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宜
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 100040
一、课题立项研究背景:
伴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旅游人才需求与日俱增,对各岗位的人才要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仅需要旅游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还需要具有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二)、相关研究概述:
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李家智(论旅游专业学生导游技能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导游技能四步训练法”,即理论课程辅助训练法、实践课程模拟训练法、校内课程拓展训练法、校外企业实习强化法。这些提法和做法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问题是:首先,这些活动都持续时间较长,基本上类似于学生的顶岗实习,而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的锻炼却是在“模拟”的环境下进行;其次,这些长期实践活动更多地是交由企业来管理、设计,随意性较大;再次,所有学校旅游专业的教学实践内容都只是偏重于导游技能训练。
(三)、研究的现实意义:
1、通过课题研究有效提高学生的旅游团队业务操作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旅游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缩短人才培养的时间与成本。
2、通过课题研究总结一套行之有效的《旅游团队操作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供旅游学校推广应用,以便培养更多企业需求的旅游人才。
(四)、 课题界定:
课程体系图1: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在课程实践中探索构建‘旅游团队操作综合实践课’的“课程整合+体验式”特色教学模式。
2、通过探索实施“旅游团队操作综合实践课”,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综合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实施过程和方式)
(二)授课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转变和管理方法
(三)学生需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四)教师需具备的全新的教育理念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研分析法: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企业、教师进行调研,分析调研结果,得出结论。
(二)行动研究法: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组织课题组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经验交流与总结,每个阶段有方案、有计划、有记录、有检测、有总结,定期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最后汇总阶段成果。
(三)个案分析法: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专题实验与研究,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总结成功经验。
(四)观察法:观察学生实践前、后的情况并记录。
四、课题研究过程:
(一)激发兴趣阶段---真实任务引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中教师首先展示真实旅游团队在山东、山西的旅游景点图片,然后教师引入情景:“本学期,我们将以模拟旅行社为单位亲自作为计调设计省际中线四日游线路、亲自作为营销人员销售自己做的旅游产品,获胜的团队将作为承办社全权承接这次出游实践活动,组织全班同学亲自作为导游带团游览,届时游客(全班同学)还要给每个团队打分,评选优秀导游,优秀团队,希望同学们认真准备”。教学中以真实任务引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实践感受、体验内化阶段---实践感受计调、销售、导游工作过程及内容,感受团队合作,内化职业经验与职业情感
实践感受阶段即个体对亲历过程进行抽象、概括,形成概念或观念,虽然个体的感受往往是不同的,但却是最真实的。体验内化阶段是体验学习的关键阶段,即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的感知或者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引发学生更高层次的感悟和体验。下面以省际中线四日游综合实践任务实施的过程为例说明:
(三)强化反馈阶段---归纳、印证实践感受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反馈评价是实践任务的重要部分,更是师生共享的情感体验阶段,它决定着学生体验的方向和价值,起着调节和强化的作用。评价应贯穿于整个体验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当时机,组织学生交流评议,引导学生将亲历进行归纳、印证并提升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四)学习迁移阶段---举一反三
学习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学生在校两年学习期间,先后进行北京市内及周边短线游、省际中线游、国内长线游,旅游目的地的变化及天数的增加,使任务由简到繁,任务难度逐级递增。但是变化的是载体,不变的是操作过程。学生通过一次次实践,达到举一反三、迁移提高的目的。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效果:
1、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课程整合+体验式教学,寓教于乐,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教学过程,主动体会到乐趣,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体验,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通过模拟旅行社团队合作、自主学习探究,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提高了学生们的综合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
旅游专业的学生通过在校两年的培养,从做中学,从体验中感悟,学生由一个刚入学时的旅游门外汉快速成为旅游从业人员;学生团队精神、责任意识、环保意识增强,热爱旅游行业,喜欢旅游岗位、有踏实认真工作态度、良好的心理素质、人际关系......。这种教学模式得到同学们的喜欢、同学们的变化得到了家长赞许。
3、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对口率100%;企业满意度调查98%
课程实施,尽量做到与企业无缝对接,深受企业的欢迎,企业满意度100%,反馈学生上手快,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素养有明显高于同类院校。
4、促进了教师角色的变化及团队的发展
在探索实施 “课程整合+体验式”教学模式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已经带领学生操作了北京-天津两日游、北京-河北四日游、北京-河南四日游、北京-山东四日游、北京-四川八日游、北京-华东五市八日游等综合实践项目并到实地进行游览。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角色变为指导、监督、答疑。
5、大赛及社会实践取得好成绩
辅导学生连续3年参加全国神州视景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导游技能大赛”参赛学生全部取得二、三等奖;组织高二学生参加“第九届世界园林博览会”带团任务,获得企业好评,2013年在北京世界旅游峰会期间,组织学生承担世界旅游城市体验中心接待讲解工作,得到市区领导好评。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1、《旅游团队操作综合实践课》课件、全套课程录像
2、《旅游团队操作综合实践课》校本教材
3、《旅游团队操作综合实践课》教学平台(软件)
4、《旅游团队操作综合实践课》信息页、教案、任务单、视频等
5、《旅游团队操作综合实践课》的“课程整合+体验式教学模式” 相关论文
六、课题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研究方向
(一)、存在问题
1、旅游团队操作综合实践课由几位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老师们也是不断在探讨、摸索、研究,会出现一些不确定因素;
2、教师间的课程对接、衔接存在不连贯性;
3、每位教师对学生的教学、评价标准不完全一致;
4、材料、照片的收集整理不够及时,有的实施环节没有即时进行资料留存。
(二)、下一步研究方向
1、专业教师共同协商,统一教学标准、评价标准;
2、运用教学操作平台,信息化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3、继续完善课程标准、教案、信息页、任务单等教学资料并留存;
4、不断反思,完善课程教学模式,努力争取申请市级课题。
作者简介:李宜(1980-),女,汉族,北京,管理学硕士学位,副高级职称,旅游教育