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娜
(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第一小学 辽宁沈阳 110024)
摘要:就目前阶段来说,小学教学阶段是儿童教育中最为关键的基础教育阶段,由于小学天生的性格比较活泼好动,不能够对事情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而作为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培养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因此,科学的班级管理就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管理秩序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加强思想意识。本文主要探讨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教育教学的管理工作,如何制定良好的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小学 班主任教学管理 班级管理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当代的新时期社会更需要的是全面型发展的人才。而要想拥有全面型发展的人才,就必须要求从我国教育事业抓起,从小就培养小学全面发展的能力。教育的根本是从小学阶段开始的,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就需要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文化水平,积极去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策略,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更快乐的学习和生活,并且提高小学的综合素质发展。对相关小学教育工作者来说,要认识到一个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儿童的作用,并积极去探讨和研究相关的教学管理策略。
一、积极引导学生
班主任作为引导者,不能够只根据现在的课堂进度来对学生做指导,应该结合学生本身的性格天性来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绝大部分的学生性格都是比较活泼,思维活跃。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上学习,教师应该多进行课下的户外活动,积极引导小学,让学生去自然中领略自然的奥妙,通过做一些提升综合素质能力的游戏,提高小学学习的乐趣,扩展自身的视野,让学生通过户外活动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自身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思维,更有利于小学以后的综合素质发展。教师通过让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游戏,来改善班级管理的方式,更能够让学生积极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二、重视学生的内心并且关爱和理解学生
众所周知,小学时期是思维培养的重要时期,也是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并且,小学生的内心非常敏感,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在校“父母”,要重视学生的内心发展,要多去关爱和理解学生。在学习方面,让小学生进行学习,培养一个良好的思维方向。对于小学来说,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大多数的教师以及家长更多的关注的是学生本身的学科成绩以及学生学习的状态,却对学生的内心情感以及心理状态关注的很少。小学生因为年龄小,身心发展不够成熟,一旦自己做错了事情,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和老师或者家长沟通,只能够将委屈的情感藏在心中。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多需要的是鼓励,是老师家长肯定的眼神,而不是责骂。教师和家长也因为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失去兴趣,想要了解的知识没有合理的解答,逐渐的不会的问题就会越来越多,最坏的结果,会让学生在心底里不喜欢学习,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重视小学生的内心发展,积极与小学进行交流,深入感情,多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理解与关爱。
三、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策略
3.1树立良好班风
一个良好的班风能够让学生更加有目的的学习,在玩耍的时候高兴的玩,而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全神贯注地投入到知识当中。在小学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大多数的时间,一周中周一到周五每天都要上课,所以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和老师相处,与班级相处,因此,一个良好的班风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家有家规,校有校规,班级也有班规。学生和父母相处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班主任要树立一个良好的班风,不仅需要传授知识,也需要关注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同时,班主任要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这会有助于建立课堂积极的氛围,教学的进度能够不被拖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积极性,培养出对学习的兴趣,相反,如果班主任与学生存在矛盾,那么面对班主任的指导,学生不会去言听计从,甚至还会捣乱,扰乱课堂秩序。两者没有默契,就会产生教学危机,不仅对教师的工作有足够影响,学生也会因此不热爱学习,班风的树立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学生也就不能够产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与学生的情感关系对小学学习有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将班风的树立作为一项关键的“学科”,通过让学生去规范自身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让自己对任何事情都能够有一个初步的判断,让师生的关系变得和睦,教师与小学的关系就应该亦师亦友,能够让学生感受到跟多的理解和被尊重,感受到被鼓励的感觉,并且一个班级的凝聚力也会更强,针对每位学生来说,每个人能够更加有勇气,有集体荣誉感,也会更有兴趣去学习。
3.2多于家长沟通,从学生性格进行教育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不仅需要自身在教育子女上做准备,也需要与班主任相联系,共同教育学生。家长有责任更有义务去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发展。而小学生的教育并不简单,小学生的性格普遍好动,对知识和道理的理解也不够深入,但一定要教育孩子正确的思想,因此,小学教师应该常和家长多交流孩子的发展,通过孩子的性格,来更好的制定教育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利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基础。从学生性格来进行教育,而小学生的性格普遍都是比较活跃,教师通过自身和家长对学生的了解,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小学生也比较喜欢做一些游戏来丰富自身的课余生活,科学化的利用游戏的作用,让小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首先,要让教师能够与小学生良好的交流。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和小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那么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不会产生对学习的兴趣,侧面来讲,就只是一味的受到强制性的知识灌输和思想压迫,并不能够真正的激发出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在教学时,要营造一种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小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依赖感,教师要保持良好的情绪去教育小学生,对一些比较内向的学生,要积极与其沟通,并且和家长取得相关练习,保证学生的正常思想发展。教师要以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去进行工作,再与游戏运用相结合,以一种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因此,教师应该多与家长沟通,共同理解学生心中的不愉快,在学校,教师能够关爱学生,在家庭中,家长也能够感受到孩子的真正想法,那学生的安全感就相对较大,也会更快地懂事。教师和家长要做到这些,并积极以朋友的态度来和学生相处。
3.3利用信息技术与游戏相结合,丰富教学模式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提升学习能力,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老师们应该合理的运用多媒体信息来让同学们体验更加有趣的信息游戏,并且可以通过某些视频来让学生们对其所学习的语言产生一定的兴趣。因为在现如今的科技时代下,传统的语言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因此,如果想更快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需要教师多方面的运用信息技术,从而使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利用信息技术与游戏相结合,丰富了教学模式。并且,深层次发掘了游戏的内涵,对游戏的内容进行扩充,通过多样化的游戏教学模式来让学生产生更大的学习欲望,将课堂的气氛点燃,让学生发散自己的思维去进行学习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综上所述,班主任通过制定一些良好的班级管理策略,能够学生感受到教师与父母的关爱,内心的安全感也会得到满足,同时,小学生通过良好的教育,也能够热爱学习,培养出对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教育教学管理策略能够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阎闻.小学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20(53):161-162.
[2]孙跃君.浅析小学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J].中华少年,2019(19):217.
[3]邵玲.简析小学班主任教育教学管理工作[J].课程教育研究,2018(27):191-192.
作者简介:姓名吴莉娜(1970.1-),女,汉族,辽宁沈阳人,沈阳市铁西区启工街第一小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