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维
重庆市潼南区涪江幼儿园 重庆 402660
摘要: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同时也是民族的根基。据调查现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每年投入大量的时间金钱来扶持发展本国的教育事业,并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果。幼儿教育事业又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中之重 ,忽视幼儿教育就是慢慢抹杀整个教育行业无数不辞辛苦教师的劳动成果。作为教师,想要科学合理地完成时代和国家赋予我们的任务,应当全面看待这个问题,教育事业中不仅仅知识传输过程值得我们关注,卫生问题也同样值得重视。年幼的孩子抵抗力较弱,极易让疾病钻空子,这时候就需未来的幼儿教师积极提升幼儿保健能力,才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采用正确的方式方法积极的解决突发问题。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学生提升保健能力的意义和措施,希望能对广大同仁提供可行的帮助。
关键词:幼儿卫生学;保健能力;教学策略
近几年来,随着人民意识水平地逐步提升,学前教育广受关注,国家以及社会各界更加注重幼儿卫生学教学工作发展,并切实针对幼儿卫生教学工作制订了一系列方针规划,力求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笔者认为不仅要注重学生对幼儿保健能力意义的理解。还需要注重提升学生对幼儿保健能力中相关措施的运用。
1 研究意义
幼儿年纪小,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在体能和体质方面远远无法与成年人相比,因此更容易罹患疾病或受伤,需要得到特殊照顾。幼儿卫生保健是幼儿园全体教职工都应承担的基本职责,也是广大幼师工作过程中的重点项目,稍有不慎便可能使幼儿遭受影响终生的伤害。鉴于幼儿期对一个人成长发育的重要性,院校必须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幼儿保健方面的工作能力。《幼儿卫生学》课程是幼儿卫生保健的基础,其中包含诸多宝贵的经验与知识,能够为幼师行动提供指导和理论依据,在个人层面上,学好该课程,对于幼师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幼儿保健工作方面的综合能力,帮助其解决所遇到的各类问题,应对突发事件,规避风险,并将对幼儿造成的伤害降至最低,妥善保护幼儿;在社会层面,幼儿是我国的新鲜血液,是民族的未来,关系到整个国家未来发展路径,教师的幼儿保健能力,则直接决定幼儿是否能够茁壮成长,间接作用于社会发展历程。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卫生保健课程必须受到重视,广大院校应认真审视如今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评判学生幼儿保健能力的高低,寻找其中不足,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2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幼儿保健能力的措施
2.1 丰富学生的幼儿卫生知识
教师要进行相关幼儿生理卫生科学知识的学习,这是进行幼儿保健的基础。
(1)了解是处理的前提和基础,作为幼师,必须详尽了解幼儿机体器官组织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熟悉人体各器官与部位的名称、功能、发育规律、容易受到的伤害与对应保护措施,以及出现突发状况时的应急策略。另外,幼儿在健康卫生方面的知识匮乏,许多幼儿行为习惯不妥当,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一定伤害,教师要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深入了解幼儿的习惯与表现,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及时纠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患于未然。
(2)幼儿教师要掌握营养保健的各种知识,要时常了解幼儿的饮食习惯和喜欢的食物,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幼儿食品搭配,保障在幼儿健康成长的中提供需要的各种营养。
(3)幼儿教师要具有基础的医学常识,拥有此项技能可以减低幼儿患病的几率,特别是当教师拥有预防类医学知识时,更能大幅降低幼儿的患病几率,最大限度地实现幼儿“少得病、不得病”的目标。拥有预防类医学知识可以让幼儿教师采取相关卫生措施进行疾病的预防,并制定宏观和微观等不同层次的干预方案,将疾病和意外阻隔在外,为幼儿提供全方位的保护。
2.2 在课堂上引入案例教学法
《幼儿卫生学》课程对学生的要求并不局限于理论层面,而是兼顾实践操作能力与知识掌握的熟练度,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对幼儿的保健工作还是存在明显的短板,并不具备熟练且恰到好处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解决过程中的能力,为改变现状,从根本上提高教学质量,可引入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选取具有典型性的幼儿卫生保健工作实际案例,要求学生当堂进行操作处理,也可利用教具和多媒体设备模拟幼儿园中的实际环境,请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思考可能发生的问题,并通过合作讨论研究出最有效、最简洁的处理流程与最科学的思路方法,从而培育学生在幼儿保健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大幅提高学生的代入感,为其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促使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自身职业素养。
案例教学法的实质就是在经验和现实的活动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实现抽象概念和原理的具体化,使其处在一定范围的情景中。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更加清晰明了地理解有关概念和原理,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和规律,获得较强的实践能力。其使用形式丰富,灵活多变,教师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如针对学生某方面的薄弱之处自行设置教学情境,或将社会上真切发生的棘手问题加以改编,考验并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可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要求其给出案例,将自己认为重要的问题融入其中。
2.3 积极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学校应当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在学生掌握理论的基础上增强其动手能力,避免学生遇到此类事件时手忙脚乱,无法做到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例如“三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老师留下具体的操作课题小组中两名学生进行具体的实施由第三名学生负责记录和纠错”,在设置组别时,可根据学生的水平、性格等进行安排,在组内形成互补,并科学合理地使用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2.4 增加实习机会
在课堂上模拟的环境终究与实际幼儿园有所差别,由成年的学生扮演幼儿也无法获得最真实的体验,因此,院校应与幼儿园建立合作关系,组织学生前往幼儿园开展实习,让学生掌握各种现实技能和知识,巩固在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自身能力是需要在实际的锻炼中得以强化的,如果取消实习环节,学生在幼儿保健方面的能力则属于纸上谈兵,没有做到脚踏实地强化自身综合素质。实习过程中,学生将会了解到课本和课堂之外的内容,会遭遇由真正的幼儿引发的各类突发状况,会接触到性格、体质各异的懵懂孩童,总结与其相处之道,学习和幼儿进行沟通交流、获取相关信息、判断其受伤程度或疾病类型的技巧,学习在不伤害幼儿心灵、不采用任何暴力手段的前提下使其遵从指导的方法等,惟其如此,学生才可真正从课堂上走出,感受真正的工作环境与氛围,提前熟悉未来工作,为日后步入社会奠定良好基础。在结束实习后,学生能够得到如下收获:
(1)明白幼儿园保育工作的基础情况,了解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科学管理方式。
(2)学会科学安排保健活动,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制定活动内容。
(3)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可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幼儿保健工作过程中所遇问题。
(4)学会与幼儿沟通交流,获取信息,并引导其养成良好的卫生健康习惯。
(5)学会与同事相处,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为幼儿成长保驾护航。
3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国民思想意识水平大幅提升,对教育事业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学前教育已受到广泛重视,其中幼儿保健工作为重中之重。学前教育专业的广大教师应审视如今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对应措施提高学生的幼儿保健能力,培养高素质幼师人才,为我国幼儿教育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琇.浅谈幼儿卫生保健课程中学生学习能力提升对策[J].现代职业教育,2018(10):183.
[2]刘菲菲.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对策分析[J].新课程(上),2017(05):51.
[3]刘俊变.浅谈幼儿卫生保健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J].新课程(下),2016(05):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