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的制定疏导方案,从而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能够进一步规范自身的思想认知,全面提高学生自身的品质素养。
三、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班级环境
对于学生来讲,在青春期阶段人际关系是否和谐,以及所处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是否和谐,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健康品质建设。因此,为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师需要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2]。在日常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保持着民主、平等的沟通关系,让学生对教师形成较高的情感认同,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程学习和探索当中。同时,为了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需要在班级环境建设上进行有效改良和革新。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在组织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则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具体的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探究,让学生能够在和谐、互助的氛围下形成积极性的学习心理,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程学习和探索当中。
四、建立学校、社会和家庭相结合的多元沟通平台
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作为教师需要重点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有效结合,构建多元化的教育体系,丰富教育主体,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落实提供更加丰富和广泛的实施空间。首先,需要积极践行校企合作的思想观念[3]。为学生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建设。同时,在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需要与学生家长之间进行深入沟通,确定具体的育人目标,在信息化载体的支撑下,将学生的在校情况有效地反馈给家长,以便其在此基础上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格。
结论:依前所述,针对职校生需要重点关注其在青春期的心理建设。根据其实际需求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工作目标,并在相关的活动实施举措上进行有效创新。积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健全完善性的心理咨询机构,同时也要注重师生关系和班级环境的协调建设与发展,加强沟通平台的有效建设,从而让学生能够拥有积极健康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形成健康的心理认知。
参考文献:
[1]买哲.“授之以渔”助力中职生心理健康成长——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才智,2019(31):124.
[2]陈艳,刘岩,谢凯,孟庆和.中职院校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的具体措施[J].职业与健康,2019,35(10):1422-1425.
[3]徐晓莉,徐东丽,温晓飒,吴燕.上海闵行区青少年青春期性教育现况及对策[J].中国学校卫生,2019,40(03):44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