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问题”视域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以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为例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 于春波
[导读] 本文旨在对核心问题之下促进初中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于春波
        (江苏省江阴市利港中学  江苏 江阴 214441)
        摘要: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在问题对话这种教学模式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比如设计的问题缺少“核心”,数学教师提问以及设问普遍缺少整体性与引领性,无法对问题驱动这种方法进行运用,引领初中生展开深度学习。基于此,本文旨在对核心问题之下促进初中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问题;深度学习

        如今,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需改变以往教学理念及教学模式,在课堂上把问题当作主导,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教学。然而,多数教师在提问时,设问非常琐碎,非常多,缺少核心,致使提问多数流于形式。针对初中生来说,只是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然而却并未参与到知识具体生成过程中。这样一来,就导致初中生只能对数学知识被动学习,对学习效果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对核心问题之下促进初中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展开探究意义重大。
一、关于深度学习的概述
        所谓深度学习,指的就是初中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深度理解这一基础之上,可以批判性的对新知识以及新思想进行汲取,同时和原有认知进行结合,和过去所学思想进行联系,把之前所学知识迁移至新情境当中,进而对问题进行解决。深度学习和发展初中生核心素养是统一的,发展初中生的核心素养乃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同时,深度学习是培养初中生的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核心问题给深度学习带来的影响
        在知识教学当中,问题对话这种教学模式属于基本模式,同时也为重要模式。所以,数学教师需对高质量的问题加以设计。数学教师首先应当借助问题吸引初中生参与其中,促使初中生实现自由发展。同时,围绕现阶段学习问题,根据最近发展区这一要求构建相应的概念框架。教师把核心问题当作出发点,通过问题对知识主线进行体现,对知识本质进行呈现,一直贯穿在知识全程当中,有着发展性、整合性以及综合性。
三、核心问题之下促进初中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具体策略
(一)对核心问题进行设计,还原知识生成
        课堂之上,数学教师通过对核心问题进行设计,可以促使初中生对知识发生以及发展的整个过程进行理解,进而对学科本质进行深度学习。比如,开展“数据离散程度”教学期间,数学教师可把核心问题当作出发点,设计情境性的问题。如从A与B两名选手当中选拔出一名选手参与射击比赛,大家要怎样对选拔方案进行设计,考虑采用什么统计量加以考察?数学教师把核心问题当作依托展开相应的讨论活动,可以引领初中生对知识具体生成过程进行还原。通过这个设计活动,可以促使初中生了解方差公式,帮助其对所学知识进行掌握。


(二)把核心问题当作依托,建立知识网络
        怎样进行从普通四边形至特殊四边形的教学,始终都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针对怎样把核心问题当作依托,建立相应的知识网络,对难点进行轻松突破,教师可对以下核心问题加以设计:如何按照独立条件的个数,把四边形、正方形、矩形、菱形以及平行四边形间的关系理清楚?初中生通过归纳整理可以发现,假设把四边形当作基础,那么对平行四边形进行判断还需增添两个独立条件,矩形与菱形都需增添三个独立条件,这说明矩形与菱形都处在同一纬度的图形,而正方形则需增添四个独立条件。通过量变可以引起质变,进行问题梳理以及探究过程,初中生可以对深层次的数学问题进行本质了解。而且,初中生还极易了解,把矩形与菱形当作出发点,仅需分别加入一个独立的条件,就可以变成正方形[1-2]。把核心问题当作出发点,可以促使初中生树立起探究意识,同时促使其形成合理探究的方法和思想。
(三)聚焦数学核心问题,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当前,新课标已指出,要对价值性高的数学进行学习,同时在实际生活当中对所学知识进行运用。而且,数学是对其他学科进行学习的基础,在对各学科进行融合以及整合方面有着重要应用。而深度学习这一理论指出,问题解决为深度学习的一种重要模式,项目式以及课题式的学习为具体操作方法。综合实践具有知识的综合性、学科的融合性以及把学生当作主体的课程。综合实践这门课程是培养初中生数学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是综合课程,因此必然含有数学学科有关内容。因为实践活动这门课程具有的特征,所以对于数学推理、数学建模以及数学抽象要求非常高。
        例如,开展“三角函数”教学期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借助所学知识对某一建筑物的高度进行测量的实践活动。活动期间,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形式展开探究。
        把一个竹竿当作参照物,具体模型图如下。

        因为太阳光为平行光,把一个竹竿当作参照物,太阳光线和建筑物所成夹角是,太阳光线和竹竿所成夹角是,因平行线之间的性质,存在=。假设建筑物影长是,竹竿影长是,已知竹竿实际高度,可以测量出来是,假设建筑物具有的实际高度是,则如图有,也就是,,因此建筑物实际高度是。
        这样一来,数学教师把“测量某一建筑物实际高度”当作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可以促使其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以及扎实掌握。
结论:综上可知,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需围绕核心问题开展教学,给初中生提供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以及充分的活动时间,这样才可帮助初中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理解以及扎实掌握。而且,核心问题可以让教学目标变得更加明确,让学生带有更强的目的性展开探究性的学习。为此,教学期间,数学教师需对核心问题进行设计,对知识生成进行还原,把核心问题当作依托,建立知识网络,同时聚焦数学核心问题,对多个学科思维进行整合,进而促使教学效果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陆佳龙.有效引导,促进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J].教育观察,2020,9(15):59-60.
[2]陈昊.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下基于电子书包的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模式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07):111-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