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科学措施与评价体系

发表时间:2020/11/26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3期   作者:王力平
[导读] 德育是当前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其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关系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王力平   
        吉林省榆树市环城乡中心小学
        摘要:德育是当前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其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关系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小学阶段的德育中,养成教育是主要的内容,以学生成长发展和知识为依托,能够让小学生有综合素质的发展和个人思想道德品质的成长。农村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要科学建立教育的措施和评价体系,让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够有效开展,为学生的成长建设一个健康的环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科学措施;评价体系

        前言:在以往的农村小学教育中,因为教育理念的原因,部分教师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只做管理要求和文化教学,这就造成很多农村小学生进入初中之后缺乏融入集体,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严重影响了个人综合性的成长。对于此,农村小学教育一定要做转变,科学制定行为习惯养成的措施,从内容、形式和方式上做评价体系的完善,弥补传统教育理念的缺失,让农村小学生能够建立自主学习意识、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有个性化的发展。
一、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科学措施
(一)开展家校共育的行为意识培养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不能只依靠校园管理,要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上入手,做行为意识的培养。所以在评价的措施上需要开展家校共育,统一教育理念,共同建立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以此让农村小学生有良好的行为认知[1]。
(二)重视个性行为的讨论活动组织
        小学生处于高速成长的阶段,在成长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行为问题,在措施上要重视这些个性行为的运用,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去分析学习和生活中行为习惯的利与弊,以此让行为意识得到健康发展,发展学生的自律意识。
(三)加强良好习惯的日常教育管理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特别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小学生来说,行为习惯的培养有必要加强日常教育管理,以管理约束学生的行为,从而让行为习惯得到健康的建立。但是在管理中要注意对学生心理的考虑,以沟通艺术促进自我纠正[2]。
(四)进行思想认识的优秀榜样宣传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要重视榜样对学生思想认识的影响,在校园和班级中树立优秀榜样,以进行宣传,让学生能够有思想认识的建立,愿意去做个人行为习惯的纠正,以激励的方式引导良好行为习惯得(的)建立。


(五)建立行为管理的奖惩评价标准
        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要重视不良行为的处理,以行为管理的奖惩评价让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行为的错误,并树立正确的行为价值观。行为管理中的奖惩能够让小学生树立健康行为,并对不良行为做出警示。
二、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组成主要有评价内容、评价行为和评价方式,在养成教育和农村环境下的科学建立要注重现代教育理念的落实,以及评价下学生的接受情况,对学生的引导,使评价成为学生行为习惯的准则。
(一)基于综合素质建立评价内容
        目前的教育以素质的培养为主,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在评价体系的内容上就要以做人的习惯、做事的习惯、学习的习惯、交往的习惯、安全的习惯为核心。做人的习惯内容注重个性的思想认识,在行为上以文明礼仪为主,重视个人观念的行为落实[3]。做事的习惯内容注重具体的个人素质,在行为上守时、守纪律,远离黄赌毒,注重生活习惯,其中手机和网络是评价的重点内容。学习的习惯注重学习的过程和意识,在行为上以自主学习探究、创新实践为主,建立正确的学习意识。交往的习惯注重相互尊重、个人的自信和开康的性格,要求掌握展示自己、肯定他人的想法。安全的习惯内容上以饮食和课后生活行为为主,远离危险,注重自身的安全保护。
(二)把握农村环境评价日常行为
        在评价体系中内容的科学制定要有实践性的落实,需要把握农行(村)环境的特点,在学生的日常行为中做评价管理。在评价行为上可以采取计分制,将评价内容做分值化,以此从评价的角度保证学生重视自身的行为习惯,发挥出评价的作用。
(三)建立学生参与科学评价方式
        农村小学中学生的自由空间教(较)多,所以科学评价体系的方式上要提高效率,不能只依靠教师做管理,那样教师的负担较大,无法专心文化教学,而且评价也会出现缺失。因此,在评价方式上可以建立学生参与,以互评和自评为主,将评价内容做成调查问卷,然后让学生之间做互评填写,再做自评填写,以此能让评价的开展针对到每个学生的具体行为,也能让学生在评价对比中找到自己的不足指出,做自主性的改正。
结论:总而言之,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成长意识,形成自我管理方法,完善思想认识,形成优秀的行为准则。而在科学措施和评价体系的建设和实施中,应从小学生的成长特点出发,重视教育下学生的接受情况,教育内容与生活的结合情况,让教育能够满足学生成长需要,从而实现有效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获得综合素质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晓琴.农村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当代家庭教育,2020(11):185.
[2]王彩霞.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我见[J].新课程,2020(08):199.
[3]陈明周.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J].教育界,2020(04):78-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